大班數學:一分鐘有多長
活動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作準備。
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分鐘能干什么”。
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繩子,套環,彈珠和筷子。
活動過程:
一、認識鐘。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每天都會圍在我們周圍的小物品,看!(掛鐘),你們認識它嗎?
(讓幼兒了解時針、分針、秒針)
二、交流:一分鐘有多長
師:小朋友們講的很好,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大家都覺得要抓緊在幼兒園的每一分鐘,那么你覺得一分鐘有多長呢?(幼兒可能會回答“60秒”。)
師:60秒又有多長呢?
師:我們請時鐘走一分鐘吧。(播放多媒體課件)幼兒觀察時鐘畫面,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1) 請問剛才哪一根針轉一圈就告訴我們一分鐘到了?(秒針。)
師:對了,小朋友觀察很仔細,那你們知道秒針走一圈有多少秒?(60秒)如果有的鐘只有兩根針,沒有秒針,我們怎么知道一分鐘到了呢?
(分針跳一格就說明一分鐘到了)
教師小結:對了秒針走了60秒也就是秒針走一圈或者分針走一小格都表示過了一分鐘。
師:那人們在一分鐘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請個別幼兒講一講)老師上網查了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解釋:)
●一分鐘人能跑200米。
師:你們知道200米有多遠嗎?(幼兒園的操場要跑4個來回)
●一分鐘人騎自行車能騎700米。
師:你們猜猜700米有多遠?如果從幼兒園出發到哪里有700米?(幼兒園操場12個來回。)
師:“剛才是我們成年人用最大的力量來跑能夠完成,那我們小朋友在一分鐘內能做些什么呢?”
(剪指甲、倒垃圾、仰臥起坐、握手、擁抱)
(1)除了這些,我們小朋友一分鐘還能做些什么呢? 看!老師這里為你們材料,你們想不想動手試試?想玩可以的,一定要聽清游戲規則。
(2) 教師介紹操作內容,要講清楚游戲規則,讓幼兒知道每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 秒針開始走時,大家要一起動手,一分鐘到時立刻停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里能干些什么。
(4) 幼兒操作。
(5) 交流匯總,教師記錄結果。
a、請你數一下在一分鐘里夾了幾粒彈珠(穿了幾粒珠子、幾個套環)。
b、請幼兒分組介紹一分鐘的成果,方法是:一組幼兒依次報數,另一組幼兒仔細傾聽,說出一分鐘內誰做得最多。(教師記錄幼jl的報數。)
c、同樣花了一分鐘時間,為什么每組的結果不一樣?
結論:雖然時間相同,但每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
d、我剛才發現穿珠子小組的小朋友雖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們的結果也不一樣,為什么?(當場讓該組幼兒再次報數驗證。)
結論: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
三、討論:如何珍惜時間
1、前些日子,我們每個人對自己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所。花費的時間進行了統計,結果怎樣呢?
2、幼兒說說自己花費的時間。
3、誰花的時間最長?誰花的時間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