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的組成》教學設計(通用6篇)
《8的組成》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操作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6和7的組成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創新意識
二、教學重點: 了解6和7的組成
三、教學難點: 怎樣有序地把6的5種組成方法擺出來
四、教具準備
小棒 小圓片 小三角形
五、設計思路
6和7的組成是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的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6和7后進行的,本節課是后面學習6和7的加減法的基礎,在設計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小學生也已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教學時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出發,說一說自己身邊的數,生活中用到的數,如何用數表示周圍的事物等使學生感受數的意義,不僅讓他們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2、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學習方式,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充分參與數學活動的時間,通過充分的動手操作,讓學生在親身經歷中掌握6和7的組成。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也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3、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鞏固反饋階段設計聽一聽、猜一猜、涂一涂等有趣的游戲活動,在活動中不僅發揮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又鞏固了所學知識讓學生學得輕松和愉快。
六、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感悟數是可以分的
1 師:昨天我們認識了兩位新朋友6和7,下面老師請大家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物體的個數可以用6或7來表示
2 學生自由發言
。ㄎ矣6個圓片,一個星期有七天,一個小小組有6個人,教室里有6扇窗戶……)
3 師:我們生活中確實有很多的物體的個數可以用6或7來表示,比如這個小小組有6個小朋友。那你們能根據不同的標準把他們分一分嗎?
方法1 .男生3個,女生3個
方法2. 扎辮子的一個,沒有扎的4個
方法3.戴紅領巾的四個,沒有戴的一個
方法4.穿校服的有兩個,沒穿的有3個
[ 新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數學來源于生活,通過讓學生找生活中的6給予數以真實的實際的意義,讓數回歸于生活,使數學問題生活化。再讓學生把6個小朋友分分組這個比較現實的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具體的實例讓學生感悟到數是可以分的 ]
(二) 第一次實踐操作,初步了解6的組成
1師: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能夠按不同的標準把小朋友分成兩組,F在桌子上有小棒.、圓片、小三角形,挑選你喜歡的一種,拿出6個你會把它們分成兩堆嗎?但老師有要求必須先擺,再把你的擺法寫下來
2 學生動手操作
學生從小棒、圓片、三角形中挑選6個先擺一擺,再把擺法寫下來。
3反饋、補充
方法: 6 6 6 6 6
1 5 3 3 4 2 2 4 5 1
[新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參與數學的時間和空間。有更多的機會親自探索。操作實踐。根據低段學生直觀——抽象的認知特點通過把學具分成兩堆這一具體操作的活動來初步了解6的組成,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
(三) 第二次操作,探索如何進行有序地擺
1、師:剛才有的小朋友擺了一種,有的擺了兩種,也有的擺了三種,那怎樣把這五種擺法一個不漏的把它擺出來呢?有沒有好的辦法,我們一桌上的小朋友可以先商量商量。
2、同桌學生討論方法。
3、學生具體操縱。
4、反饋
方法(1) 6 6 6 6 6
1 5 2 4 3 3 4 2 5 1
方法(2) 6 6 6 6 6
1 5 5 1 2 4 4 2 3 3
5、師:你覺得用這兩種方法去擺好嗎?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這是學生在第一次操作的基礎上進行的第二次操作。要求更進了一步,要把這五種擺法一個不漏地全擺出來,讓學生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感悟到有序地擺,也就是怎樣擺法的優化過程,這個環節是整堂課的難點,學生這個過程掌握得好,7的組成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 方法遷移,掌握7的組成
1、師:小朋友真厲害,居然把6的五種分法全部擺了出,來那你們能和剛才一樣把7的幾種分法也全部擺出來嗎?
2、學生動手操作。
3、反饋(指名學生說,其余學生根據他的擺法說出7的組成,教師板書)
[學生已經掌握了怎樣把6個物體有序地分成兩堆的方法,可以說這部分內容是前面內容的延續,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完全可以自己去發現7的幾種組成方法]
(五) 游戲活動,鞏固強化
1、游戲:比一比,看誰的小耳朵聽得清楚,聽得仔細。
師:下面我們來比一比看誰的小耳朵聽得清楚,聽得仔細。
。ń處煼謨纱卧谒枥锶有∈瘔K,如第一次扔兩塊,第二次扔四塊,學生聽,操作4次)
師:哪個小朋友把第一次聽到的和第二次用幾可以分成幾和幾來說一句話嗎?
2、游戲:猜數
師:小朋友聽得真仔細,接下來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做一個猜數的游戲,感興趣嗎?現在我手里有7粒彈珠,老師把眼睛閉起來,但是我能馬上猜出你拿了幾顆。
。◣熒ハ嗖 學生互相猜)
3、涂色
師:你能給蘋果娃娃涂上兩種漂亮的顏色嗎?
[ 新課程強調體驗性學習,學生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說話,用手操作,用身體親身去經歷,用心靈去感悟、體驗。其中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在鞏固練習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多種感官,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把知識和游戲結合起來,使孩子們注意力集中,對數學產生強烈地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鞏固了6、7組成的知識]
(六) 課堂總結
小朋友,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學得開心嗎?
《8的組成》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1.認識組成人體的各種器官。2.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分析和綜合能力。3.幫助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局攸c和難點】:認識組成人體的各種器官!窘虒W準備】:教師:大屏幕投影、電腦、人體模型、課件。學生:教材、補充習題、筆記本【教學評意】 教研組長 xx年 月 日【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植物體組成的結構層次是怎樣的?答:細胞→組織(保護組織、基本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分生組織)→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個體導入:植物體是由細胞、組織和器官構成的有序整體,動物體的結構層次是否也是這樣呢?圖片展示達芬奇的人體比例畫,學生閱讀“黃金分割律”。人體的“黃金分割比律”:頭頂至臍與臍至腳底之比、髖寬與軀干長度之比、上肢與下肢長度之比、下肢長度與全身長度之比均近似于0.618。一、觀察人體的外形圖片展示:健美運動員、芭蕾舞演員、中國第一“人造美女”某女孩被稱為中國第一“人造美女”,該女孩對全身10多處進行整形,歷經手術數十次,歷時近200天,耗資30余萬元,從而徹底完成了所謂的“美女制造”工程。 學生討論:1.人體的外形在人體之美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嗎?2.你對你自己的身體滿意嗎?3.“美”有標準嗎?如何判斷?教師點撥:內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補充案例:超女王貝追逐過分的美麗整容死亡 ,付出了生命代價,主刀醫生曾告知風險母女稱不怕。)。4.你能說出你的身體各部分的名稱嗎?同桌的兩位同學互相配合,對照人體外形圖,認識身體各部分的名稱。幻燈片展示講解人體外形各部分名稱。頭、頸 軀干: (前面)肩、胸、腹; (后面)背、腰、臀四肢: ( 上肢)上臂、肘、前臂、手;(下肢)大腿 、膝、小腿、踝、足具體各部分名稱要了解。教師針對個部分介 紹一些簡單的醫學,生理學、運動方面等常識。比如:臀部外上部沒有大的神經和血管通過,臨床上常被選擇作肌肉注射的部位。二、觀察人體內的腔和腔內的主要器官學生觀察圖片《人體內的腔》,想一想,人體內共有哪些較大的腔?它們是由什么圍成的?每個腔內各有哪些重要的器官?人體的頭部和軀干部由皮膚、肌肉和骨骼分別圍成顱腔和體腔。顱腔 里面有腦,腦和椎管內的脊髓相連人體內的腔: 胸腔 體腔(膈分隔)腹腔人體內的器官:氣管、肝臟、膽囊、大腸、盲腸、闌尾、喉、心臟、肺、小腸、膀胱 …… 人體模型觀察講解,熟悉人體各部分結構。三、練習完成《補充習題》p14填空題6:填寫各結構名稱四、作業課后學習p37信息庫、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人體的組成、各部分作用。
《8的組成》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人教版新教材小學數學一年級第六單元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
《6和7的組成》安排在一個課時,教學6和7的組成,是為了學習6和7的加減法做好準備的。教材先讓學生在涂色的過程中體會6的組成,然后結合直觀圖讓學生完整地說出6的組成。7的組成教材是通過分正方體去體現的,但教材只給出了三種分法,其余的通過學生的聯想得出。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有“5以內數的組成”的學習基礎,而且6和7的組成是在學生認識了6和7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時,應該結合給小圓圈涂色的畫面,讓學生邊涂色邊填寫6的組成,但是重點應該講解5和1、4和2、3和3組成6,其余三組讓學生通過類推、聯想直接推出。學習7的組成,方法是一樣的。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涂色、擺學具的過程中,去感受6和7的組成;
2、引導學生通過聯想,看到一組組成能想到另一組組成;
3、增強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理念:
1、繼續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的學習方式;
2、讓學生動手實踐操作,探究新知;
3、注意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
1、導入說明: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數?隨意選擇兩個你喜歡的數比比他們的大小。
2、猜數:一個數比5大,這個數可能是幾?一個數比5小,這個數可能是幾?
6和7的組成(二)
教學目的:
1、認識6和7的組成。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3、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6、7的組成
一、引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6和7,說一說你觀察到身邊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來表示的
二、新授
1、出示蘋果和人像掛圖
老師這有6個蘋果,我想把它分給兩個小朋友(或小猴)你能幫我分一分,有幾種分法嗎?
小組互相討論有幾種分法?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
學生匯報,師板書分法
2、總結分法
看到這些分法,你能發現什么?我們可以將這些分法總結成這樣3種。
看到每一組,你可以想到什么?
3、7的組成
剛才老師拿掉了一個蘋果,應該是7個,7個蘋果怎樣分給2個小朋友的?請拿出7個學具來分分看,有幾種分法?
匯報分法,師板書分法,看到每一組,還能想到什么?
三、游戲鞏固
1、猜數,師左手拿幾個蘋果,右手和左手合起來是6個,知道右手是幾個嗎?
2、一生出3個手指頭,另一個出一個數能和他組成6(7)
3、拍巴掌,學小貓叫等游戲組成6和7
課后分析:
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擺,明白了數的組成,在擺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數的組成,并且能理解數的組成的意義,教學效果很好,但還要注重對后進生的培養。
《8的組成》教學設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同伴間團結協作的精神。
2.發展幼兒觀察、推理能力,能運用知識遷移學習。
3.在理解、運用規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學習8的組成。
活動重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發現事物間的數量關系。
難點:通過翻圓點卡片,自己探索找出8的組成。
活動準備:
教具:小圓卡片(每人十個)、數字卡片(1——9、分合號每人兩套)、教師操作數字卡片一套、課件、找朋友音樂。
活動過程:
。ㄒ唬⿲耄河螒颉拔覇柲愦稹,復習鞏固7的組成。
“小朋友,我問你,7可以分成1和幾。”“高老師,我告訴你,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來是7。”“7有6種分合法!
個別集體分別進行。
幼兒集體完整讀7的組成式。
。ǘ┱归_:
1.觀察圖片,發現數量關系,列出組成式。
引導語:春天來了,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請仔細觀察圖片,看看蝴蝶有什么不同?
。1)幼兒觀察、討論發現圖中蝴蝶的大小、顏色、方位、翅膀折合所隱含的數量關系。
。2)誰能根據蝴蝶的一種不同,列出組成式。
8 8 8 8 1 7 2 6 3 5 4 4根據互換規律列出另外四組組成式。
2.引導幼兒第二次探索操作圓點卡片,按照互補規律列出8的組成式。
請小朋友操作圓點卡片,將8的組成式有序的進行排列,相互說一說。
提問:你是怎么擺放的?這是按照什么規律擺放的?
教師小結:一個部分數逐一增加,另一部分數就逐一減少,這是按互不規律擺放的。兩個部分數交換位置,總數不變,這是按互換規律擺放的。
一名幼兒上前在集體面前,擺出8的組成式。
3.幼兒完整認讀”8”的組成式。
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來是8;8可以分成2和6,2和6合起來是8;8可以分成3和5,3和5合起來是8;8可以分成4和4,4和4合起來是8;8可以分成5和3,5和3合起來是8;8可以分成6和2,6和2合起來是8;8可以分成7和1,7和1合起來是8;8一共有7種分合法。
4.內化遷移——-幼兒游戲
湊數游戲:
老師說一個數,幼兒說一個數,兩個數合起來是8。
兩名幼兒分別說一個數,兩個數合起來是8。
。ㄈ┙Y束:
找朋友游戲:幼兒每人身上貼著一個數字,聽到找朋友的音樂自己去找,和自己身上的數合起來是8,音樂一停,馬上找到好朋友拉手站在一起。
反思 :
優點:本次活動選自山大版教材《學習8、9的組成》,我根據我班幼兒學習情況以及學習特點,只進行8的組成。從一開始的問答游戲:復習7的組成到接下來的看圖片發現蝴蝶的不同,再到后來操作圓點卡片自由探索8的組成,到最后的內化遷移的游戲鞏固,整個活動環節流暢,《綱要》中明確指出數學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動中貫穿了很多游戲,以便與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感到數學的樂趣。幼兒對這些游戲也非常感興趣。
不足:在剛開始幼兒自己觀察發現數量關系是一個很好的幼兒自主探索學習的方法,老師將這一環節直接給出幼兒答案:藍蝴蝶有幾只,黃蝴蝶有幾只,天空中飛的有幾只,落在花上的有幾只。在幼兒操作圓點卡片的時候,部分幼兒直接將8的組成式擺出來了,并沒有按照操作圓點卡片的步驟進行擺出。
《8的組成》教學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主動參加探索8的組成的操作活動
2、運用互補、互換規則知道8分成兩份有7種不同的方法。
3、初步學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引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5、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的發展。
活動準備
1、數學王國圖一副。
2、大操作材料一套。
3、幼兒每人胸前一個數字掛牌,提供涂色、劃短線、蓋點子、看圖分合等不同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復習7以內的組成
師: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去數學王國去玩,,但有要求,請你們先要回答出門票上的問題后才能進入到數學王國中去。
幼兒逐個回答卡片的題目。
2、幼兒在主動操作游戲中探索8的7種分合方法。
。1)瞧,數學王國的大門已經為我們打開了,在數學王國里,有許多的智力題正等著我們小朋友去動腦筋呢,你們有信心嗎?看哪個小朋友闖關最多。
。2)老師簡單介紹游戲材料及操作要求。
(3)幼兒進行操作活動,老師巡回指導,觀察了解幼兒操作情況進行個別指導,鼓勵幼兒互相介紹操作情況。
。4)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過程。
(5)引導幼兒通過分析,比較探索8的最佳分合方法。
3、運用“找朋友”游戲,鞏固8以內數的組成規則。
(1)交代游戲規則。
剛才小朋友在數學王國里表現的很聰明,游戲玩得很好,接下來我們來玩個找朋友的游戲,老師為你們準備了每人一張數字卡片,請你們把它貼在身上,看看自己是幾號數字,到音樂后就邊唱邊跳去找朋友,找到的朋友要和你身上的數字合起來是8的數字娃娃。
。2)交換數字再次游戲。
4、活動延伸
在角色游戲中開設銀行、菜場、超市,把所學的組成經驗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
活動反思:
活動按事先預定的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孩子們興致濃厚,能大膽嘗試各種操作材料進行操作,也能用他們喜歡的方式記錄下結果;顒咏Y束后,我對這次活動進行了反思。認為有幾個比較成功的地方:
1、提供的操作材料豐富且易于操作。
2、提供很大的操作平臺及思維空間,也不急于告訴他們答案,而是讓他們在操作中通過對比、討論,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給幼兒與同伴足夠交流、解決問題的機會。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大膽去嘗試。
4、重視區域活動;顒咏Y束后,重視活動延伸的指導,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操作并做好記錄。整個活動,盡力體現以孩子為主,教師為主導的和諧師生關系。大多數孩子能主動去學、愿學、樂學,達到預期的目的。
《8的組成》教學設計 篇6
活動目標:
1.探索8的組成,知道8有七種分法。
2.初步了解“部分數互換,總數不變”的規律。
3.體驗數學的奇妙有趣,喜歡數學活動。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探索8的組成,知道8有七種分法
難點是初步了解“部分數互換,總數不變”的規律。
活動準備:
小路背景圖一張、活動教具小樹8棵、1至7的數字卡若干張、教師用大記錄紙3份、幼兒每人一份拼板學具、每人8個小釘、記錄紙、鉛筆。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以“碰球”的游戲復習7的組成。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碰球”的游戲,我要找一個和我的數字合起來是7 的數字做朋友!保▋焊瑁汉!嘿!我的1球碰幾球? 幼兒答:嘿嘿,你的1球碰6球。
二、幼兒操作:探索8 的組成。
“森林樂園里新修了一條馬路,小動物們準備在路的左右兩邊種上小樹,這樣馬路看起來就會更漂亮一些。那請你看一看小動物們可以怎么種呢?把你的種法用分解式記錄到紙上吧!
1.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記錄結果,教師在白板上呈現。
將幼兒記錄結果按有序排列與無序排列呈現,引導幼兒觀察兩張記錄結果,比較哪張更容易記住,為什么?
“請你們看一看并來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保ㄒ贿叺臄德兇,另一邊的數慢慢變小。)
小結:數字8一共有七種分法。
三、再次探索8的組成,引導幼兒學用互換規律找出8的幾種對應的組成。
1.出示活動教具:請小朋友一起來數數小動物們一共要種的樹?(8棵)。
2.教師示范演示教具,其他幼兒根據操作在紙上查找分解式,并說說每個數字代表的意思。
“8棵小樹,種在馬路的左邊1棵,種在馬路的右邊7棵,8棵樹可以分成1棵和7棵。1棵樹和7棵樹合起來是8棵樹。8棵樹可以用數字8來表示,1棵樹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7棵樹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
3.教師在黑板上寫出8 的分解式,并帶幼兒說說: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來是8。
“看到這個分解式,小朋友還會想到哪一個分解式”
引導幼兒說8還可以分成7和1。
“小朋友看,8可以分成1和7,也可以分成7和1,它們數字沒變,還是1和7,只是數與數的位置交換了一下,合起來的總數也沒有變,都是8!
4.以此類推,找出8的另外兩組對應分法。
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6和2;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5和3……
小結: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通過自己動手找出了8的七種分法,還運用互換規律快速的找出8的3組對應組成。小朋友只要記住這些規律,以后學習數的組成就會更加簡便、快速。
四、結尾
出示車票:1—7數卡若干,老師現在給小朋友發車票,請你去找和自己手中數字合起來是8的車票的小朋友牽好,只有找對的才能上車哦!
“現在我們就坐上觀光游覽車,在剛種好小樹的馬路上看看美麗的森林樂園吧!(檢查一遍組合正確與否),出發!”
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一起找到了數字8的三組對應組成,那請小朋友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數字8剩下的對應組成吧!
活動反思:
根據我班幼兒學習情況以及學習特點,只進行8的組成。從一開始的問答游戲:復習7的組成到接下來的看圖片發現蝴蝶的不同,再到后來操作圓點卡片自由探索8的組成,到最后的內化遷移的游戲鞏固,整個活動環節流暢,《綱要》中明確指出數學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動中貫穿了很多游戲,以便與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感到數學的樂趣。幼兒對這些游戲也非常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