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猴子學樣
活動過程記錄
一、說說做做,以猴子引入主題
1.教師做猴子的樣子,師:你們看見過這個動物嗎?幼:猴子。
2.教師根據幼兒說出的內容用語言節奏和動作(手勢)進行提升。
3.(這只|猴子|會撓癢|癢|)(這只|猴子|會吃香|蕉|)
4.教師學蕩秋千的動作。
5.師幼一起做蕩秋千的動作,師:蕩呀蕩呀蕩秋千。(這只|猴子|會蕩秋|千|)
6.怎么樣爬上去。學爬樹枝的動作。(這只|猴子|會爬樹|枝|)
評價:活動開始,以說說做做調皮的猴子的一些動作引入,在老師的語言引導下,激發了幼兒自主創編猴子一些的不同動作,滿足幼兒創造與表達的愿望。
二、聽聽跳跳,隨音樂跳猴子舞蹈
1.聽音樂,動作分解。
(1)教師隨音樂舞蹈。
師:你哪里很有意思?告訴我!(聽音樂)
(2)跳草裙舞,(模仿動作),還可以怎么樣?引導幼兒從不同方向跳草裙舞。
(3)看好,猴王要打招呼了:朋友你好,聳聳肩
(4)師帶領幼兒一起跳舞。
(5)音樂停,保持一個動作不動,師:你這只猴子在干嘛?
幼:我這只猴子在看人。
評價:教師隨音樂完整表演,激發了幼兒的興趣,也讓幼兒對音樂有了初步的感知,通過教師自身引導,將動作一步步的分解,做動作時配上有意思的語言,讓幼兒做的時候更容易記住動作要領。
2.看圖譜,學動作。
(1)師:你們都是最聰明的猴子,你看到了什么?
(2)引導幼兒看圖譜嘗試看圖表現,說說做做。
(3)第3次音樂,師幼隨圖譜一同舞蹈,最后一個音樂時,停住。
評價:通過形象圖譜的出示,讓幼兒進行自主探索、引發聯想,也便于幼兒掌握音樂節奏,理清舞蹈動作。
三、玩玩跳跳,有趣的傳帽子游戲
1.過渡語:你們都是愛動腦筋的猴子,看我帶來了一樣東西,是什么?(帽子)
2.恩,這是一頂西部牛仔帽,戴上帽子,你就是魔術師,當聽到“叫聲”是,你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3.要求:朋友之間拉起手,我們圍個大圓圈,雙腳盤腿坐下來。
4.嘗試一頂帽子進行游戲。
我們試試看啊,當帽子沒有傳到你的手中時先和朋友打打招呼哦,一起來。
5.嘗試兩頂帽子。
師:一頂帽子難不倒你們,我們增加一頂帽子吧。
6.嘗試三頂帽子,隨音樂游戲。
評價:將音樂配上有趣的傳帽子游戲,讓幼兒在動感的、歡快的音樂節奏下,在玩玩跳跳的歡快氛圍中感知音樂,也使整個活動進入高潮。此時,幼兒情感也完全被激發出來,看得出來孩子們此時都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