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月亮變變變
設計意圖: 月亮每天都陪伴在我們周圍,在中秋節的時候,我們讓幼兒做過觀察記錄,月亮有時像月牙,有時像鐮刀,有時又變成圓盤,讓幼兒感知月亮是每天都在變化的。通過本節課,讓幼兒創編出關于月亮的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目標: 1、幼兒初步的感知月亮的變化。 2、能夠創編出有關月亮的想象畫。 3. 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重難點: 讓幼兒了解月亮是在不斷變化的。 能夠通過月亮的變化創編出關于月亮的想象畫。 教學準備: 畫紙;彩色筆。歌曲《小白船》磁帶。 關于月亮變化的圖片。 讓幼兒注意觀察月亮,幫助幼兒了解月亮的變化過程。 活動過程:一、故事導入 1、引出主題:教師講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2、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在這個故事中聽過月亮的幾種變化?他們分別變成了什么形狀?”二、欣賞圖片 1、通過故事,讓幼兒了解月亮每天都在變化,有時像小姑娘的眉毛,有時像彎彎的小船,有時像一把鐮刀,有時像個圓盤。教師出示不同形狀月亮的圖片,讓幼兒了解有關月亮變化的常識。 2.引導幼兒欣賞《幼兒叢書》上的幼兒作品,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三、討論與想象 1.讓幼兒在歌曲《小白船》的伴奏下相互討論,自己還看過什么樣形狀的月亮,它們像什么。 2.請幼兒說說自己畫過什么樣的月亮,還可以創造出什么樣的月亮,可以在月亮上畫什么,它們可以給人類帶來哪些好處?四、作品創作 指導幼兒畫出自己想象的月亮,在幼兒遇到困難時給予幫助和鼓勵。五、活動延伸 幼兒畫好自己的作品時,放到作品欄里展示并用完整的語句講出自己畫的是什么樣的月亮。 活動反思: 在幼兒創作前,幼兒都能感知月亮的變化,本次活動,幼兒有的在月亮上畫房子,說給嫦娥姑娘住,有的把月亮畫在了自己的房間里,說不用燈就可以照明,這次的創作激發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創作的過程中,幼兒能用簡單的線條表達出自己心目中關于月亮的想象畫。活動結束后,幼兒用一句或兩句話,描述出自己的畫面。本次活動中,幼兒的畫面上只體現了四種形狀的月亮,這是我在圖片中給幼兒看過的四種形狀,其實月亮每天都在變化,還可以有很多種形狀,這是我出示圖片時給幼兒的想象空間帶來的局限性,所以本次活動還有很多欠缺和不夠的地方,以后在課中還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改進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