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粗心的小畫家》(精選6篇)
歌曲《粗心的小畫家》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自然音進行唱歌,掌握附點音符的唱法。
2.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
活動準備:
圖片,磁帶,錄音,鈴鼓,附點節奏圖示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誰也來和大家一起做游戲了?(出示丁丁)
這個小朋友的名字叫丁丁,你們知道他最喜歡做什么了?
丁丁今天還帶來幾張圖畫,請小朋友幫忙看一下,畫得怎么樣?
二、通過圖片理解歌詞。
1、幼兒觀察后集體講述 “請你們看一下,畫了些什么?畫得怎么樣?(引導幼兒用歌中的句子來回答。)
2、幼兒回答后,教師說:“我們把丁丁的故事編成幾句話來說一說吧!”(引導幼兒按歌曲節奏來學說歌詞。)
三、學唱歌曲。
1、練聲: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丁丁,現在我們一起來相互問候一下吧,我是中二班的蔡老師。(小朋友們好,你好你好,蔡老師你好)
2,節奏練習
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玩個游戲吧。我們都知道我們的耳朵能幫助我們聽辯各種不同的聲音,現在我就要來考一考你們的耳朵能不能準確地聽辯出我拍的節奏,而且還要把我拍的節奏一模一樣的拍出來。你們能行嗎?好,請小朋友仔細聽。
a,學生聽辨老師拍的節奏并拍出。
。1) │ ×│
。2)×·× │ ×│
a,提問:剛才我們拍的節奏一樣嗎?我們一起來拍一下。
b,出示兩條節奏的卡片,幼兒找出不同之處。
c,老師講解節奏的不同點。
d,幼兒唱一遍兩條節奏,并拍一下節奏。
b,幼兒做節奏的游戲:把節奏卡放在不同的歌詞下面,幼兒聽老師彈的琴聲是哪一條節奏,如果是符點的就站起來拍手。
3、欣賞歌曲(教師范唱一遍)
現在我們就把丁丁這個故事,配上音樂一起來聽聽,感覺怎么樣?
4、幼兒學唱歌曲。
現在我們一起來跟著唱一唱,唱的時候注意音樂中的符點。
三、在學唱基礎上提高演唱要求。
1、給音樂起名字。
小朋友我們把這個故事變成了好聽的歌曲,可是它還沒有名字呢?你想給它起個什么名字呢?(幼兒討論后起名字)
剛才小朋友都說了丁丁是個粗心的人,那么你們說做事粗心馬虎的話,會有什么后果?(會被別人笑,還會出現嚴重的后果。)
對了,那么在這首歌曲中,丁丁有沒有被別的小朋友笑呢?我們再來聽一遍,請你聽到是小朋友笑丁丁的地方,舉手表示。
2、幼兒聽歌曲舉手表示笑聲。
除了笑聲,老師還聽到一個聲音,是什么?為什么要加這個聲音?(是“咦”。它表示奇怪的意思。)
對,就象我們小朋友看到了這樣的畫也會覺得很奇怪,所以要說“咦”,你們能不能來學學它的口氣?能不能吧后面的笑聲一起加上嗎?
3、幼兒練習唱最后一個樂句。(提出要求:有表情的來唱,表現出既奇怪又好笑的情緒)。
4、幼兒完整演唱歌曲,變換多種形式教幼兒演唱(如:拍手、拍腿、分大小聲、集體演唱等)。
小朋友,你學了這首歌后,你會不會象丁丁那樣粗心?哦,老師相信你們一定不會象丁丁那樣的,一定會做個做事情細心,認真的小朋友的。
四、找個好朋友,去幫助丁丁修改圖畫。(找朋友音樂結束活動)
歌曲《粗心的小畫家》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演唱歌曲,并能大膽改動正確的歌詞!
2、嘗試跟著音樂有節奏的朗讀歌詞,體驗歌詞的幽默與滑稽!
3、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細心,不能驕傲!
活動準備:
1、小男孩的圖片一張,彩色鉛筆一大把!
2、根據歌曲繪畫的四張圖:四條腿的螃蟹;小尖嘴的鴨子;圓耳朵的小兔;沒尾巴的大馬!
3、人手一份打擊樂器。(鈴鼓、圓舞板、碰鈴。)
活動過程:
一、談話:長大了你想做什么工作!
1、教師:每個人長大了都要做一份工作,有老師、醫生、警察,請你來說一說你長大了會做什么工作呢?
2、小結:小朋友想做的工作真多,有一個小男孩叫丁丁,他長大了會做什么呢?請你來聽一聽!
二、出示丁丁的圖片以及一大把彩色鉛筆。
1、傾聽教師念:丁丁說他是小畫家,紅藍鉛筆一大把。
2、提問:丁丁是什么家?他有什么東西?
3、幼兒完整地跟念!
4、教師:丁丁是小畫家了,他可神氣了,請你想一想,小畫家會和別人說什么話呢?(提示幼兒要表示神氣的模樣)
三、觀察歌曲圖片,理解歌詞內容。
1、(出示四張圖)看!丁丁畫了什么?你覺得畫得怎么樣?
2、引導幼兒說出丁丁畫錯的地方,教師用歌詞進行小結,幼兒跟念!
3、聽老師完整地朗讀四張圖的四句話,孩子們用拍手來為老師打節奏。
4、教師:丁丁真是粗心呀!畫的畫都錯了,看著這些畫錯的圖畫,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呢?(我想笑、我想對丁丁說畫畫要認真……)
5、教師引出最后一句“咦!哈哈哈哈哈哈哈!”與幼兒一起體驗開心、快樂的心情!
6、根據圖譜全體完整地朗讀歌詞兩遍,并加上為孩子準備的打擊樂器!
四、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滑稽!
1、傾聽教師清唱歌曲兩遍。
2、采用整首教學法與孩子一起學唱歌曲!
3、全體幼兒邊拍手邊看圖學唱歌曲!
4、提問:你感覺唱哪一句話比較有困難?說出來,大家一起幫助你!
5、多種形式鞏固對歌曲的演唱能力!
6、配上打擊樂器,增強歌曲的節奏性!
五、相互討論:怎樣來為歌曲改動一下正確的歌詞?
1、畫只螃蟹八條腿;畫只鴨子扁嘴巴;畫只小兔長耳朵;畫匹大馬粗尾巴!
2、請幼兒唱一唱改動過的新歌曲!
六、活動延伸:開心續編畫《細心的小畫家》!
歌曲《粗心的小畫家》 篇3
活動目標:
1、能夠用好聽的聲音唱清歌詞、唱準曲調。
2、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并能用適當的表情及動作表現出來。
3、知道做事要認真,不馬虎。
活動重點:能夠用好聽的聲音唱清歌詞、唱準曲調。
活動難點: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并能用適當的表情及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活動準備:
1、《粗心的小畫家》歌曲光碟
2、故事圖片一幅
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庫乞乞》,組織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進入音樂主題
二、發聲練習
56 54 3 1 |21 23 5—|33 3 55 5|33 22 1—||
我愛 我的 小 鴨 小鴨 怎樣 叫 嘎嘎 嘎 嘎嘎 嘎 嘎嘎 嘎嘎 嘎。
三、學習歌曲
。ㄒ唬┦煜で{、理解歌詞內容
1、教師出示圖片,介紹歌曲的小主人公——丁丁,并用歌詞中的語言向幼兒講述:丁丁說他是小畫家,彩色鉛筆一大把……大家想知道丁丁畫了什么嗎?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你發現了什么?(找錯誤)
3、用填充法總結出歌詞,初步理解歌詞內容
提問:為什么我們會笑話丁。
引導幼兒總結出做事要認真才不會鬧笑話。
。ǘ⿲W唱歌曲
1、教師范唱歌曲,幼兒欣賞
2、播放歌曲光碟,幼兒再次傾聽,幫助幼兒熟悉歌曲旋律,記憶歌詞。
3、教師帶領幼兒按圖片及歌曲節奏學說歌詞。
4、采用多種形式練習演唱:齊唱,對唱,分組唱等形式,教師通過示范,重點引導幼兒用夸張的表情、動作表現出歌曲的詼諧幽默的特點,并及時糾正幼兒的錯誤唱法。
5、鼓勵幼兒完整進行表演唱。
活動延伸:
美工區:提供各種動物的圖片,請幼兒把畫錯的地方改正過來。
歌曲《粗心的小畫家》 篇4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園用自然聲音唱歌,吐字清楚,唱好附點! 2.通過學習歌曲,教育幼兒要認真學習,不驕傲。
活動準備:螃蟹、小鴨、小兔、大馬貼絨教具;錄音磁帶;準備每人一份需改正的畫;請一名幼兒扮演丁丁。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丁丁的故事,引起幼兒興趣! 靶∨笥,你們知道丁丁嗎?今天老師來給大家講一講丁丁的故事。”教師根據歌曲內容編一個故事講給小朋友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ǘ┲庇^學習歌詞! 1.教師出示四條腿的螃蟹問:“這是什么?這只螃蟹畫的對么?錯在那里? 2.依次出示小尖嘴的鴨子、圓耳朵的小兔子和沒尾巴的大馬,進行逐個提問。 幼兒回答后,教師說:“我們把丁丁的故事編成幾句話來說一說吧!引導幼兒按歌曲節奏來學說歌詞! 。ㄈ﹩l幼兒為歌曲起名字,并學唱歌曲! 1、教師啟發引導幼兒說,丁丁這個小畫家畫畫太粗心,一點都不認真,我們應該叫他什么樣的小畫家呢?引出《粗心的小畫家》。 2、教師范唱一遍歌曲! 3、進行發聲練習,復習歌曲《畫媽媽》 4、在教唱過程中,重點學習附點音符的正確唱法,學習節奏型: | ×| 5、欣賞錄音機里的歌曲! 6、變換多種形式教幼兒演唱(如:拍手、拍腿、分大、小聲、集體演唱等)。 (四)現場操作,請幼兒改畫! 1、丁丁這么粗心,又不愛動腦筋,把畫畫錯了,請小朋友動動腦筋,幫丁丁把畫改正過來好嗎?請個別幼兒上前進行改畫! 2、為了使每個小朋友都有改畫的機會,老師給每人準備了一份錯誤的畫,回家后幫丁丁改正。 。ㄎ澹┣榫氨硌,增強活動的感染力。 1、把丁丁請進教室,丁丁看到小朋友幫他改了畫,他表示感謝,并向大家承認了錯誤,表示以后要認真學習畫畫,改正粗心的毛病,在也不驕傲。同時也是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2、丁丁為感謝大家,來為幼兒跳個舞《娃哈哈》,幼兒欣賞。 3、小朋友為了表示和丁丁的友好,跳起舞蹈《友誼舞》! 。┱埗《『托∨笥岩黄鹛饸g樂的舞蹈,共同體驗其中的快樂,結束活動。
歌曲《粗心的小畫家》 篇5
在第二課時教學兒歌時的時候,我先是讓學生自己嘗試朗讀(自讀、指名讀糾正、范讀、以組為單位自由讀、演讀),再說說自己對丁丁的了解,找出有關語句讀給大家聽。接著分組幫丁丁改改他畫的四幅畫,按照兒歌的內容,改說幾句話,使丁丁不再是個粗心的小畫家。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在改編兒歌的時候,一個孩子的稚言稚語給我帶來了意外的驚喜和感動。繆承志是我們班學習上比較吃力的孩子,讀書經常是吭吭巴巴,錯字多多,挑戰聽者的耐性。以前為此,班里有個別活潑好動、沒有耐心的同學和一些在朗讀和口語表達方面較突出的同學,總是在繆承志讀書和發言時,發出一些不和諧的聲響和訊息。如何讓孩子們學會尊重和傾聽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在沒有找到好的辦法之前,我告訴自己除了要有一顆真正平等、無私的心之外,還要有一雙會偏向的耳朵和一雙專注的眼睛。幾乎每節語文課繆承志都會被我請起來發言,在他發言時,我對身旁傳來干擾的“電流”、“電波”努力做到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只一個勁兒的鼓勵繆承志一遍一遍的讀,一句一句的說。我問孩子們,我們人為什么長著兩只眼睛、兩個耳朵、一張嘴呢?這就是要讓我們多看、多聽、少說。每次繆承志讀完我都帶頭給他送去掌聲和鼓勵,有誰能從繆承志的朗讀中發現他的進步和錯誤,我就把大家都渴望得到的、只有在每星期的班會時間才頒發的、數量極少的“小金杯”送給他。慢慢地,繆承志的家長和同學們都感覺他變得愛讀書、敢發言了,我也感覺到在他發言的時候,課堂氛圍也開始變得溫暖、讓人欣慰了。說真的,一開始我也是逼著自己耐心、專注的聽他讀書和發言,我只是希望他能把一篇文章通順的讀出來,把自己心里想說的一句話明明白白的說出來,可我真沒想到他小腦瓜里結出的智慧之果會帶給我意外的驚喜。在改編“畫只小兔圓耳朵”這句兒歌的時候,孩子們開始改的都是“尖耳朵,長耳朵……”,從繆承志的嘴里卻迸出了一句“畫只小兔靈耳朵”,他怯怯地話音剛落,全班同學包括我在內都樂了,我笑著沖他走過去,摸著他的頭說:知道嗎?大家這是贊賞的笑,因為你能把兔子當成了人來寫,這想法很奇特呀!這是目前為止我聽到的改編的最好的一句了。同學們的笑聲是對你最好的贊揚,老師再用掌聲對你表示最高的獎賞。”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繆承志羞澀的撓撓頭,抿嘴笑了。新的兒歌也在這快樂、溫暖的氛圍中孕育、誕生了。上完這節課,我最大的體會就是: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中,一定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等待,多一些尊重的傾聽,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有可能產生令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歌曲《粗心的小畫家》 篇6
一、說教材:
大家好!我今天講課的內容是長春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幽默中的第二篇課文《粗心的小畫家》。這是一首幽默、詼諧的兒童詩歌。詩歌以富有童趣的語言,講述了小畫家丁丁粗心大意,畫動物錯誤百出的故事情節。詩歌內容生活化,簡單樸實、幽默詼諧、富有童趣,易于學生理解,就像在孩子們身邊發生的故事一樣,能夠很快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同時詩歌中隱含著一定的教育價值。
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新課標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考慮,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結合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母語基礎,會認本課的5個生字,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提高識字能力。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幽默的樂趣,并從中領悟做事要細心的道理。 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做事求實的品質。
學會本課的生字詞并通過朗讀引導學生想象丁丁神氣的樣子以及動物們滑稽可笑的樣子是重點。而體會作者那種善意的諷刺和誠懇的批評的感情,并受到教育是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語文教學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施教之功,貴在導學。語文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掌握學法,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為此,我設立了“讀——說——畫——悟”的學法導向,層層推進教學。
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以及動口說、動手畫,在讀中積累了語言,說中培養了口語交際能力,又在畫中培養創新精神。同時還創造出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中。
三、說教學程序:
在鉆研教材、研究教法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教學程序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依據學生特點和認知規律,結合教學內容,我主要圍繞以下幾點設計教學過程:
。ㄒ唬、激趣導入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疑激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
。ǘ、讀文識字
學習這部分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本課的生字,然后小組內自學生字,在學生學完后做識字小游戲,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樂趣,提高識字能力。
。ㄈ、默讀課文,交流體會
學習這部分主要是通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使學生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幽默的樂趣。
。ㄋ模、總結全文,受到教育
讓學生參與課文的總結,談體會,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使學生在說的過程中受到了做事要細心,不能粗心大意的教育。
四、說板書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本節課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