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龍》教學設計(精選3篇)
《中國龍》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分析:
這節活動選自《多元智能創意課程》大班第九主題《世界真精彩》中的一個活動,從這個活動中,我們知道了龍的外型特征,學習運用剪刀剪出鏤空部分和對稱剪紙的方法剪出龍鱗,從中感受中國民間藝術的美。
設計思路:
本節課設計了:看看龍的圖案——說說龍的特征——學剪龍鱗方法———動手剪中國龍——欣賞評價作品五步,通過這五步讓孩子們感受中國民間藝術的美,體驗動手剪紙的樂趣。
重點:學習運用剪刀剪出鏤空部分和對稱剪紙的方法,剪出不同造型的龍鱗。
難點:學習運用剪刀剪出鏤空部分和對稱剪紙的方法,剪出不同造型的龍鱗。
二、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目標,本次活動目標為:1.欣賞不同造型龍的圖案,知道龍的外形特征。2.學習運用剪刀剪出鏤空部分和對稱剪紙的方法,剪出不同造型的龍鱗。3.樂于參與剪龍活動,感受中國民間藝術的美。
三、說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不同造型龍的圖案視頻,幻燈; 剪刀、膠棒人手一個;白色a4紙、不同形態龍的圖案若干;展板一塊。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本次活動將運用啟發提問法、欣賞、示范、操作法等,讓幼兒學習剪龍鱗的不同方法,感受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美。
2、學法:幼兒在與老師互動中通過談話、觀察獲得認知能力。
五、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共設計了五步:
(一)、觀看視頻,了解不同造型龍的圖案
在此步驟中我運用了觀察法,讓幼兒欣賞生活中以龍做為圖案的物品。
(二)、 經驗分享,說說中國龍的外形特征
在此過程中我運用了談話法、觀察法,讓幼兒說說中國龍的外型特征。
(三)、模仿操作,學習剪龍鱗的不同方法
這一步我運用了示范法、講述法、觀察法讓幼兒學習剪龍鱗的不同方法。
(四)、趣味活動,嘗試運用不同方法剪龍
本步主要是讓幼兒動手剪出不同形態的龍。
(五)、作品展示,欣賞并評價同伴的作品
最后,讓幼兒欣賞并評價各自的作品,感受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美。
反思:本活動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突顯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動手操作表達的機會較多。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為幼兒建立一個嘗試與交流的平臺。課堂氣氛較為活躍,突出了活動的重難點,較好的完成了本次活動預設的目標。當然,在活動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中國龍》教學設計 篇2
大班綜合活動:《中國龍》
設計意圖:
“龍”是中國民間神話中的象征勇猛、權利的神物,是古時候人們膜拜的對象,而在今天“龍”的圖案被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在孩子們的心目中“龍”的本領高強,是他們崇拜的對象。此次活動意在讓孩子們通過觀察、欣賞感受“龍”千姿百態、威猛雄壯的美,使其了解“龍”的外形特征,知道“龍”是存在于人們的想象之中的,增強我們是“龍的傳人”的自豪感,并通過模仿和想象畫出自己心中的“中國龍”。
活動目標:
1、 欣賞感受龍的美,了解其外形特征。
2、 通過觀察、模仿、想象畫出龍的形態。
3、 激發我們是“龍的傳人”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龍”的圖案 畫紙 勾線筆
活動過程:
1、 參觀“龍展”,觀察“龍”的外形特征,感受“龍”的美。
2、 介紹講述自己的“龍”展品,進一步感受“龍”的美,知道“龍”是古代中國人想象出來的神物,激發我們是“龍的傳人”。
3、 通過觀察、模仿、想象畫出自己心中的“龍”。
4、 將作品放入“龍展”,相互欣賞。
活動反思:
在今天的活動中,孩子們通過參觀、介紹講述、爭論等幾個環節能充分感受到龍的外形特征及其千姿百態、活靈活現、雄壯、威武的美,知道“龍”是存在于人們的想象之中的,我們是“龍的傳人”,并通過模仿和想象畫出自己心中的“中國龍”,具有一定的自豪感。在參觀環節中,孩子的參觀目的不明確,只停留在“看”上,導致在接下來的介紹講述環節中孩子表現出“思”的不夠、“講”的不透的現象,思維的局限導致語言的不流暢和貧乏,但我注重生生互動,當發現一個幼兒能生動的講述龍的外形及本領時,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價值,形成生教生、生學生的學習形式,并能抓住孩子現場的表現及時了解其興趣點提出了“在大自然中是否真的有龍”的話題,在孩子中引起了極大的爭論,但孩子的思維調動的不夠,論證的不夠有理有據,有點抱著觀點干著急的模樣,此時我應該多給孩子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來論證他們所提出的三個觀點,而不該草草收場,在問孩子為什么喜歡龍是又掀起了一個小高潮,“我們是龍的傳人”、“龍是我們中國的標志”、“龍很勇猛、愛幫助別人”……在此起彼伏的聲音中我們感受到孩子們為自己是“龍的傳人”、為自己屬龍而高興自豪。在最后的一個環節中孩子們用筆去表現龍時,由于整個活動有充分的視覺感受,并在龍的外貌上有充分的交流,孩子們的作品可以用千姿百態、活靈活現來形容,整個活動要注意加強引導孩子思維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中國龍》教學設計 篇3
說教學目標:
本節課我從三個方面制定教學目標,分別是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主要讓學生認識了解有中國龍的知識,讓學生在自主創作的過程中感受東方文化的博大精深。
說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了解認識中國龍的形象和寓意是本課的重點。抓住龍的特點進行繪畫創作并添加適當的北京市本課的難點。
說教學理念:
本節課我首先通過讓學生填成語的方式導入新課,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本節課產生興趣,同時也讓這節課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進行下去。然后就是主要通過PPT想同學展示圖片和幻燈片,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了解認識不同的形象的中國龍,同時也學習龍的寓意和特點。最后是播放音樂,讓學生在音樂聲中完成創作。
說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語言組織教學
二、激趣導入
猜一猜 填成語 引出課題
三、新授課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龍嗎?說說自己印象中的龍的樣子。講解為什么說龍是中國的和龍的起源。
2、分析龍的特征,都和哪些動物有著共同的特點。
3、出示繪畫作品《洛神賦》和《云中君》,和學生一同分析繪畫中龍的形象,并且講解龍的象征意義。
4、在生活中你還在那里見到過龍的圖案嗎?和同學們一起交流說一說。
四、欣賞學生作品
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下我們其他同學已經畫好的作品,你們覺得他們畫的怎么樣?哪里比較好,哪里還需要修改?
五、學生創作
出示作業要求
要求學生在刮畫紙上進行創作,刻畫出龍的特征。
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六、欣賞展示
你們看,我們同學的作品,欣賞一下你們覺得哪個同學畫的好,為什么?
七、課外拓展
出示圖片,分析東西方龍的不同形象和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