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教案(精選4篇)
《釣魚》教案 篇1
課時教學設計
第 周第 課時 授課時間: XX年 月 日
課題
5、小貓釣魚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1 、通過觀察和實踐活動,形象地體會從有到無的變化過程。2、知道在生活中“0”所表示的幾種常見的含義,知道“0”和1、2、3一樣也是個數,“0”比1、2、3、小。3、會正確書寫“0”。4、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和良好的意志品質。
教學重點體會“0”的含義、寫0。體會“0”的含義、寫0。理解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關 鍵
教學資源課件
教 學 過 程教學環節時間安排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二、 探究新知,講授新課
三、 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四、小結:
誰會講小貓釣魚和故事。書中有4只小貓結伴到河邊釣魚,直到傍晚才回來,我們一起看他們的收獲吧!
1、出示小貓釣魚圖:
(1)誰來介紹一下第一只小貓釣了幾條魚?用幾來表示?第2只小貓呢?第三只小貓呢?第4只小貓吹胡子瞪眼睛地怎么了?一條魚也沒釣著用幾表示呢?
(2)指導寫0。數字0占田字格的右半格,從右上角起筆向左下角運筆逆時針軌跡。回到起筆處,一筆寫成。
2、引導學生觀察溫度計。這是什么?誰來介紹一下是做什么用的?這上面畫的這些是什么?師指出0刻度以上是表示零上溫度,0刻度以下是零下溫度。幫助小青蛙找今天的溫度。
3、引導學生觀察直尺圖。
(1)把自己的直尺拿出來,看直尺你發現了什么?
(2)仔細觀察直尺是由哪個數字開始的?從0開始,0是起點。它在1的前面,比1小。
4、0的含義。
通過剛才的學習,0都有哪些含義?說明:0表示沒有,0表示起點,0可以表示刻度,0還有占位的作用,比如10。
5、日常生活中還有什么地方用到0,表示什么?
1、練一練第1題看一看,填一填。
2、第2題:讀一讀,寫一寫,照樣子獨立完成。
3、一筆畫分析題意。
4、怎樣數得快?三角形、正方形、圓形有幾個。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我們認識了0,0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生講故事
生回答
生書寫
觀察 回答
生做練習。
學生參與講自己熟知的故事,讓學生產生自豪感,同時激發興趣。
不同角度考察學生在生活中觀察事物的能力。
理解數字“0”的含義。
鞏固練習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板
書
設
計
0的認識
0表示沒有,0表示起點,0表示刻度,0表示位置……
課
后
反
思
《釣魚》教案 篇2
課 題
第16課:釣魚
學情分析
釣魚獲得的啟示,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圍繞啟示,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誘惑人的“魚“指的是什么,是學生學習的又一難點。由于學生的年齡、經歷的局限,領會起來很難。教師可以適當點撥,引導學生討論、聯系實際來理解。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設計,應用”領域中的內容,旨在引導學生感受藝術于生活的關系,學習設計制作的基本方法,在游戲中體驗成功的快樂,以及美術學習活動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目標
1、對各種材料的再認識及創造性的組合、利用。 2、感受利用各種材料,大膽地進行設計制作的樂趣。 3、培養學生對材料的認識、運用能力,以及設計制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4、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善于收集、敢于創造的精神。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 題
第16課:釣魚
教學時間一(3)、一(4)、6/9-6/12
教學目標1、對各種材料的再認識及創造性的組合、利用。2、感受利用各種材料,大膽地進行設計制作的樂趣。3、培養學生對材料的認識、運用能力,以及設計制作能力和創造能力。4、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善于收集、敢于創造的精神。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1、認識用各種材料、方法制作的魚,引導學生探尋制作、裝飾的方法。2、制作、裝飾的方法。
教學準備各種廢舊材料以及制作工具、課件。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體驗釣魚請學生在用塑料泡沫板擺成的橢圓形“魚池”里釣魚。體驗釣魚帶來的樂趣。充分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自然地進入學習狀態。探索做魚1、想做好魚,必須得探討用什么材料做魚,怎樣做又快又美。用課件展示,引導學生觀察用不同材料做成的魚。問:“這些魚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你桌上的什么東西可以做魚,怎樣做?”2、討論自己帶來的廢舊材料可以怎樣充分利用做成魚。討論。可以合作,也可獨立完成。在個別學生制作遇到困難時,可以同桌幫助解決。感受利用各種材料,大膽地進行設計制作的樂趣。魚桿創新教師舉起自已做的魚桿對學生說:“老師用筷子做成了釣魚桿。那么你想到了什么,找到了什么做魚桿?” 小組討論可以利用什么材料怎樣做魚竿。釣魚競賽“釣魚比賽開始了!” 請學生們圍著一個個用自己的凳子拼擺成的“魚池”,分小組進行釣魚比賽。在競賽中感受成功帶來的喜悅。課堂總結 今天小朋友們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成了魚,老師希望你們今后能多動腦、多動手,制作出更多漂亮的東西來。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善于收集、敢于創造的精神。
板書
16、釣魚
魚
魚竿教學后記本課我設計了釣魚競賽的游戲,是以激發學生學習為目的,這一基本理念使學生在愉快的釣魚活動中,充分體驗釣魚的樂趣。學生們主動地投入嘗試做魚過程中,因為他們很想釣起自己親手制作的魚,所以他們在探索做魚時大膽創作自己的“新”與“奇”的作品,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釣魚》教案 篇3
《釣魚》
教學目標 1.抓住人物言行體會人物的心理。
2.聯系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啟示
3.會認讀7個生字,會寫11個字,掌握“操縱、拋了出去、輝映、濺起、劇烈、上鉤、距離、爭辯、乞求、誘惑、抵制”等詞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情感的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啟示。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初讀課文,獨立學習生字。
2.自由讀課文,根據文章記敘的線索,體會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注意抓住心理活動的細節描寫和表達深刻的語句。
第 一 課 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知道詹姆斯?蘭費蒂斯嗎?他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師,他為我國廣大讀者所了解,不是因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
(板書課題)
二.初步了解課文
1.學習生字詞
(1)生字讀音
這篇課文的生字多達20字,而且有的很難讀。所以啊,我們就從檢查生字的讀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會讀了,大家有信心嗎?老師把課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詞串,請自己讀一讀。
課件顯示:
放好魚餌 拋出釣線 湖面漣漪 耐心等待
魚竿劇抖 大魚掙扎 小心翼翼 操縱釣線
魚躍不已 筋疲力盡 拉魚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無果 不容爭辯 放魚回湖 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 獲得啟示 遇到誘惑 思父告誡
道德抉擇 簡單問題 道德實踐 勇氣力量
師依次指“劇”“躍”“抉”“掙”“獲”等字,指導學生學習。
(2)部分詞語的意思
詞串中的詞語,有什么不明白的,請提出來。(重點指導“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3)課文內容
生字詞掌握得這么好,課文內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誰來告訴大家:課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別急,再看看課文再回答)
(板書:釣魚放魚啟示)
三.練習朗讀課文
1.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2.輕聲朗讀,想想課文里寫了一件什么事?
3.同組互讀,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
4.指名讀。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收集有關誠實的格言。
第 二 課 時
一.導入
出示一則有關誠實的格言,讓學生體會。導語:今天我們繼續深入學習這個有關誠實的故事。
二.深入學習課文
1.讀全文,找找這件事對于文中的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默讀課文思考: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變化的,找出描寫“我”情感變化的語句,讀一讀。
3.指導與交流。
(1)出示語句
師:課文哪些語句是寫從釣魚到放魚“我”的情感變化?學生說完,課件顯示有關語句)
(2)釣到大魚時的心情。如果是你釣到了這樣大的一條魚,心情怎樣?
(語句: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
(3)把魚放回湖里時的心情(分角色讀)
4.父親的情感
(1)自讀
我們體驗了兒子從釣到魚到放魚回湖的情感,父親呢?把大鱸魚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課文什么地方?
(2)交流與指導。
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里,父親的態度和“我”有什么不同?在課文的哪些地方?(課件隨機顯示有關語句)
(3)討論
父親要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里,態度為什么那么堅決?父親做得對不對?為什么?先在小組里討論,然后在班上交流。
5.揭示中心
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么啟示?誰讀讀課文中的句子?(學生回答完,課件出示:“轉眼間34年過去了,……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其中,“但是,……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畫上橫線。)
6.“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卻不止一次的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這“魚”指的是什么?(“魚”指的是形形色色的誘惑,指的是各種各樣的個人利益。)
三.課堂小結
填空:作者從34年前那個夜晚釣魚的經歷中得到的啟示是 。
四.拓展
在鱸魚捕撈開禁前的2個小時,我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卻在父親的堅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這一過程并無人看見。小時候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發生的這件事會有很多,我們該如何去做?
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電視很精彩,是完成作業還是看電視?你……
在學校: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你……
選舉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學找人幫忙,你……
在公共場所: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給你,你……
回家路上,你揀到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你……
五.布置作業
制作一張以“誠實”為主題的小報。
《釣魚》教案 篇4
作者:魏麗萍 來源:臨朐縣北苑小學幼兒園
【活動意圖】
在美術課上,我和孩子們一起制作了許許多多的紙棒。孩子們的創造力被激發,無數的作品應運而生。于是我便利用其中的的一些作品作為游戲活動的道具,設計了一節游戲活動:釣魚。
【活動目標】
1、復習紙棒的各種玩法,充分練習單腳跳的動作,同時鍛煉孩子們的耐心。
2、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3、能夠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準備】
1、小貓的頭飾(每位幼兒一份)、釣魚竿(大紙棒拴帶鉤的繩)兩個、小魚旗若干個(小紙棒粘上畫有小魚的彩旗,并在彩旗的頂端剪一小口)、魚缸兩個
2、磁帶: 《運動員進行曲》
3、布置場地。
小橋:兩把小椅子中間搭個大紙棒
創意區:請小朋友利用身體和紙棒擺一個生活中的姿勢(例如:幼兒可以用左手*腰右手拿紙棒擺茶壺的姿勢)
設計區:提供無數小紙棒,請幼兒設計作品。
釣魚池:里面擺滿小魚旗,讓小魚旗站立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師(帶上貓媽媽的頭飾):小朋友們,你們來做我的小貓寶寶,來跟媽媽做一下準備運動。(老師領孩子們自由的活動一下身體各關節)
2、教師:我的寶貝們,你們已經長大了,我要考考你們的本領學的怎么樣。
二、活動展開:
1、將幼兒帶入場地,分成兩隊
2、介紹活動玩法:
每隊的幼兒肩扛釣魚竿單腳跳到到小橋前蹦跳過去,繼續單腳跳到創意區,猜出創意區里小朋友擺的姿勢,單腳跳到設計區,利用筐里小紙棒設計一幅作品,單腳跳到魚池釣起一條小魚,迅速沿原路跑回把魚放到魚缸里,然后把魚竿交給下一個小朋友,下一個小朋友繼續釣魚。在規定時間內哪隊釣的小魚多,哪隊就是贏家。
3、介紹活動規則:
*在創意區、設計區必須通過老師檢驗合格才能前行
*釣魚時不得用手碰魚
4、教師將游戲活動演練一次
5、幼兒做游戲,教師從旁指導。(放磁帶:《運動員進行曲》)
三、結束階段:
1、教師小結:決定出勝利的一隊,同時為獲勝方頒發獎品:小魚旗。表揚大膽勇敢、不怕困難、遵守規則的幼兒,肯定所有幼兒。
2、教師喊拍子,與幼兒一起做放松運動。
3、帶領幼兒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