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講述活動:過河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有序地進行觀察,講述圖片中的內容。2.鼓勵幼兒根據圖片合理地編出故事情節,并用連續的語句進行講述。豐富相應的動詞:“跳”、“游”、“蕩”、“架”。3.感受團結友愛、關心同伴的積極情感。活動重點:講述圖片中的主要內容。活動難點:感受團結友愛、關心同伴的積極情感。審美元素:故事中的小動物們各顯其能,想出了各種辦法過了河,小象雖然沒講話,可是它的辦法是最好的,不僅自己過了河,剩下的小動物都一個一個地過了河,使幼兒充分感受到要學習小象團結友愛、關心同伴的美好情感。活動過程: 一、感知、理解講述對象。1.(出示圖1)教師:今天,一群動物們準備到河對岸摘野果、采蘑菇,都有哪些小動物呢?(小雞、小貓、袋鼠、小烏龜、小豬、大象、小猴、山羊爺爺)2.師:它們來到哪里?發生什么事情?(橋沖壞了)它們會想什么辦法過河呢?(幼兒想象講述小動物過河的方法)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們到底用什么方法過河的。二、幼兒講述圖片內容。1.(出示圖2)師:誰先想到辦法的?(小袋鼠)它會怎么說呢?它是怎么做的呢?(豐富詞匯:跳,學習跳的動作)2.(出示圖3)師:還有誰也想到辦法了?(小烏龜)它是怎么過河的?(豐富詞匯:游,我們一起來學一學)3.(出示圖4)師:這是誰呀?(小猴子)它會怎么過河呢?(豐富詞匯:蕩,學習抓藤條蕩的動作)4.(出示圖5)師:這又是誰呀?(小象)它可沒有說話,它是怎么做的呢?(豐富詞匯:架,幼兒向上舉胳膊,兩只手的手指對接做橋狀。)5.(出示圖6)師:剩下的小動物都是怎么過河的呢?誰的辦法最好呢?為什么?(感受團結友愛、關心同伴的積極情感)三、教師引導幼兒完整的講述圖片內容。引導幼兒給圖片取名字。四、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圖片內容。五、結束活動。附講述內容: 過河
一群小動物準備到河對岸摘野果、采蘑菇。它們來到河邊,橋被沖壞了。山羊爺爺說:“誰有辦法過河?” 小袋鼠說:“我有辦法!”它跳過河去。 小烏龜說:“我有辦法!”它游過河去。 小猴子說:“我有辦法!”它抓住長長的藤條,蕩過河去。 小象不說話,用長鼻子卷來一棵枯樹,橫在河上,架起了一座獨木橋。 剩下的小動物都一個一個地過了河,山羊爺爺說:“小象的辦法最好,不僅他自己過了河,我們大家也過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