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沒有牙齒的大老虎說課稿(3篇)
三、說學法
本活動學法是:多種感官參與法、表演體驗法、討論法
教學中,應抓住故事的主要內容,引導幼兒從課題入手。先理解小動物害怕大老虎的原因,接著利用課件,讓幼兒通過角色對話、表演、討論等多種形式理解聰明的狐貍如何拔掉大老虎牙齒的經過,并知道大老虎沒有牙齒的原因是吃了太多的糖,多吃糖牙齒就會被蛀掉;理解詞語:癟嘴。最后誘導幼兒弄懂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知道遇事要多動腦筋、想辦法。培養(yǎng)幼兒勤于思考的好習慣,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1、多種感官參與法:在活動中通過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一學、說一說、動一動(模仿表演)等多種方法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是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在欣賞故事中借助于多媒體課件生動活潑的畫面,以及我聲情并茂的解說,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fā)幼兒想說的愿望,然后利用各種教學方法給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通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模仿的積極性,讓幼兒敢說、想說,多感官參與的活動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2、表演體驗法: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采用了分角色表演的方法,通過表演活動,使每個幼兒都有實際體驗,獲得愉快感,輕松感與成就感,在表演中,幼兒邊表演邊練習對話,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精神實質。
3、討論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討論法結合了《規(guī)程》的要求,為兒童創(chuàng)設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以促進其發(fā)展,而不是單一的教師講解,避免了兒童因說教、指導過多而產生的膩煩、抵觸心理和行為。
四、說教學程序(教學設計及指導思想)
一、游戲激趣,導入課題。
首先我用激情的語言引起孩子的興趣,
小朋友們請注意,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性情躁烈爆,常批黃皮襖,山中稱大王,我說那是貓’。”這是什么動物呢?(老虎)一開始活動,我就讓幼兒做他們非常熟悉且十分喜愛的游戲---猜謎語,把老虎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運用兒童語言編成謎語,喚起老虎在幼兒大腦中的表象,為進一步學習做鋪墊,因為幼兒對老虎比較熟悉,很快就能猜出來,因此大大地增強了自信心,感受到是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從而較好地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并且較自然地引出課題。
二、欣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讓幼兒帶著問題聽故事:“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名字叫《沒有牙齒的大老虎》。大老虎為什么沒有牙齒了呢?。”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這時幼兒邊聽故事邊看課件,來了解故事內容。聽完后老師提問:故事的名稱、故事中有誰?大老虎為什么沒有牙齒了呢?狐貍不害怕大老虎的牙齒,它是怎么做的?最后一顆牙齒,狐貍也拔不動了,他想了個什么好辦法?
三、直觀形象導學故事內容
利用課件,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自己學習故事內容
1、出示課件圖①,讓幼兒觀察,老師提問:“小猴和小兔為什么害怕大老虎的牙齒?狐貍不害怕大老虎的牙齒,它是怎樣說的?
”這些問題通過幼兒看課件、討論、思考找到原因。這一環(huán)節(jié)使幼兒感到形象、具體、新穎、有趣,為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