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快樂口袋
一、說活動教材1. 大班年齡段幼兒分析
現在的孩子在家庭中通常處于中心地位,容易受到家長的過度保護。這種過分保護會讓他們對家長更加依賴,使他們形成孤僻的性格和“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遇到困難與挫折時由于缺乏經驗而不能主動調控自己的情緒,常常會自暴自棄,甚至體會不了生活的樂趣。再者四川這場突如其來震驚全球的大地震盡管過去一周年,但是災難留給我們的傷痛依舊為孩子們帶來了心靈的巨大震撼,作為教師應義無返顧的向我的孩子傳達積極樂觀的人生理念——我們沒有選擇災難的權利,但我們可以選擇面對災難的態度。
2. 教材分析
《快樂口袋》這篇童話故事情節生動、寓意深刻,非常貼近現階段這個社會背景下孩子的生活與需要。小猴發現的“神奇口袋”不光承載著小動物的快樂還能幫助小動物們在災難面前克服困難、重樹信心、找回快樂,而它本身也是“快樂”直觀的象征。孩子們在欣賞、品位故事的同時也真切地明白了快樂是什么,快樂究竟在哪兒?并使孩子在故事“發現快樂、分享快樂”的主題思想中思考如何坦然面對挫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說活動目標
本故事教學可以分兩課時來組織,首先我初步將第一課時重點放在對故事的理解與欣賞,了解獲取快樂的各種途徑;第二課時活動的延伸重點放在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活動讓孩子掌握自我調節與幫助他人調節的方法,幫助幼兒重樹信心、積極樂觀面對困難。
★第一課時
《新綱要》對語言活動的要求是:“通過多種活動、方式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因此本次活動通過為幼兒創設學習的情景,將故事與表演結合,引導幼兒多渠道參與、自發的投入到看、聽、說、做中來,以促進幼兒的語言能力在運用中不斷發展起來。因此我把目標定位在: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故事中小動物們獲取快樂的各種途徑。(重點)
2.感受故事中小動物們由傷心難過到重拾快樂的情感變化,初步建立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的良好心態。(難點)
3.結合生活經驗,學說“……我的心里呀,真快樂。”,幫助幼兒發現快樂、分享快樂。(重點)
三、說活動準備
《新綱要》提到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而本次活動所創設的環境關鍵在于放在實物“快樂口袋”里的復讀機。多媒體教具的運用為幼兒開拓了一個更大的學習與發展的空間。其次是故事的教學圖片,幫助幼兒更加直觀、形象的理解故事內容。
四、說活動過程
(一)利用實物口袋引出故事,設置懸念,喚起幼兒已有的快樂情感體驗。
1、引導語:大家看,今天我帶來一只有魔法的快樂口袋?猜一猜里面會裝著什么呢?
2、老師用袋內的復讀機,里面播放出一些快樂的話語。如:“今天是我五周歲的生日,我請了許多朋友吃蛋糕,我的心里呀,真快樂!”“我的畫畫作品被放旱進櫥窗里展覽啦,我的心里呀,真快樂!”“媽 媽生病了,我端杯開水給媽 媽喝,媽 媽夸我懂事了,我的心里呀,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