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快樂口袋
(運用魔法的光環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幼兒生活經驗相關聯的快樂話語將故事內容前置,引起幼兒心中快樂情感的共鳴。)()
(二)分段欣賞并理解故事,了解故事中小動物們獲取快樂的各種途徑
1.講述故事前半段“森林里,住著一群可愛的小動物,……小猴想了想,對著口袋大聲說:‘我有這么多好朋友,心里真快樂!’”
提問:“為什么說快樂口袋太神奇了?”“小動物對著快樂口袋說了什么?”
2.根據幼兒回答出示與小動物相關的圖片。
(利用直觀教學法——出示圖片形象、直觀的幫助幼兒了解小動物獲取快樂的各種途徑, 不光使幼兒有了一定的具象認識,還能快速的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3.講述故事后一段“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大家都很難過。”
提問:“后來森林里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如果你是那些小動物的話,你會怎么做讓自己變得快樂起來?”
(利用故事情節的轉折點設置又一個懸念,鼓勵幼兒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探索各種解決困難、重新快樂起來的辦法)
4.講述故事最后一段“小猴忽然想起一樣東西……每天都有快樂的事情對它講哪!”
提問:“故事中是什么讓小動物們又重新快樂起來的?”“在快樂口袋的幫助下小動物們是怎么說又是怎么做的?”
(通過討論感受故事中小動物們由傷心難過到重拾快樂的情感變化,并以小動物為學習榜樣初步建立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的良好心態,使故事的主題思想得到升華。借此輕松突破重難點,達到預期目標效果。)
(三)完整欣賞故事并與同伴交流、分享快樂的事情
1.完整欣賞故事一遍,討論:什么是快樂?
(通過討論使幼兒明白快樂是靠自己發現的、能與別人分享,使別人得到快樂的人自己才最快樂。)
2.運用復讀機的錄音、播放功能引導幼兒學著小動物一樣也把自己的快樂對著口袋說一說。
(目的是運用復讀機錄音和反復播放的獨特功能為幼兒創設一個想說、愿意說、喜歡說的語言學習環境,激發幼兒大膽發言的欲望。掀起活動的另一個高潮,突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
(四)活動延伸:
將活動中用的教具“快樂口袋”放置區角,鼓勵幼兒平時將自己的快樂的事兒告訴“快樂口袋”或用繪畫的形式將快樂事兒畫下來,插入袋內。
(教師可以重點指導這塊區域活動,幫助幼兒錄音。并利用餐前活動或晨間談話時聽一聽看一看,幫助幼兒進一步發現快樂、分享快樂、獲得快樂。)
★第一課時心理健康教育
活動內容:快樂尋寶
活動目標:
1、能用語言表達快樂的情緒體驗,積累獲取快樂的方法。
2、積極參與尋寶游戲活動,培養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3、與同伴友好合作,引導幼兒體驗與人分享的快樂。
重難點分析:
重點:創設寬松的心理氛圍,能用語言表達快樂的情緒體驗,積累獲取快樂的方法。
難點:引導幼兒在體驗與分享快樂的同時樹立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準備:快樂口袋/組,紙、筆
過程:
(一)交流、分享自己快樂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