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我有一雙小小手》(精選4篇)
大班語言活動《我有一雙小小手》 篇1
目標:1.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兒歌的內容,感受兒歌的韻律美。2.嘗試通過操作,用“會……、會…..”的句式仿編兒歌,體驗仿編兒歌的樂趣。3.感受自己是有能力的,獲得初步的成就感。
準備:《快樂家園》相關畫頁,結合詩歌內容(二)中的相關畫面進行放大。幼兒自己做事的圖片或照片若干。
過程:1.教師以游戲的口吻引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他叫妞妞,她的本領可大了,咱們一起來聽聽他會做哪些事。“
2.引導幼兒邊觀察兒歌的相關畫面,邊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的韻律。
教師結合畫面請幼兒欣賞兒歌2~3遍,在此基礎上通過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的熟悉兒歌內容,如:“兒歌里說銷售都會做哪些事情?”鼓勵幼兒用兒歌里的內容進行回答。
3.引導幼兒結合畫面(二),說出銷售會做的事,然后將每一幅小圖取下并按自己的意愿選擇相應的圖片,粘貼在畫面(一)中,嘗試用“會……、會……”的句式仿編兒歌。
教師觀察幼兒粘貼的情況,針對不同水平幼兒給與指導,能力強的幼兒可鼓勵其說一說自己編的小兒歌,能力弱的的幼兒可在教師的引導下說一說自己編的小兒歌。在幼兒自編的基礎上,教師盡量幫助幼兒做到有節奏和韻律感。
4.鼓勵幼兒在大家面前說一說自己編的兒歌,與好朋友相互交流自己的仿編兒歌。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說一說你的小手還會做哪些事情,使幼兒體驗自己是有能力的,獲得初步的成就感。
重點:引導幼兒在理解兒歌的情況下自己仿編兒歌,感受獲得成功的初步成就感。
大班語言活動《我有一雙小小手》 篇2
一(1)班班隊活動(9月份)
活動目的:
1、讓小朋友知道小手的用處可大了,要讓自己的小手變成一雙小巧手。
2、初步學會洗手,養成經常洗手、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
一、猜謎,說說小手。
1、說謎語:十個小朋友,五個在左,五個在右,
十個小朋友,你有我有大家都有。
猜猜是什么?(手)
2、做拍手操。
3、請小朋友說說你會用小手做些什么?
是嗎,我們都有一雙小小手,它會幫我們做許許多多的事,沒有它可不行!
二、小小檢查站。(誰的手干凈,誰的手臟?)
1、看看自己的手。我的手臟嗎?
2、看看同學的手。我們來比較一下,誰的手干凈,誰的手臟了。
三、保護小手大行動。
活動一:我們要勤剪指甲。
1、檢查小朋友的指甲,交流指甲不剪的壞處。
2、老師給個別學生示范剪指甲。
活動二、我們要勤洗手。
1、給每個小組一盆清水,一塊肥皂。我們來洗手。
2、看看洗過手的水,看過洗過的手。
3、我的手洗干凈了嗎?
(老師教給學生洗手的方法。)
四、總結:養成好習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靠堅持,希望小朋友每天讓自己的小手干干凈凈,養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好習慣。
大班語言活動《我有一雙小小手》 篇3
一、說教材 4——5歲的幼兒正是對周圍環境充滿著好奇的年齡,見到新奇的東西,總會伸手去摸、去拿,喜歡動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感興趣的事物。根據新《綱要》“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的目標并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我設計了社會活動《我有一雙小小手》。手是熟悉的、直觀的、形象的,幼兒通過熟悉的手來學習外形特征和功能,在感興趣的基礎上對手有了新的認識及較全面的了解。熟悉的就是幼兒感興趣的,才能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這就達到了培養他們從小善于觀察和發現的好習慣,還能起到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幫助成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培養幼兒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培養幼兒愛勞動和動手動腦的好習慣。結合當前甲型“h1n1”和手口足病,抓住這一契機,教育幼兒勤洗手、講衛生,從小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所以我在選材方面注意情趣性、游戲性及適時教育,利于幼兒了解周圍事物,給予幼兒充分的想象空間。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新《綱要》的精神和要求,根據教材的內容及我班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認知、能力、良好習慣等方面的目標,活動目標設定為:
1、認識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幫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后,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2、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善于動腦、善于發現。結合當前甲型“h1n1”和手口足病,教育幼兒講衛生,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3、豐富詞匯:手掌、手背、手心、手指、指甲。
根據目標將重點定位于:正確說出手的特征,學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難點定位:手的功能,通過游戲活動等讓幼兒了解手是身體重要的一部分。
三、說活動準備
“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各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這是新《綱要》另一目標。孩子們非常喜歡區角活動,為了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我就利用區域活動角,讓幼兒到喜歡的區域進行操作,既有寬松的空間又有學習的價值,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感知了手的功能。
四、說教法
1、游戲法: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課題《我有一雙小小手》。
2、直觀法:用自身最熟悉的手來認識手掌、手背、手心、手指、指甲。用游戲的形式數手指,知道一只手有五個手指頭;比一比:手指的長短、粗細,最小是小指,最粗短是大拇指。孩子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了解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的,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可以幫助成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知道手是身體的一部分,要愛護手。要勤洗手、勤剪指甲,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3、鞏固法:區域活動區是孩子最喜歡的區域,讓幼兒自由操作、發現將認識滲透到具體形象,有趣的活動游戲之中,很自然的知道手的特征和功能。
4、延伸法:我有一雙能干的手。讓孩子幫助他人做一件好事,既培養了孩子的良好品質,又達到鞏固認識手的功能,還可以讓幼兒在幫助了別人,快樂了自己的前提下,體驗快樂的愉悅,
五、說教學程序
根據中班的年齡特點和本活動的目標要求,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激發興趣——探索嘗試——游戲交流——體驗快樂
1、以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猜謎語,引出課題《我有一雙小小手》。豐富詞匯:手掌、手背、手心、手指、指甲。
2、采用直觀教學法,讓幼兒把自己的小手伸出并與同伴相互觀察、討論,一只手有幾個手指頭?讓幼兒比較手指的長短、粗細、最長的叫什么?最粗短的又叫什么?每只手指頭還長著什么?我們的小手能做什么?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可以幫助成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知道手是身體的一部分,要愛護手、要勤洗手、勤剪指甲,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此環節為幼兒創設了寬松的氛圍,又體現了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這一環節是根據目標重點定位:正確說出手的特征,學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來設計的。
3、讓孩子在最喜歡的區域自由操作、探究,將認識滲透到具體形象,有趣的活動游戲之中。很自然的知道手的特征和功能。這樣設計,是因為游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形式,這樣可以讓孩子在輕松、愉快、感興趣的同時,發展了幼兒語言表述能力、交流愿望,又復習鞏固了所掌握的知識,感知了手的功能。著一環節的根據難點定位:手的功能,通過游戲活動等讓幼兒了解手是身體重要的一部分來設計的。
六、活動延伸
讓孩子做一件幫助他人的事情,采用這活動延伸的形式,既培養了孩子的老好品質,又體驗了幫助他人的快樂,達到鞏固認識手的功能。
七、活動效果預測
通過觀察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達到了科學領域的要求;讓幼兒到區角自由的活動,去觀察、去操作、去交流達到了語言領域的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能幫助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達到了社會領域的要求;適時教育活動,又讓孩子們明白了要勤洗手、講衛生,這是健康領域要求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此活動充分體現了教育目標的綜合性。八、教案
目標:
1、認識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幫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后,體驗幫助特熱的快樂。
2、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善于動腦、善于發現。結合當前甲型“h1n1”和手口足病,教育幼兒講衛生,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3、豐富詞匯:手掌、手背、手心、手指、指甲。
準備:活動區域的材料投放及環境的設置尤為重要,所以要在課前準備豐富的材料。
過程:
1、猜謎語:
五個兄弟, 生在一起, 有骨有肉, 長短不齊。 (打身體一部位)
自然引出主題后,提問:說一說你的小手有什么?(手掌、手背、手心、手指、指甲。)豐富詞匯:手掌、手背、手心、手指、指甲。
2、比一比:
一只手有幾個手指頭?讓幼兒比較手指的長短、粗細、最長的叫什么?最粗短的又叫什么?附小兒歌:
大拇哥,是老大;
二拇弟,是食指;
三姐姐,是中指;
四小弟,無名指;
小妞妞,是小指,
十個指頭排排站,
我的小手最能干!
3、說一說:我們的小手能做什么?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還可以幫助成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知道手是身體的一部分,要愛護手。要勤洗手、勤剪指甲,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4、此環節為幼兒創設了寬松的氛圍,又體現了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讓孩子在喜歡的區域自由操作、探究、體驗、交流,將認識滲透到具體形象,有趣的活動游戲之中。這樣設計,是因為游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形式,這樣可以讓孩子在輕松、愉快、感興趣的同時,發展了幼兒語言表述能力、交流愿望,又復習鞏固了所掌握的知識,感知了手的功能,完成了所定目標。孩子們的探索興趣得到了激發;探索的主動性得到了提高;探索的求知欲望也越加強烈。
六、活動延伸
讓孩子做一件幫助他人的事情,采用這活動延伸的形式,既培養了孩子的良好品質,又體驗了幫助他人的快樂,達到鞏固認識手的功能。
大班語言活動《我有一雙小小手》 篇4
一.設計意圖:
日常生活中我觀察到寶寶對顏色非常有興趣,總是在尋找機會來涂一涂,畫一畫 ,而小班的寶寶更是對色彩充滿了好奇和興趣,即使在活動的時候弄的滿手都是顏料也樂此不疲。根據小班寶寶的年齡特點特點,我設計了本次美術活動《我有一雙小小手》。讓寶寶在作畫過程中可以充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和興趣,發展寶寶們的觀察、想象,創新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幼兒體驗到色彩的美麗和動手作畫的愉快。
二.活動目標:
1.讓寶寶們觀察小手的形態,了解小手的各部分。
2.能根據自己的想法,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想象和創作,利用手進行創造性的印畫和添畫。
3、學會在手指(或手掌)上較均勻地涂色并進行印蓋。
4.積極參與操作活動,感受趣味藝術活動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活動分三組分別進行:
一組:各種顏色的繪畫紙、水粉顏料、清水抹布,水彩筆。
二組:各種顏色的繪畫紙、水粉顏料、清水抹布,小刷子,水彩筆。
三組:各種顏色的繪畫紙、油畫棒,水彩筆。
四.活動流程
1.進場:
在《秋風起來了》這首歌曲聲中進場,請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在音樂聲中跳舞。
2.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謎語,大家豎起小耳朵猜猜看,是什么?
“兩棵小樹十個叉,不長葉子不開花。能些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誰知道?
寶寶:手
師:恩呢,小朋友們都很聰明,我們都有一雙能干的小小手,誰能說說你的小小手長什么樣子?
寶寶:兩只手,有十個手指頭……等等
師: 我們的五個手指頭有什么不一樣嗎?你覺得我們的小手像什么呢?我們的小手能幫我們做哪些事情呢?
寶寶:自由回答。
師:小朋友真聰明,小手可以幫我們做很多事情,就比如說我們的小手剛才做了小樹葉,隨音樂跳了小手舞。那我們可不可以用小手來畫畫呢?你想怎樣畫呢?你的小手可以變成什么呢?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準備了許許多多的材料,大家選擇自己需要的材料,用你聰明能干的小手,畫一幅美麗的畫。畫完后,老師會請畫的好的小朋友來介紹自己的作品,好不好啊?
3.作畫流程:
開始作畫……~
4.點評:
(1)用筆蘸顏料均勻涂于手指(或手心),然后在紙張上印畫。要清楚按壓一次,避免重影。
(2)要在印好的色塊上點印花紋,需等色塊千了后才能再次印營。
(3)要重復使用手掌印昏,用濕布把手掌擦干凈,再涂上另一種顏色。
(4)寶寶大膽想象,進行創意添畫。
(5)鼓勵寶寶分別添加不同的圖案,利用不同的方式印花,作畫。
5. 作品賞評。
(1)請小朋友觀賞他人的作品,鼓勵寶寶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及其創作方法。
(2)教師引導幼兒就作品的用色、添畫等方面進行評價。
6.結束
寶寶們把我們創作的小作品和老師一起回教室放到我們的區域活動區里吧!放音樂,離開教室。
五.教學反思
用顏料印畫小手,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體驗,很欣慰的是孩子們都可以很有常規的來印畫,知道小手沾染了燃料了要及時用濕巾擦干凈,小心不摸到對方身上,而且孩子們印的也很有想象力,水桶,長頸鹿,小螃蟹,大樹等等有趣的添畫結合很多都出乎了我們的想象。最后我們一起將作品貼到了主題墻上,孩子們站在主題墻前,都開心的在找“我的手、你的手”,感嘆手印畫的神奇的同時,也充分體驗到了成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