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鳥的歌》教案(精選2篇)
《小鳥的歌》教案 篇1
作者單位:北京市望京實驗學校 北京市望京實驗學校 鄔京華
鳥 店
課題:小學音樂教材第四冊第一單元《小鳥的歌》----鳥店
課型:欣賞課
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欣賞《鳥店》這首管弦樂曲,教育學生愛護鳥類,盡自己的能力保護鳥類,為建設我們的綠色家園做出自己的貢獻。
2. 過程與方法目標: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創編活動。
3. 知識與技能目標:用肢體語言表現作品的復三部曲式的結構。
教學重點:聆聽樂曲各段的旋律、節奏,并能為不同段落的樂曲自由創編律動。
教學難點:理解不同樂段作品所表現的情景。
教學準備:課件 截曲軟件
教學過程:
1、初聽樂曲,感受樂曲情緒。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管弦樂曲。既然是管弦樂作品,那么在樂隊中既有管樂、又有弦樂,弦樂指的是提琴類的樂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當然在樂隊中,這些樂器都不是一件,而是每種樂器有很多把,大家組合在一起演奏出溫暖的音色。管樂包括銅管和木管兩大類,銅管樂包括:小號、長號、圓號、大號等,它們發出的音色富有金屬性,比弦樂的音色要輝煌。木管樂包括長笛、短笛、單簧管、雙簧管、大管等,這些樂器發出的音色比較冷漠。不同音色的樂器在一起,互相彌補音色上的缺陷,有時候主題在木管、有時候主題也交給銅管,而更多的旋律是由弦樂來完成。一部作品的配器體現出作曲家對樂器音色的深透了解和作品的理解,給聽眾帶來美好的享受。) 在這首樂曲中,作曲家要利用樂器的不同音響表現了這樣幾種情緒。
(教師出示詞條)緊張、恐怖,寧靜、安詳,歡快、優美,請同學們在欣賞一邊樂曲后,根據樂曲的順序,把這幾種情緒進行排序。
生:完整欣賞一遍樂曲,進行排序練習。
師:誰來說說你排序的結果?
生:自由交流自己的答案。
師:引導學生針對有異議的地方結合音樂再次欣賞,把情緒進行正確排列。
2、再聽樂曲,進行故事創編。
師:作曲家就是用這樣幾種情緒為我們大家講述了發生在《鳥店》的故事(板書樂曲題目《鳥店》)。請同學們再來完整地欣賞一遍這首樂曲,然后,請給大家講一講你從音樂中聽到的故事。
生:完整欣賞后,為樂曲編故事。
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分組創編。
3、分段細聽。
(1)第一段音樂欣賞:
師:下面,就請大家來聽一聽寧靜、安詳的這段音樂,它描寫的是什么時候的情景?你聽出了哪些特殊音響?
生:踴躍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
師:這段音樂描寫了寧靜的清晨,這段音樂里我們能聽到什么聲音呢?
生:鐘聲、公雞的叫聲、鳥叫的聲音。
師:這是一個美好的清晨,你們有興趣表現這樣的早晨小鳥、小花怎樣從沉睡中蘇醒過來的情景嗎?
師:(再次播放第一段)。
生:分成四個組一邊聽,一邊用形體感受音樂(鐘聲敲響了四下,隨后公雞打鳴,接著鳥兒鳴叫在那寧靜、安詳的旋律中)。
(2)第二段音樂欣賞
師:這么美好的早晨,小鳥們都在忙些什么呢?讓我們大家一起來欣賞歡快優美的第二段。請同學們仔細聽一聽(出示問題):
a、這段音樂中速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b、分別描寫了小鳥們在忙些什么?
師:帶領同學們一般聽音樂,一邊輕輕地拍手,幫助學生感受樂曲速度、情緒的變化。
生:根據自己的感受自由地回答老師的問題。
師小結: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這段音樂中有快速、中速、慢速,快速描寫了小鳥們在互相追逐,中速描寫了小鳥們在做游戲,慢速描寫了小鳥們在休息。播放另一段音樂主題。
師:鳥兒們在自己的天堂里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可是他們怎么也沒有想到,一件可怕的事情即將發生了。
(3)第三、四段音樂欣賞。
師:你們仔細聽,是誰來了?
生:是貓來了。
師:貓對這些可愛的小鳥早就垂涎三尺了,這時出現了一段緊張的音樂,小鳥們似乎嚇壞了。(播放第三、四段音樂)
生:邊聽音樂邊做動作,表演貓要吃小鳥的情景。
師:貓吃到小鳥了嗎?為什么?
生:沒有吃到小鳥,因為小鳥都關到籠子里了,貓抓不到。
師:這些小鳥太可憐了,它們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它們的家應該在哪里呢?
生:樹林。
師:同學們說得太好了,那讓我們一起想個辦法,幫助這些小鳥回到他們的家。假如我就是這個鳥店的老板,你想對我說什么?
生:……
師:你們的建議我接受了,我要是再堅持來這個鳥店,我將永遠失去鳥兒帶給我的快樂,甚至失去地球——我們美麗的家園。現在,我鄭重宣布,我要放飛鳥店中的全部鳥兒,讓他們回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去。
生:歡呼起來。
4、外化表現
師:下面。咱們再來完整欣賞一遍這首管弦樂曲《鳥店》。我為你們錄象,大家表演完后,我們一起觀賞。
生:分組隨音樂表演。
師:音樂結束了,大家想不想知道這么好聽的作品是由誰來創作的呢?
生:德國的奈克。
師:當時有很多像他這樣的作曲家創作出了非常好聽的作品,但是由于時間太久遠了,更多關于他們的資料根本就查不到了, 他們的音樂作品流傳了下來,供大家欣賞。
5.教學檢測
師:我們今天從管弦樂《鳥店》中學到了什么呢?
生:發言
小結下課
教學設計思路
1. 關注學生的學。(知識性的內容順帶講解)
2. 根據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設計教學。(學生具有一定的合作學習的基礎)
3. 創設合作學習表演的機會。(鼓勵學生參與)
4. 表現音樂時鼓勵大家有自己的個性和理解。(提倡有自己的風格,不與他人雷同)
5. 教學中為學生錄象并當場播放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6. 運用音樂軟件制作樂譜和為音樂做片段(美得利打譜軟件和繪聲繪影教學軟件、制作幻燈片)
教學中,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聆聽習慣的培養非常重要,孩子們在聆聽音樂時,總愛唧唧喳喳,象小鳥兒們一樣,但是對于聆聽音樂來說,這可是要不得的。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感覺到:要完成學生始終用心體會和表現作品所表現的場景這樣一個教學目標,一個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靜下心來關注音樂,除此之外,我們沒有任何方法到達勝利的彼岸。
因此,我教學的每個設計,都是圍繞聆聽音樂作品開展的。從聆聽音樂引子部分到聆聽小鳥們愉快歌舞的場景到與讒貓進行斗爭的場景,都要把音樂聽進去,否則,大家的表演就沒有味道。達不到豐富想象力、合作創編的教學目的。
事實證明,我的教學是適合我的學生的,是為他們量身定制的,課后學生總是要求我再為他們播放《鳥店》的音樂。看著他們在音樂中合作學習的情景,我很舒心,因為他們不需要我的幫助,也能很到位的理解作品的內涵,祝愿孩子們在音樂中享受到幸福、快樂!
xx年3月10日完成 4月5日發布于洪嘯音樂教育工作站
《小鳥的歌》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感受體驗作品的語言美、意境美。 2.學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發展想象力,豐富幼兒詞匯:晶瑩、流淌、瀉成。 3.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樹立愛護鳥的意識,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錄音機一 臺、大背景圖一張、活動教具五張(小鳥、瀑布、露珠、新芽、小魚)輕柔音樂、一大一小兩個盆、彩棒一根、小鳥圖片一張、水晶一個、手電筒一個。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引出課題。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 根神奇的魔術棒,看一 看它會變什么小動物?(教師變魔術)對了!是小鳥。” 2.師:“在大森林里,有許多許多大樹,大樹上有許多許多小鳥,小鳥們都愛唱歌,你們想想,誰會聽到小鳥的歌呢?(幼兒想象表述) 3、過渡:“小鳥的歌真美!真神奇!讓我們來聽 一. 聽散文詩里是怎么說的? 二. 初步感知散文詩的主要內容 1.[放音樂]伴隨優美的音樂,教師用富有韻律抒情的語調朗誦散文詩。 2.提問:(1)小朋友,剛才聽的散文詩的名字叫什么? 聽了這首散文詩,你覺得怎么樣? (2)散文詩里你聽到了什么? 過渡語:小鳥的歌會飄落在什么地方?那里變得怎么樣,我們再來聽一 聽散文詩。 [放音樂] 伴隨優美的音樂,教師用富有韻律抒情的語調朗誦散文詩。 三.分段感知散文詩內容。豐富幼兒詞匯:晶瑩、流淌、瀉成。 教師逐一 出示圖片,并朗誦散文詩。 第一 段提問:清晨的森林里,大樹撐開了什么?(因為大樹的樹枝和樹葉都很茂盛,所以像一把綠色的大傘。)小鳥在干什么? 第二段提問:小鳥的歌灑向哪里?在樹枝的縫隙里瀉成了什么?(用小實驗的形式,讓幼兒更好理解瀉成和流淌兩個詞語) 小鳥的歌掉在哪里?草尖結出了什么?(用小實驗的形式,讓幼兒更好理解晶瑩這個詞語)小鳥的歌落在地上,地上就長出了什么? 第三段提問:小鳥的歌投進溪水里,游成了歡蹦亂跳的什么? 師:“你聽,森林里到處都是小鳥的歌。” 教師小結:小鳥的歌真好聽,落到哪里,哪里就會變得很美、很美! 四. 幼兒學習朗誦散文詩。 幼兒觀察畫面,一 起輕輕地念散文詩。 師:“我們用優美的聲音輕輕地念一 念散詩。 五. 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1)討論:小鳥的歌還會落在哪里?長出什么? (2)師:“下次活動我們把小朋友說的話,畫成美麗的畫,然后編成一首新的散文詩,好嗎?” 六.結束部分。 師:“你們喜歡小鳥嗎?小鳥是我們的好朋友,小鳥的歌讓森林變的很美很美,我們應該怎么樣對待好朋友呢?對了,我們應該關心愛護小鳥,讓我們一 起來做快樂的小鳥吧!” 音樂《小鳥飛》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