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教學設計(精選3篇)
《說話》教學設計 篇1
一、 啟發談話。
從今天起我們要學習漢語拼音了,漢語拼音的用處可大啦!能幫助你識字、讀書、學說普通話。
學念兒歌:
學習拼音用處大,讀書識字學文化,
用它學好普通話,看誰學得頂呱呱!
二、 看圖說話,引出ɑ。
1、圖上畫著誰?他們在干什么?
說圖意:小朋友學唱歌,ɑɑɑ。板書:ɑ
2、教學ɑ的音和形。
(1)發音要領:嘴要張大,舌位下降,氣從嘴中自然出來,發音時要聲音響亮,可把音拖長些。
(2)教師示范發音,學生模仿。
(3)啟發學生看圖記字形。
ɑ像一個小姑娘圓圓的臉蛋,頭上還扎著一根小辮子。
用兒歌幫助記字形,如:圓臉小姑娘,小辮右邊扎。要問她是誰,就是ɑɑɑ。我們唱歌ɑ、ɑ、ɑ。
三、 看圖說話,引出o。
1、圖上畫著什么?它在干什么?
說圖意:一只大公雞,清早喔喔啼。板書:o
2、教學o的音和形。
(1)發音要領:發音時嘴張得比ɑ小些,上下嘴唇收攏成圓形,舌頭向后縮,舌根向上抬起,氣從嘴里自然流出。
(2)教師示范發音,學生模仿。
(3)啟發學生看圖記字形。
用順口溜幫助記憶:圓圓太陽o、o、o。小嘴圓圓o、o、o。
四、 看圖說話,引出e。
1、圖上畫著什么?它在干什么?
說圖意:一只大白鵝在水里游來游去。板書:e
2、教學e的音和形。
(1)發音要領:發音時嘴角向兩邊咧開,嘴成扁平形,舌頭的位置和發o音時一樣,讓氣從嘴里自然流出。
(2)師示范發音,學生模仿。
(3)啟發學生看圖記字形。
用順口溜幫助記憶:白鵝水里游,e、e、e。白鵝倒影e、e、e。
《說話》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 能用標準的普通話流利地朗讀兒歌并背誦。
2. 初步理解兒歌的內容。
3. 認識本課三個生字。
教學準備
1. 圖片
2. 生字卡片
3. 錄制的水流聲音,下雨的聲音,小雞的叫聲,小鴨子的叫聲,小狗的聲音,小青蛙的叫聲等等。
活動過程
一, 通過交流導入話題和課文
(一)通過交流導入話題。
1. 小朋友們,你們聽,這是誰在說話?(依次出示水流的聲音,下雨的聲音,小雞的聲音,小鴨子的聲音,小黃狗的聲音,小青蛙和小寶寶的聲音。)
2. 他們都是怎么說話的?你能模仿模仿嗎?(讓幼兒選擇以上聲音中最熟悉的聲音進行模仿。)
(二)由話題進入課文。
1.現在,就讓我們再聽一聽這些好聽的聲音,看看課本上的圖畫。
2.圖畫中有什么?(有小河,小雨點,小雞,小鴨子,小黃狗。小青蛙,小寶寶的聲音。)
3.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兒歌就和這些東西有關,讓我們趕緊來看吧。
二,朗讀并理解兒歌
(一)熟悉兒歌。
1.今天我們學習兒歌的名字叫做《說話》,作者是樊發稼爺爺。下面老師先給大家讀一讀這首兒歌。小朋友們要認真聽,想一想,兒歌里都提到誰在說話?(教師范讀,幼兒傾聽,聽完后交流內容。)
2.教師帶讀,幼兒跟讀。
3.下面,放開你的喉嚨,大聲地讀一讀這首有趣的兒歌吧!(幼兒自由朗讀,教師巡回指導。)
4 .朗讀展示,指名讀。
5.分角色朗讀。
(二)爭取背誦兒歌。
1.指導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并用標準的普通話背誦。
2.這首兒歌雖然篇幅較長,但節奏明快,韻律感強,幼兒應該很快進行背誦。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多糾正,多鼓勵。
三,看圖說話練習
看圖說一說,它們是怎樣說話的?(樹葉說話沙沙,沙沙。風兒說話呼呼呼呼,羊兒說話咩咩。咩咩,牛兒說話哞哞,哞哞,貓兒說話喵喵。喵喵。)
二, 學認生字
1.又到我們學認生字的時間,今天那位小朋友先來認?(出示生字卡片“河”“雨”“說”讓幼兒猜。)
活動反思:《說話》是一首有趣的兒歌。在活動中,我使用了聆聽聲音導入新課,分角色,圖片教學的方法,讓幼兒更易于理解詩歌。而且每一環節都為幼兒創設一個說話、表達的機會,達到語言的落腳點,仿編環節,幼兒大膽想象,敢于表達。正因為如此,孩子們的表現更為主動了,并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說話》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1、知識教學:了解文明禮貌語言的本質和它的表現力,掌握“遜、藻、忌、襟、窘”等字。2、能力訓練:初步學會文明禮貌語言的實際應用。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文明禮貌語言的意義,提高運用文明禮貌語言的自覺性。[教學重難點]1、重點:初步學會文明禮貌語言的實際應用。2、難點:學生進行文明禮貌語言的實際應用。[教學方法]討論和活動相結合。[教具準備]幻燈片、錄音機等。[教學時數]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掌握“遜、藻、忌、襟、窘、熾”等字。2、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思路。3、了解文明語言的本質和表現力,感受文明語言的意義。[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俗話說:“一句話說得人笑,一句話說得人跳。”這“笑”和“跳”,反映出因語言的文明或粗野而產生的不同效果。今天我們要學的《說“話”》,將會教我們如何“說話”。(板書課題)(二)標題簡介。“話”:指文明禮貌語言。引號作用:表示特殊含義。(三)學習生字、詞語,出示幻燈。1、注音:遜 藻 襟 忌 窘 紐2、釋詞:驕橫: 猜忌:謙遜: 恭維:辭藻: 窘境:(四)聽說課文。1、聽第一段錄音,討論:①文章一開頭就提出了一個什么觀點?明確:言為心聲,語言是心靈的一面鏡子。②在這段文字中,作者將哪兩種情況作了對比?有何作用?明確:說話粗野、冷漠、驕橫,給人的印象是低級下流,缺乏教養;說話文 、和氣、謙遜,給人的印象是善良、純真、美好、概括地闡釋了觀點。2、聽二至四段錄音;討論:①列舉了哪幾位偉人的佳話?明確:列寧讓路主席敬酒總理告別②三位偉人的文明語言表現了他們的什么精神品質?與開頭提出的觀點有什么關系?明確:表現了偉大人物的高尚情操和謙遜態度,用具體事例來闡述觀點。③請三位學生復述三位偉人 話事例。3、聽第五段錄音,作者列舉日常生活中禮貌用語的事例,與開頭觀點的關系?明確:緊扣觀點,闡釋了“說話文 、和氣、謙遜”的意義所在。(五)小結。(六)布置作業。課外收集文明傳話事例或不講文明的事例。思考課后練習三。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加強思想修養,加強語言鍛煉的必要性。2、學會文明禮貌語言的實際應用。3、提高運用文明禮貌語言的自覺性。[教學過程](一)簡要復習上節課內容。(二)聽最后一段錄音,思考問題(學生回答,師總結)1、要做到語言美,要在說話時做到“文雅、和氣、謙遜”的根本問題是什么?明確:加強思想修養,加強語言鍛煉。2、為什么說“加強……,加強……”是根本問題?明確:要真正會說“話”,不是了解幾個禮貌用語就能解決問題的,而更重要的是從思想上解決問題和不斷進行語言訓練,養成良好的用語習慣,“從根本上下功夫”。(三)說話與聽話,是交際活動的兩個方面,我們在聽話時應該怎樣聽?要注意哪些問題?學生思考一分鐘,指名幾位學生回答。明確:要認真聽,不要“充耳不聞”。不要隨意打斷對方的講話。聽到對方表揚自己,不要忘乎所以。聽到對方批評自己,要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四)以課后練習三的一些情況作為情境,請幾位學生說說遇到這類情形時的做法,并由學生進行評價這樣的做法好不好,再讓幾位學生當場進行行為訓練。(五)教師講述一個不會講話的小故事。(六)學生把自己搜集到的課外文明佳話事例或不講文明的事例講給全班同學聽。(七)布置家庭作業。1、完成作業本。2、預習《復習標點符號》。板書設計:教學后記:本課難度不大,教學任務完成順利,學生最感興趣的是行為訓練,大部分學生想參加平時表現一般,成績差的學生也能有較好的表現,通過這種具體的行為訓練方式能使學生切實體會到文明禮貌用語的重要性,比一般的說教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