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第一學期園務總結
二,加強教研管理,推進二期課改。
1,以教研組建設為載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一個學校的發展關鍵是師資隊伍,沒有教師的專業發展就沒有學生的充分發展,也不可能有學校的持久發展,而日本著名學者佐藤學說過“要改變一所學校,需要不斷開展教研活動,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幼兒園教研組是教師學習課改理念的平臺、推進二期課改的主陣地,是實踐課改精神的橋梁,也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搖籃。為了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在每次教研活動結束時提出下次活動的要求,定出學習思考題、討論題等,使大家能有目的的參與,讓組內成員在一個學習的環境中成為思考、研討的共同體。主題活動開展涉及的面非常廣,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教育風格和特色,而思想的火花往往就是在這種觀點的碰撞和辯論中產生的,所以我們以年級組為單位開展主題研討,充分的發揮教師們智慧互補的優勢。在每一個主題開展前,都先在教研組活動中共同熟悉教材,理解教材,使組員對這一主題的所有內容有一個初步也較為完整的認識;然后通過主題海報的張貼、主題家長會的召開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參與。由于每個年級的孩子的年齡特點及經驗的不同,所以每個年級創設的主題環境也各有特色,如小班是以創設“家庭式”環境為主的學習研究;中班是以創設與主題相適應的教學環境為主的學習研究;大班則是以呈現主題網絡,體現活動軌跡的環境創設為主的學習研究。通過這些教研活動,我園的二期課改以創設與主題活動相一致的環境為切入點,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嘗試,積累了點滴的經驗。
2,借助“每月一研”,引領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育學院蘇老師的專題講座,使我們對以往的環境創設產生了許多質疑,對怎樣的環境才是孩子們需要的環境有了新的思考。因為過去的環境創設更多的是從教師的設想和愿望出發,沒有考慮到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現有發展水平,因而環境失去了影響和促進幼兒發展的教育價值。到“向陽幼兒園、東茭白幼兒園、明園村幼兒園”的參觀學習讓我們看到了姐妹園多元的環境創設。針對自身以往的這一弊病,我們努力將主題活動的內容融入整個教室環境之中,根據各年齡段的特點創設與主題相關的各類環境。如小班主題活動“娃娃家”是根據教室原本的區域環境在娃娃家中安排了客廳與臥室,甚至還有點心房和小花園。幼兒可以十分自然的在客廳中招待客人,喂娃娃;在臥室里整理小襪子、小鞋子;在花園里“種花”、……粉紅色的小沙發、絨布地毯、積木搭建的“圍墻”、紙盒做的“電視機”、……這些環境構成的場景無聲地告訴幼兒,這兒就是溫暖的家,環境中的各種物品幼兒感到熟悉和親切,引發幼兒回想爸爸媽媽在家做事的情景,激發他們模仿的愿望,在有聯系的環境中,幼兒的家庭生活經驗得以拓展與整合。而大班主題活動“我是中國人”的環境體現出了主題活動的軌跡:如考慮到班級孩子部分是外地人的特殊情況,大一班從“我的家鄉在哪里”為切入口,創設了用縐紙編成的“地圖”,旁邊還有小的地圖拼圖,孩子隨時都可以進行拼圖游戲,加深了解有關中國的地名和地理位置。教室里還張貼了大的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并提供了放大鏡,每天都有小朋友饒有興趣的來看看,有時和父母一起在大地圖上找找自己的家鄉,然后將自己的照片貼在縐紙編成的“地圖”的相應位置上,有的孩子還帶來了自己家鄉的特產和照片等介紹給大家。這時他們還會有驚奇的發現:“原來上海這么小啊!”“中國有這么多地方啊!”“中國比好多國家都大啊!”……幼兒在一個可供選擇的、富有情趣的環境中激發了探索的興趣,從而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生成新的活動。在不斷實踐操作的基礎上,我們利用每月一次的大組教研這樣一個平臺,通過學習《課程指南》,引導教師對實踐層面進行理性的思考。通過對《課程指南》第一章節的文字解讀,結合各年齡段孩子發展特點與主題活動的具體開展情況來理解其中的要義。“怎樣的環境才是適合幼兒發展的、支持性的環境?給幼兒留有生成的空間嗎?家長資源在主題活動中充分運用了嗎?我們的教育行為是否順應了幼兒的學習方式?……”這些都成了每位教師思考的問題。務實的學習,聯系實際的思考,使大家對環境創設的基本理念有了進一步理解。在主題活動開展中,教師們充分地利用墻面、空間和區角,力求創設與主題相適應的教學環境,努力做到環境與主題同步、動態地發展。使環境成為幼兒經驗、想法表達表現的空間,展示著整個活動的進程,也使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產生靈感,獲得豐富的體驗。比如冬天到了,小班娃娃家中增添了空調、暖瓶,爸爸媽媽會戴上帽子圍巾去買菜,會主動招待客人:“請進請坐、請喝茶”、還會與客人交流:“你冷嗎?空調開大點嗎?”“要捂手嗎”孩子們在模擬的情境中,在同伴間的自然交往中,語言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鍛煉。隨著主題活動的進一步開展,各個班級的活動室里到處是幼兒在活動中留下的痕跡:有幼兒在主題探索中的問題、調查表、記錄表,有幼兒表達其想法和認識的作品,有展現活動精彩瞬間的照片,有體現師幼及幼兒之間互動的精彩對話以及隨主題的發展而豐富起來的網絡圖等等,這些動態式的主題環境是在尊重幼兒的基礎上隨著主題的不斷深入而逐漸豐富的,每一步都是幼兒經驗提升的體現,每一件作品都是幼兒學習、參與的寫照,每一次成功都凝聚著教師與幼兒的智慧、勞動、和創造。環境給幼兒的學習提供了充分而有效的支持和引導作用,實現了環境的教育價值,促進幼兒在主題活動中的探索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