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總結:談談小班新生家訪的那些事
李莜苒一直跟爸爸媽媽生活,爸爸經常在外工作,絕大多數時間跟媽媽呆在一起,對媽媽的依戀比較嚴重。同時,在家訪的過程中也發現,媽媽對她也是比較溺愛的,因此導致了她比較任性,行為比較隨意的狀況。正式入園的頭兩天,李莜苒是由媽媽抱著走進教室的,而且李莜苒雙臂一直緊緊地摟著媽媽的脖子,可以看出她是有多不愿意上幼兒園。我嘗試著吸引她的注意力,并準備把她抱下來,可是李莜苒的抗拒反應很強烈。于是我示意她媽媽陪著她玩一會兒,等她注意力分散后,再馬上離開。
在媽媽陪著玩耍的過程當中,李莜苒比較平靜,但是也不跟其他小朋友交流。當她轉頭看其他小朋友時,我用手勢提醒她媽媽可以走了,她媽媽馬上離開了教室。當李莜苒發現媽媽不在身邊了的時候,馬上開始大哭起來,并且嘴里一直念叨著"媽媽,媽媽",然后起身往教室門跑去。我馬上阻止了她,當我準備抱她的時候,她轉身跑開了,不允許我靠近。我對她說:"李莜苒,沒關系的,到李老師這來,李老師抱抱你。"可是她就是不愿過來,并且拒絕我靠近。
在接下來的活動當中,她始終不聽老師的指令,似乎也聽不懂。只要看見有小朋友站起來回答問題,她也會站起來,然后到處走。排隊玩游戲的時候,她也沒有排隊的意識,一直插隊。只要跟她說需要排隊,幫她站到應該站的位置時,她就開始撒野地哭。吃點心和午飯的時候,從沒見過她好好吃過,有時甚至站在椅子上玩起來。面對這樣一個孩子,說實在話,讓我們非常頭疼,別說我們要關注35個孩子,就算帶她一個,也會累得筋疲力盡。但是從另一個方面想,我也挺能理解她的行為的,畢竟老師們對她來說還很陌生,她不適應,她有排斥的想法也很正常。所以我們要做的只有讓她慢慢來了解老師,讓她從心里接納我們。因此我跟另兩位老師商量,對于李莜苒,我們先采取冷處理的方式,只要她不影響其他小朋友,只要她在安全的狀態下,可以讓她稍微隨意一點。但對于她所做的不合時宜的事情,我們需要心平氣和地,同時也是態度嚴肅地跟她說,讓她了解應該要怎樣做。同時,我們還是一直在關注她的,在她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因為對象不同,愛的方式也有不同,對于李莜苒,我覺得給她更大的適應空間可能更合適。與此同時,我們還跟李莜苒媽媽及時聯系,將她在幼兒園的表現以及問題跟她媽媽溝通,并且請她在家也配合進行一些規則練習,同時多說說幼兒園的好處。
到了第三天,雖然來園時還跟前兩天一樣。在她媽媽趁她不注意時離開之后,她起初仍是大哭,并不斷說"找媽媽,找媽媽。"但這一次她沒有起身離開小椅子,只是哭泣地看著我。我拿了紙巾走到她身邊,擦干她的眼淚,對她說:"不哭了,上幼兒園是好玩的事情,媽媽下午會來接你回家的。" 這一次,她并沒有躲開我,而是對我說"抱抱,抱抱。"我馬上抱住了她,讓她感受到我平穩的心跳,她也漸漸平靜下來。這時,我的一顆心放下了,孩子已經開始接納我了。雖然在后面因為生病請假一星期,來園時還會出現哭鬧的情況,但是當我伸手去牽她時,她會很自然地牽著我加入到活動的孩子們中間去了。我感覺這對她來說就是很大的進步,我真的感到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