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務總結:讓幼兒在自信中快樂成長
“誰擁有了自信,誰就成功了一半。”自信心是兒童個性心理健康與否的一個重要條件。自信心的培養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自信心強的幼兒能夠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活動,積極地與同伴交往,與同伴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并能勇敢地面對困難,大膽嘗試。而缺乏自信心的幼兒,總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甚至很多方面不如別的幼兒,往往表現在活動中不敢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不敢在眾人面前大膽地表現自己;面對新事物、新活動常常害怕、退縮;害怕和人比較、遇到失敗等。這樣的孩子,由于膽小、沉默,性格內向,常常更容易被忽視。因此,自信心的培養對于孩子的成長尤其重要。下面是我在培養孩子自信心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賞識鼓勵,走向自信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我們的賞識和不斷的鼓勵,就好象植物需要陽光雨露一樣。沒有鼓勵,孩子不能健康成長。而對于沒有自信的孩子來說,教師的微笑、點頭、撫摸等都是給予幼兒的信任和支持,我們要多采取正面引導,積極評價幼兒,善于發現幼兒的長處、閃光點和點滴進步,及時用語言、表情、動作和獎勵等給予幼兒肯定和表揚,讓幼兒樹立自信。
我們班的俊俊小朋友,由于先天原因,講起話來總是含糊不清,讓大家有些聽不明白,因此他變得自卑,不愛說話,尤其是在學習活動中,幾乎從不舉手發言,怕大家嘲笑他。為了讓俊俊愿意大膽地用語言與同伴、老師交流,我們會不時地為他提供鍛煉的機會,比如學習活動中,經常請他來回答問題;游戲活動中,請他來介紹自己是怎么玩的等等,鼓勵他在集體面前大膽、勇敢地說話,而我們也總是認真傾聽,不會因為他說話不清楚而表現出不耐煩。經過一次次的鼓勵、引導,俊俊開始變得自信了起來,越來越喜歡說話、交流了,不僅在學習活動中愿意舉手發言了,而且和小朋友的語言交往也多了,有時碰到高興的事情還會主動來告訴我們。
周周小朋友在美術活動中也常常表現得很不自信,一開始時,每次畫畫她都不敢落筆,總是說“我不會畫!”。造成孩子對畫畫產生畏難情緒的原因,跟她媽媽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系,比較注重技能、智力方面的培養。她的媽媽每次看到孩子的作品,總是以“好不好”“像不像”來作評價,“畫的什么呀,一點都不像!”“你畫得怎么亂七八糟的。”……結果孩子對畫畫越來越缺乏自信,也失去了興趣。為了讓孩子重新獲得自信,一開始,當她不敢落筆畫畫時,我會先幫助她畫上輪廓,再鼓勵她繼續畫下去。后來,她能夠開始自己畫了,但總是畫畫停停,依然對自己的畫缺乏自信,這時,我先會肯定她“少君,有進步嘍!你肯定能畫得越來越好。”然后適當再幫助她畫上幾筆。現在,周周已經能夠獨立地完成每一幅繪畫作品了,自信又回到了她的身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秘就是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大人的肯定、賞識能讓孩子自信,要想培養一個大膽、自信、快樂的孩子,那就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賞識與鼓勵吧!
二、創造機會,增強自信
《綱要》指出:“應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自信心。”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有的幼兒畫畫畫得好,有的幼兒唱歌唱得好,有的幼兒動手能力很強,他們在自己喜歡的活動中非常投入,非常自信。老師應了解每個幼兒的特點,幫助幼兒在某些領域活動中獲得成功,使幼兒建立起自信,從而促進其他方面的發展。比如,班上的玥玥小朋友,平時悶聲不響,學習活動中老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有時請她來回答問題,她只是朝你看看,一句話也不說,即使回答了,聲音也特別輕,讓你聽不清楚她到底說了什么。但我們發現,玥玥的樂感很強,而且喜歡跳舞,每次角色游戲時,她總是選擇當小演員在小舞臺表演。有一次,我們在小舞臺新添了自制的腰鼓,我讓玥玥來試著表演,沒想到她跳得可好了,一邊聽著音樂一邊隨著節拍投入地跳著腰鼓舞,吸引了同伴以及老師的目光,我還用照相機幫她拍了段錄像,并且在游戲講評時大大表揚了一番。在“六一”慶祝活動中,我們特意請她在集體面前表演一段舞蹈,她很樂意地接受了,而且大方地表演了一段,從她的表演中,我們看到了她的自信。這一段時間,我們發現玥玥在其他活動中也變得積極了,上課時注意力集中了,回答問題聲音響亮了,做數學操作題時正確率也提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