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一起制定游戲規則
在相反國主題游戲中,我們開設了一個娛樂城,在里面有關相反的游戲,文字游戲:提供一些大文字卡片和一些單個的字,找出與大卡片上相反的字;明暗堡:提供會發光的物體,讓幼兒在黑乎乎的洞里去探索;釣魚樂:提供大小不同的魚和魚竿,讓孩子體驗磁鐵相吸的特征。
孩子們對三個游戲都非常感興趣,介紹完游戲內容后,我并沒有說游戲的規則,而是讓孩子先玩游戲,在游戲中,孩子們發現了問題:
1、文字游戲區:有的顧客想要自己挑選大卡片,而負責人確認為應該幼兒負責人拿,兩人產生了不同的意見。
2、明暗堡:有的小顧客進去了很長時間,負責人催他出來的時候,他說自己還沒有玩好,后面小朋友等待的時間很長。
3、釣魚樂:小朋友對釣魚非常喜歡,有的孩子釣了一條又一條,一個人釣了很多魚,后面的小朋友都釣不到魚了。
在游戲中,以前我們總是先向孩子說好游戲的規則,孩子來遵守,對于為什么要這樣,孩子不會來問,對孩子到底適不適合,接不接受,老師也不會仔細去想。我想孩子是游戲的主人,也可以讓他們自己來確定,來體現孩子的主動性。因此,我們孩子展開了討論,爭取孩子的意見。
1、文字游戲區:請兩方面意見不同的孩子都說說自己意見,為什么要顧客自己選,或者為什么要負責人拿,孩子們都說出了自己的意見,顧客說:“自己拿可以選一些自己會的,這樣才能過關。”負責人說:“玩的人要聽負責人的安排。”針對兩種意見,孩子們支持率各占一半,最后一期決定,兩種意見都采納,具體操作是,顧客在游戲的時候,負責人問一下顧客,是要自己選還是負責人拿,讓顧客自己決定。這樣既尊重了顧客,又有了自主選擇的權利。
2、明暗堡:我給孩子提出問題:“玩的時間太長怎么辦?后面的孩子要等很久,也可能就玩不到了,怎么辦呢?”馬上就有孩子回答:“可以規定一個時間,時間到了就要出來。”追問:“多長時間比較合適呢?”當然孩子對時間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楚,我就讓孩子看著時鐘感受,看看多長時間比較適合,最后決定,兩分鐘,能夠遵守時間的才能過關。
3、釣魚樂:我與孩子進行交談:“小朋友喜歡釣魚嗎?如果你是釣魚的人,你希望自己釣多少魚?”小朋友的回答當然是越多越好。接著問:“如果你是后面等待的人,你希望前面釣魚怎么樣?”小朋友都希望他快一點,要不然自己就釣不到魚了。通過讓孩子換位思考,讓孩子明白,也要替別人想一想。最后決定一次最多釣三條小魚,這樣時間既不是很長,又能體驗釣魚的快樂。
通過讓孩子自己制定規則,在游戲的時候,孩子在遵守規則方面比老師規定的要好很多,因為孩子明白了遵守規則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