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實習心得
來到凱斯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在這里也認識了很多同行朋友還有一群可愛的孩子。下周要回新民,突然又覺得有一點兒不舍了,但愿我遇到的每一個大人每一個孩子都健健康康、幸福快樂的。實習,就是在實踐中學習,在學校老老實實的上課下課,倒真沒這個社會大課堂學到的東西記憶深刻而實用。這樣性質的實習是最后一次,所以是彌足珍貴的。我是一個幸運兒,遇到像媽媽一樣的羅老師和園長,還有學姐,還有一起出來的十幾個小伙伴的陪伴,實習生涯才會多了幾分色彩。
周一,老師在忙著給孩子們整理主題活動及其作品的照片,我畫了一天的邊框裝飾畫,老師夸我畫的有創意,很有心。我覺得也很開心能把自己童真的簡筆畫停留在這些孩子的相冊里,伴隨孩子整個童年,以后長大了拿出來回憶的時候,那是多么有趣又可以回味的事情,而不是干巴巴的幾張照片,這也算是我給他們的祝福吧!是孩子們讓我找回童年的感覺。
周一,萌萌的皓皓小朋友來了,可是一來就哭個不停,不肯喝水也不肯吃早餐,我想可能是因為上星期五他請假了,過了一個周末就不想上幼兒園了。我蹲下來和他交流,想轉移他的注意力便拿他身上穿哆啦a夢圖案的褲子聊了起來,“哇,皓皓的褲子上有個哆啦a夢額,我最喜歡哆啦a夢了,你也喜歡哆啦a夢嗎?”他點點頭說“這是奶奶買的”,“你是不是有很多哆啦a夢的玩具吖?”他又點點頭。“皓皓一直都很能干的,上幼兒園都不哭的,今天也要勇敢一點喔!”我摸摸他的頭,“老師告訴你一個秘密,你就不揉眼睛,不哭了,好嗎?”終于止住了眼淚。我說:“老師想看到皓皓表現很棒的樣子,而不是哭鼻子哦!下周老師就要走啦,你以后會想我嗎?”,他點點頭說“會”。孩子就是這么好哄,我又被感動了。
每次做早操時都看到萱萱一個人,不管老師們怎么勸她,總是站在那里不動,但是在周五那天早上她卻在玩器械的時候玩得特別開心。我想很有可能是因為每次的操和音樂都是一樣的,她已經習慣化,沒有了新鮮感,失去了原有的運動興趣。周五那天老師帶領孩子玩了一種器械新玩法,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所以也同樣激發了萱萱想玩的興趣。這也就驗證了認知學說上的習慣化和去習慣化理論。孩子的注意很大程度上會受到事物刺激的影響,新穎、形象生動、趣味性強的事物往往容易引起孩子的關注。
我現在真心體會到了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成人的耐心等待。童偉翔小朋友在幼兒園早餐時間經常不肯吃早餐,還一天都精神飽滿。周二那天他還是一如既往不肯吃早餐,但是我一直在夸他,后來吃了一口。他跑到美工區的凳子上坐著,對著他們涂鴉的房子出奇。我便問他:這些是誰畫的吖?他很自豪地說“是我們畫的”,我表揚他說:“你們好能干吖!那你吃早餐要是能干一點就更好了。”他呵呵的笑了。我喂了他,也愿意吃下了。“這上面畫的是什么?大房子”“房子涂的都是哪些顏色?”他開始數顏色,在聊天中他把早餐吃完了。該小朋友每天都是奶奶接送,可能也是由于奶奶有些太過寵愛,他性格好動,吃飯時東張西望就忘了吃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周二下午去了小c班協助,發現該班級孩子常規建立的特別好,聽說是從托班就是一個主班老師帶的。孩子們都是自己擦屁屁,自己穿衣服蓋被子,連加飯時也都排著隊的,吃飯比較安靜,玩玩具后會將玩具自己收拾好。真想不到小班的孩子會如此自覺,堪比大班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