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工作
5.教案要及時制定,并略有超前(一般應超前一周左右),要講究實效,并妥善保存。
(三)教學實施
1.教學準備恰當,運用教具操作規范、熟練,教學具數量充足有層次,能讓幼兒在親身感知、體驗中快樂學習。
2.教學環節疏密得當,合理緊湊,主次分明,重難點突出。
3.教學方法靈活,教學手段多樣化,在合理利用傳統教學媒體(如圖片、立體教具、錄音機等)組織教學同時,提倡有條件的幼兒園適時適量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4.教師提問要適時有效,有助于幼兒的積極思維,提問覆蓋率不低于30%。
5.幼兒主體突出,師生互動有效,能及時了解幼兒的需要并給予適時的支持和幫助,努力調動全體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幼兒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
6.根據幼兒反饋,及時捕捉突發性的教學問題,靈活調整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法。
7.師幼關系融洽,不訓斥、體罰和變相體罰幼兒。
8.用普通話進行教學,語言表達正確生動,簡明易懂,富有童趣,無教學忌語。教態自然、大方、親切,情緒飽滿、熱情。
9.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掌握好集體活動時間,活動中不接聽電話,不干私事,不擅自離開崗位。隨時注意引導幼兒遵守活動常規,隨時關心幼兒的用眼衛生和坐、站、寫畫的姿勢。
(四)教學評價
1. 堅持以“幼兒發展”作為教學評價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學后及時進行自我反思,對目標定位是否合理,幼兒參與興趣是否濃厚、教具準備是否恰當、師生互動是否有效、重難點是否突出等進行反思。
2.以《幼兒成長檔案》為抓手開展幼兒發展評價工作。以日常的觀察為主要方式,綜合采用觀察、談話、作品分析、軼事記錄等多種方法,盡可能仔細收集每個幼兒的美術作品、操作卡、調查問卷和記錄、照片,幼兒的童稚趣語、自我評價等,以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每學期對幼兒進行一次多元智能發展觀測評估。
3.幼兒發展評價要以縱向評價為主,應自然地伴隨整個教育過程,在真實的生活和學習情境中動態進行。要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避免用整齊劃一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幼兒,注重保護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幼兒面前慎用橫向比較。
4.客觀準確地分析評價結果,通過各種適當的方式及時向家長反饋。禁止不做任何解釋或說明,簡單地公布評價結果或對幼兒進行排隊。
5.根據評價結果分析、生成新的教育內容,調整教育目標,改進教育方法,從而促使幼兒更好地發展。
二○○九年十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