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總結】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對于下午的游戲活動中,就主要是以游戲為主了。在這之中,教師提前貯備好活動中需要使用的材料,然后將幼兒帶至規定的場地之中,在進行相應的游戲。當然游戲也有它的游戲規則,孩子們必須嚴格地遵守,會正確地使用玩具,愛護玩具,針對一些能力較強的孩子也可以幫助教師一同收放玩具。如果在游戲中遇到困難,那就應該合作,互相幫助,開動自己的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著手解決。雖說只是一個小小的游戲,但是在游戲中也是能很好地看出班級的常規的。
二、如何建立與執行幼兒園的一日常規
(一)創設一種寬松自由的精神環境氛圍
1、為幼兒創設一種寬松、民主、自由的精神環境,能夠促進幼兒主動遵守各種規則的一種有效手段。如果在班級中,孩子們吵吵鬧鬧的,你一言我一語,大家就會起哄,整個教室就是一片混亂,緊接著,如果人一直呆在這么一個環境中,那么就是變得非常地煩躁。但是相反,如果,孩子們能安安靜靜地休息一下,那么之后就會覺得神清氣爽,接下來玩游戲也會更加地開心。其實這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環境在無形中改變著人的言行舉止。教師在幼兒在園的一日中就要為孩子創設有利于他們有良好行為表現的環境,讓孩子情緒平穩、思維有條理、行為有序,讓孩子始終保持有序的活動狀態。
2、良好的師幼關系是常規培養的基礎。孩子們喜歡你,他就愿意和你一起玩,就愿意聽你的話,接受老師提出的建議。但是如何與有建立相互信任的朋友關系呢?
(1)、多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激發孩子喜愛老師的情感,建立親密的師幼關系。親密的師幼關系的建立,會使孩子體驗到集體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
(2)、建立民主、尊重、信任的師幼關系。常規建立的過程是幼兒與教師共同參與合作的過程。在常規的培養教師要充分表現對孩子的信任,要相信孩子能自覺遵守規則,讓孩子感受老師對自己的信任,并請幼兒參與常規的制定。
(3)、堅持正面教育,多鼓勵、肯定幼兒。愛與尊重的心理環境有利于幼兒主動學習,多用鼓勵表揚的方法進行正面引導,幼兒更易接受規則。
(二)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
1、教師間的合作
一個班級中有三位老師,首先教師的常規要求要明確、統一。教師之間密切配合、要求一致、持之以恒是做好常規工作的基礎。對幼兒提出的要求不能時有時無,老師高興了,就讓幼兒松懈了,老師生氣了,就嚴加管教。不能開學初,大張其鼓的抓常規,培養幼兒的習慣,到了學期中、學期末就不管了,使得幼兒的常規不穩定,時好時壞,如果這樣的話,當你想提要求讓幼兒遵守時,幼兒卻不聽了。一日常規的培養,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整個集體努力的過程。建立良好的一日活動常規,班級教師的緊密合作也是重要的一個基礎部分。
2、家園合作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長與幼兒天然的聯系使家長具有別人難以替代的優勢,一旦家長與教師為著一個共同的目的攜起手來,教育效果將倍增。具在幼兒園形成的良好習慣,往往回到家里就是兩個樣。如穿脫衣服、整理床鋪等自我服務的內容在幼兒園會主動去做,回到家里卻被成人取而代之。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家庭與幼兒園形成教育合力是培養幼兒一日常規的關鍵,有了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常規培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