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師德素質 展名園風采
經五路幼兒園是一處有58年辦園歷史的幼兒園,是一處省、市兩級實驗幼兒園,xx年5月被評為濟南市十佳幼兒園,xx年2月被評為山東省十佳幼兒園(文件公布時間)。多年來幼兒園在市中區教育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始終把師德教風建設工作放在首位,以此達到“強教師師德素質、樹立幼兒園優質品牌形象”的目標。各項保教工作成績突出,深受幼兒的歡迎及家長的好評,提高了社會知名度,吸引了非常豐富的生源。同時也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認可,榮獲“山東省巾幗文明示范崗”“濟南市托幼工作先進單位、濟南市青年文明號先進集體、濟南市巾幗文明示范崗、濟南市女職工先進集體”;“市中區行風示范窗口、教書育人、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等。幼兒園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地加強師德教風建設,以教師師德水平的提高,促辦園水平的提高,促優質教育品牌形象的樹立。一、加強學習,提高教師師德修養
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又是倫理、道德的傳授人,擔負著培養、教育下一代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教師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可能自發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教師只有在教育實踐中,通過努力學習,認識到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了解到社會主義教師道德的內容和意義,并通過自身的修養,將認識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斷外化為自己的道德行為和習慣,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由此,幼兒園黨支部堅持組織教師政治學習,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一書、濟南市教育局下發的《關于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若干規定》、師德建設“十不準”要求等。從教職工思想實際出發組織學習了“建立成功的信念;名人名言;先管住自己,才能管理別人;處事讓一步為高;掙扎時別忘自己鼓勵;最好的活法等材料。組織觀看了全國優秀教師師表風范錄像。集體學習是教師提高職業道德修養的前提,這樣做還很不夠,還需要教師結合自身實際,各需所取的進行個別學習。我園通過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組織教職工學習、收看錄像等活動,開闊了教職工思路,促其提高了職業道德的理論修養。
二、完善規范,工作實踐落實
踏著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步伐,根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職業道德水平要求的提高,幼兒園積極想辦法努力做好結合的文章。將上級部門的規定、要求與幼兒園工作實際密切結合,不斷補充完善“幼兒園教師師德規范及禁止言行”,具體體現在對幼兒的“行為培養、教育活動、生活活動、個別教育、家長工作、自身修養”6個方面,40條規范,每一條規范包括“具體工作、應該做到、禁止言行”等內容。
規范形成后,教師按照師德規范的要求,不斷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這是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根本方法。教育實踐是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目的和歸宿。教師道德修養的目的,在于形成良好師德素質,提高教育實踐能力。教師不僅要通過理論學習來分清是非善惡,更重要的是要身體力行,把正確認識用于指導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品行。就像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的:道德不是記熟幾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實行。工作中老師們在不斷探索提高保教工作質量的有效辦法,進行教育科研,提高學歷進修,完成計算機培訓任務,進一步提高駕馭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努力為實現教育現代化獻計獻策、獻力。幼兒園的各項工作,無論是好做、難做,老師們都能積極想辦法克服困難去完成。尤其幼兒園是一個女職工集中的集體,要做到愛崗敬業、師德優良、工作出色,首先就要具備良好的家庭美德,處理好家庭關系,儲備一個強有力的家庭支持后盾。如敖穎老師孩子出生41天,自己下決心,做通家人的工作,舍下孩子到外地參加山東省教學能手比賽,連續3天,最終取得了勝利。為全體教師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她既是老師師德學習的典范,又是老師業務上提高的目標。再如幼兒園的教育對象是3—6歲的孩子,3歲孩子剛入園時自理能力較弱,拉尿褲子的事時有發生,每遇此事老師們都會幫孩子擦洗干凈換上備用衣褲,把臟褲子洗干凈;幼兒園為給家長工作提供方便,一年四季有老師早晚值班,值班教師早上7:00到崗,下午等每一個幼兒都被家長安全的接走才能離崗。以上實例說起來微不足道,做一次、做一天并不難,但要持之以恒地做好,就需要老師們具備優良的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