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環保活動: 臟水變清
大班環保活動: 臟水變清一、教學目標: 關注目標: 實地考察被污染的河流、尋找污染源。
知識目標:使幼兒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現狀和原因及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
技能目標:通過看錄像和實驗, 了解臟水變清的簡單方法。
態度目標:培養幼兒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參與目標: 養成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 和成人一起積極參
與保護水資源的活動。
二、教學方法: 考察、實驗、調查、操作、看錄像、討論、快速聯想。
三、教學準備:
資料準備: 水污染和清水對比及污水處理廠的錄相。
材料準備: 1、1.25升的可樂瓶剪成2段, 棉花、河水、砑
石、樹葉。
2、層級污水過濾器。
組織準備: 按幼兒意愿分組, 每組3-5人。 活動一: 實地考察
1、考察目標: 通過考察被污染的熊耳河, 尋找污染源, 了解附近居民的生活情況, 使幼兒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現狀, 來源及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2、考察過程: 教師要充分注意, 做好對幼兒的引導, 鼓勵支持和解釋工作。
(1)出發前交待問題。教師說:“今天我們去熊耳河看一看, 那里的河水和我們平時用的水有什么不一樣。請小朋友看看熊耳河的河水怎么樣?”
(2)考察熊耳河污染嚴重的一段。到達目的地后, 教師指導幼兒考察河水特征及污染源。
a.考察河水特征
教師問:“請小朋友看一看, 這里河水和我們平時用的水有什么不同?”(這里河水又黑、又臟、又臭, 河里有許多臟東西, 上面還漂著白色的泡沫, 我們平 時用的水清澈透明)。
b.尋找污染源
教師問:“那些白色泡沫是從哪里來的呢?”帶領幼兒尋找, 看見河附近有一個大洞口, 只見汨汨黑水夾著白色泡沫, 不斷地從里面流出來, 流入熊耳河, 還不時發出一陣陣臭味。告訴幼兒這是工廠里排出的廢水, 有的居民往河里扔垃圾, 還倒一些洗菜水或洗衣水, 所以河水變的又臟又臭。
(3)走訪熊耳河附近居民
a.采訪一位老住戶, 教師問:河水被污染前是什么樣子?(河水清澈見底, 里面游著許多小魚, 沿河兩岸是人們游玩的好地方,到了夏天的時候, 有許多人在樹下乘涼, 還有人下河游泳。)現在變臟后對生活有什么影響?(河水變臟以后, 我們天天都聞到臭味, 有時出門都得用手捂住鼻子, 靠近河邊的住戶都不敢開窗, 夏天蒼蠅、蚊子亂飛, 原來種在河邊的大樹, 都慢慢枯死了。)
b.教師小結:人們吃了受污染的水, 容易生病, 動植物汲收污染的水, 會影響生長,甚至會危及生命, 而飲用干凈的水, 則有利于動植的生長。
背景資料(水的主要污染及危害)
1、未經處理的城市生活污水, 與都市垃圾, 它的危害是導致水中缺氧, 致使需要氧氣的微生物死亡(需氧微生物能夠分解有機質, 它維持河水的自我凈化能力), 河水就會發黑、發臭、毒素積累, 傷害人畜。
2、化工、造紙、干洗、化學洗劑危害, 它們進入江河湖泊會毒害水生物, 引起魚類和其它水生物死亡, 嚴重破壞河流的生態系統。一些有機化學藥品會積累在水生物體內, 致使人食用中毒。如果被污染的水難以凈化, 人類的飲水安全和健康將會受到危害。 活動二:臟水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