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游戲童謠《蚊子叮》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蘇州方言念童謠,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2、愿意和老師、同伴一起游戲,享受游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童謠《蚊子叮》
2、蚊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1、師:圖片上的是誰呀?它在干嗎?
2、師:如果有蚊子叮你,你會發出什么聲音?(讓幼兒學說阿亦劃)
3、師:你討厭蚊子嗎?為什么?
4、師:喔!原來小朋友們都不喜歡蚊子,以為它會叮我們還會吸我們的血,可是今天蚊子寶寶給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童謠,想聽嗎?
(評析:直接出示蚊子的圖片,讓幼兒直觀的了解到今天的活動與蚊子有關,他們都知道蚊子是大壞蛋,對于蚊子帶來的童謠產生了好奇心。)
二、欣賞童謠、學念童謠
1、教師用方言念童謠
師:老師念的這個童謠,你們覺得和平時念的兒歌有什么不同?(方言,蘇州話)
(評析:讓幼兒感受到了這首童謠很平時兒歌的不同,讓他們感受到了童謠的詼諧生趣,同時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師:這首童謠的名字叫什么?
師:這首童謠好聽嗎?你們想學嗎?
2、教師再念一遍童謠,加深幼兒印象
3、師幼齊念童謠
三、游戲“蚊子叮”
1、師:我們怎么用我們的小手來做蚊子叮的動作?
(評析:此環節可以讓幼兒們發揮想象,大膽地來展示。)
2、師:誰愿意來和老師玩蚊子叮的游戲?(教師請一位幼兒一起來示范玩游戲,游戲者邊念兒歌,邊做捏東西狀的手疊放至另一人的手背上,依次疊高,直到無法夠著為止。)
(評析:通過師幼共同示范游戲,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3、師:現在請你們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來玩這個游戲吧!(兩個幼兒一起玩)
4、師:我們可以在多些人一起玩這個游戲嗎?(教師讓一桌上的幼兒一起玩)
(評析:這個環節讓幼兒們感受到了集體游戲的快樂。)
附童謠: 《蚊子叮》
阿亦劃,啥物事?
蚊子叮,爬上來。
沒有梯,借撥你。
謝謝你,勿眼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