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智慧創新游戲活動設計--橋的故事
幼兒智慧創新游戲活動設計
——橋的故事
山東省壽光市營里鎮中心幼兒園 吳洪英 郝玉麗
活動目標:
1、增進幼兒對勞動人民的情感。
2、發展幼兒觀察力,提高幼兒美的情趣。
3、知道造橋的材料多種多樣,鼓勵幼兒自己也來動手“造”橋。
活動準備:
1、請家長配合收集有橋的照片、報紙、廣告畫、掛歷等。
2、紙、彩筆、橡皮泥、紙盒等廢舊物品。
3、各種橋梁的圖片一幅。有關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說說橋
1、啟發幼兒說一說橋是怎么來的?
地上有條小水溝,小朋友有急事要過去,怎么辦?引導幼兒說出多種解決的方法,引向主題“橋”。
2、介紹橋的來歷:(出示圖片)
傳說最早的橋就是有一個人被河水擋住了去路,他將路旁一棵倒下的樹搭在河上,這就是獨木橋。后來人們伐木造橋,再后來人們又發現了可以用許多材料來造橋。
3、啟發幼兒說一說除了木頭還有哪些材料可以造橋?(水泥、石頭、鐵、竹子、鐵索等等)
二、千姿百態的橋
1、請幼兒說出從電視上看見過或見過、走過什么樣的橋?人們為什么要造橋?橋有什么用途?
2、參觀橋展 請小朋友輪流做解說員,用簡短的語言作介紹。觀察后鼓勵幼兒說一說橋的用途。
3、鼓勵幼兒說出各種橋的用途。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情況進行小結:橋架在河面上把兩岸接通,人們不用坐船就能從橋上直接通過,能很快地從江河上的這一邊走到對岸去。
4、用處不同的橋。南京長江大橋,橋下通輪船,一層走火車,二層走汽車和人。為了保障交通暢通無阻,建立了人性天橋和立交橋。向幼兒介紹一座可以“開門”的橋。開闊幼兒視野,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配以圖片演示)
有一艘輪船開來,大橋的高度擋住了輪船,怎么辦呢?(橋從當中朝兩邊打開了,大輪船就開過去了。)
5、特別的橋 你知道中國哪一個城市橋最多?(蘇州,有300多座橋)。你知道世界上最長的橋在哪里?(美國,步行要7—8小時)。你知道最小的橋是多長?(就和大班小朋友的高度差不多,在蘇州)。
三、給幼兒講茅以升爺爺的故事,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四、小小設計師
1、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橋梁,激發幼兒創作欲望。例如:有的橋呈拱形,就像一條白玉做的帶子,有的像長廊,有的像一個大豎琴,還有的像美麗的彩虹。
2、采用談話方式,再次引導幼兒說出自己見過那些橋梁,它們是什么樣的造型?
3、以游戲的形式進行“小小工程師”活動,啟發幼兒在觀賞的基礎上,根據老師提供的材料大膽設計出自己想象的橋梁,鼓勵幼兒大膽創新,自由想象。
4、作品展評,教師可啟發全體幼兒評出“最佳工程師”,并給予適當的獎勵,并表揚全體參加設計的幼兒。
活動延伸:豐富區角活動材料,鞏固對橋梁的認識。
語言區:搜集有關橋梁的書籍,供幼兒觀察。
結構區:用各種積木、插塑等桌面玩具拼插橋梁。
操作區:用橡皮泥制作橋梁;也可以用材料粘貼、畫等。
體育區:用跳繩作橋梁,幼兒玩鉆橋洞的游戲。
附:
1、茅以升爺爺的故事
茅爺爺是江蘇南京熱。每到端午節,都要舉行龍船比賽。在他十一歲那年的端午節龍船比賽時出事了,看龍船的人太多,橋又不結實,把文德橋擠塌了!掉下去了很多人,茅爺爺聽了以后難過地掉下了眼淚,他想我要是會造橋,一定要造一座結結實實的大橋。他媽媽也鼓勵他向古代石匠李春學習,不但要造橋,還要造鋼鐵橋,做個有出息的孩子。茅爺爺記住了媽媽的話,并寫下“立志造橋”四個字來鼓勵自己。從此茅爺爺認真學習,長大后為大家造了許多橋。
2、橋的外形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