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總結: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游戲是幼兒喜愛的一種活動形式,也是幼兒與幼兒之間互動的主要活動形式。我國著名學前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說:“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在游戲中,幼兒可以模仿各類人物、動物及各種事件,使好奇心得到滿足;興趣得到發展;身心愉快,然而,由于受自身認識能力,生活經驗等方面的局限,幼兒自發的游戲往往是簡單的、盲目的,只有在教師及成人的正確引導下,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促進其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一、利用游戲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觀察力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或現象的基本能力,觀察力是智力的基礎。在兒童智力、心理發展中具有重大意義,是開發幼兒智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前蘇聯生理學家謝切諾夫曾說過:“學前兒童就是通過各種感覺來熟悉和認識周圍環境。”達爾文也說過:“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覺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并對其進行精細觀察能力上,我可能在眾人之上。” 良好的觀察力是在生活實踐中經過有計劃的系統訓練而獲得的。如,《神探亨特》的觀察力游戲,20種小東西鈕扣、橡皮、蠟筆等),10個小朋友個人分別比賽。教師把20種小東西放在桌子上,然后把站在門外等待的小朋友叫進屋里,并對大家說:“請仔細看看桌上有什么東西,把它們記在腦子里。”小朋友看了一分鐘以后,老師讓大家蒙住眼睛,這時,老師把桌上的東西偷拿掉一個,藏在口袋里,然后說:“睜開眼睛吧。”于是,小朋友放下雙手,睜開眼睛仔細看桌子上什么東西沒有了。猜對的人,即可得到這樣東西作為獎品。然后,大家再把眼睛蒙起來,游戲繼續進行。直到桌上的東西剩下三個時,游戲就可以結束了,得到獎品最多的人,就是觀察力最好的人。觀察力強的幼兒就能獲得豐富的素材,獲得真實的感覺和認識,又如我在組織幼兒玩“搶椅子”的游戲時,提醒幼兒觀察:為什么總有一個小朋友沒有搶到椅子呢?幼兒通過觀察及點數椅子與人數從中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原來小朋友的人數總是比椅子多一個。在帶幼兒去學校的小花園做游戲時,讓幼兒比一比小花園里那棵樹最高、哪棵樹最矮等。這樣的游戲活動中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
二、利用游戲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進步,并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因此,我們在指導幼兒進行游戲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從而把孩子培養成富有想象,富有創造的人。培養幼兒的想象力有多種方式,如玩“娃娃家”的游戲時,可讓孩子想像我們菠蘿班就是娃娃的家。讓孩子自己模仿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來照顧家里的娃娃,如給娃娃吃飯、穿衣服等。在游戲中提高幼兒的想像力。 給幼兒講故事可以把他們領入一個新奇世界。鼓勵孩子對這些故事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想想故事中的主人公能用什么辦法來擺脫困境。等到你的孩子已經熟悉了許多故事之后,你就應該試著和他一起來編你們自己的故事了。和孩子一起聽收音機或錄音帶的兒童故事,告訴他應該一邊聽,一邊在腦子里想象故事中的情景。讓幼兒自己來創編故事的活動很中,我給了幼兒一些有結構的、開放性的材料,要求他們每人編一個故事。在請幼兒講述故事時,我發現每個幼兒編造故事的復雜程度與所給材料的類型沒有多少關系,而與兒童自身的想像力有關。因此可以這樣認為:想像力低的幼兒創造性也低,思維缺少靈活性。叢小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將會使他受益終生,因為豐富的想象力能幫助孩子從書本、音樂以及其他所有的藝術中獲得更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