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總結: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三、利用游戲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時時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呼吁要“解放兒童的創造力”。他認為,“小孩子多少都有其創造的能力”,“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必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在自由游戲中,孩子雙手的靈巧性受到鍛煉,因四肢運動與大腦思維之間的生理聯系,而促使孩子大腦最富創造性的區域得到開發。富有創造力的孩子凡事都喜歡問個為什么,喜歡評論事物,喜歡嘗試,思考變化多,反應迅速,不受已知信息的限制等。如我在上音樂游戲生活動作模仿這一課時,引導幼兒自己創作模仿生活中的動作,有的小朋友創作了模仿吃蘋果的動作,有的模仿了洗澡的動作、有的模仿了媽媽洗衣服的動作。我給了幼兒自己創作的平臺,為孩子創設了一種寬松,自由民主的氣氛,使他們能夠大膽想象,自由思索模仿,并以極大的熱情去嘗試自己的新思路,新模式,使幼兒的創造力得以很好的發展。創造意識是一種獨特的心理過程,是個人產生一些新穎、奇特的看法,或者制作出一些全新產品的思維過程。孩子在自己的自由天地中常常有創造性的表現,創造也會給他們帶來快樂,使精神、心理獲得極大的滿足和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有助于兒童對環境、社會適應能力的建立。而這種適應能力又有助于他們的創造力在日后的實際工作中得到進一步的發揮。
四、利用游戲培養和提高幼兒的社交能力
作為幼兒教師,你會發現班上尤其是小班,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向,性情比較孤僻,見到陌生面孔的人就顯得很靦腆,很難跟不熟悉的小朋友相處和玩耍。游戲是幼兒通向真實世界的橋梁,老師可以通過表演游戲和角色游戲來改變幼兒的這種狀態。例如:讓小班的幼兒表演《我愛我家》,剛開始表演時,可邀請全班幼兒一起上臺來表演,只要求他們大膽地表現出小動物走路的動作及之間的對話,然后趁機對那些靦腆的幼兒進行鼓勵表揚,增強自信心,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參加到表演中去。中大班的幼兒通過玩“水天堂茶館”、“百潤發”、“長發西餅店”等游戲,讓幼兒共同制定游戲規則,互相影響,互相監督,這樣,不但加強了幼兒與同伴之間的交往,還有利于克服不良傾向,培養合作精神。對個別幼兒、老師可以有針對性地給予引導,從而也有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例如大家都想當司機,只有一個人能先當。如果不肯輪流也可以通過摔了殼游戲讓贏的先當,輸的后當。許多人都想當可以排隊解決。或者小朋友有更好的辦法,就不要固執已見非讓別人服從自己。要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辦,學會抑制。有時自己覺得有理認為別人是錯的,要聽從老師或家長意見,學習別人的優點,使自己多長一些見識。
五、通過操作材料,使幼兒達到手腦并用,全面發展
操作材料是指為幼兒提供操作游戲的材料,讓幼兒在游戲中操作,操作中學習,達到手腦并用,全面發展的效果。與其他游戲相比,更加突出了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它通過調動幼兒所有的感官,運用肌體動作直接作用,也可以創造性地改變游戲材料,從而使幼兒獲得新的發現,滿足自己的愿望。在這種動態中,幼兒能夠多渠道地接受信息,形成完整的活動經驗。但是,老師要注意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分配游戲材料,對于小班的孩子教師提供的操作材料是幼兒感興趣的,容易操作的。如:在分餅干這一活動中,為幼兒提供顏色、形狀、大小不同的餅干。讓幼兒自己給餅干進行分類,有的幼兒按照餅干的顏色把餅干分成了紅、黃、咖啡色三類;有的幼兒按照餅干的形狀把餅干分成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類;有的幼兒把餅干按照餅干的大小把餅干分成了兩類。接著讓幼兒動手來夾心餅干,最后嘗一嘗餅干的味道。孩子們個個身心投入,在做夾心餅干時,幼兒不僅要思考餅干的形狀還要考慮餅干的大小和顏色的搭配。在品嘗餅干的過程中幼兒異常的興奮,有的說我的是奶油味道的、有的說我的是巧克力味道的、有的說我的是橘子味道的。在這過程中幼兒深深的被豐富的活動材料所吸引,孩子們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對大班的孩子,應側重于游戲的操作難度及復雜性。如在欣賞了各種郵票,了解郵局之后:在班中開設了郵局,讓幼兒自己去來設計郵票、信封,讓顧客來買自己喜愛的郵票和信封,按照幼兒的編碼進行送信。在這樣活動的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操作材料留有很大的想象余地,讓幼兒通過積極思考,展開想象,反復嘗試或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取成功,訓練幼兒良好的思維方式和創造意識,從而鍛煉幼兒的意志和品質,培養進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