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教案(通用2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教案 篇1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6-9的相鄰數
重點領域:科學、社會
活動形式:分組
預設目標:
1、通過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找出6—9的相鄰數。
2、學習與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戲的方法。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遷移能力和逆向思維。
活動準備:1—10數字一套;錄音帶、錄音機;幼兒學具:1—10的紙牌。
活動預設:
1、游戲《拍手問答》復習5以內的相鄰數。教師邊拍手邊問,幼兒邊拍手邊回答。如教師問:小朋友,我問你,3的朋友是幾和幾?幼兒回答:老師,告訴你,3的朋友是2和4。(可請個別或集體回答)
2、游戲《認鄰居》:請若干幼兒自選樓房居住,并認識自己的鄰居。學習6的相鄰數。知道其與前后數的關系。
3、游戲:紙牌樂,兩個幼兒為一組。游戲開始,把1—10的紙牌放在桌面上,兩個幼兒猜“剪刀石頭布”,贏幼兒先取一張紙牌,輸的幼兒找出它的相鄰數。游戲再次進行,教師巡回指導。
4、小結,檢查幼兒的學習情況。《摸一摸,說一說》教師隨意抽取一個數字,比比誰能快速說出它的相鄰數。
5、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兒胸前佩戴數字卡1—10,圍成圓圈。
(1)請個別幼兒輪流游戲:我是7,誰是我的好朋友,請快快站出來。
(2)音樂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兒聽音樂找自己的好朋友。如:6先找5,再找7,然后站成一排。
6、小結,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教案 篇2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玩具小超市
設計意圖:
我班本月的主題是“我要上小學了”,在數學活動中,小朋友們對錢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對買賣物品非常感興趣,在科學活動中,對小學學習用品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并對小學的生活十分向往,于是我兩個內容整合起來設計了這節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購物復習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進行統計列出算式。
2、通過討論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備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會用到的。
3、能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用幼兒和老師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文具小超市”。
2、幼兒每人一份錢(錢的數目15元、16元、17元不等)
3、每人一個框、一張統計表、鉛筆、橡皮,有關“文具”的文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超市買文具
1、教師:“再過不久,我們小朋友即將讀小學一年級,上學時需要文具,今天,鄧老師就請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買你們需要的文具。”
2、小朋友填寫文具購物統計表(姓名和日期),每人拿一個框,數數你一共有多少錢?然后用框里的錢去買文具。
3、幼兒根據各自不同的數目的錢購買文具,并進行記錄,用算式列出所購買文具的情況。
4、請個別幼兒說說算式的意思。
二、討論:哪些文具是一年級所必須準備的?
1、小朋友把買來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
2、小朋友之間相互討論,并能做出適當調整。鼓勵幼兒把重復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認為是必須的的文具。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總結,培養幼兒收藏玩具或物品的良好習慣。
2、活動結束:被排除的這些文具,在我們今后的學習中還是會用到,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文具嗎?讓我們到教室外面找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