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花的教案(精選7篇)
幼兒園花的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俗話說的好“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給人以美的感受,給人活力和朝氣。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教師”,對于我們小班幼兒而言,“花兒開了”這一主題的教育,走進大自然去感知、觸摸春天,與春天互動,而在春天里,孩子最先感知到的就是花兒開了,于是我想到了設計這個活動。針對孩子以前已經有手指點花的經驗,我這次略增加了難度,讓幼兒用螺旋形的方式把花朵表現出來。而學習螺旋形也是這個活動的一個難點,針對這個難點,我首先設計了一個讓孩子們通過視頻看“什么是螺旋形”引入,然后學習空手畫再過度到孩子到紙上去把花畫出來。而最后在展示幼兒作品的時候也改變了一下方式,讓幼兒把畫出來的花“移栽”到“公園”里去,改變了以往放在展覽板上或者作業袋中的'模式。
二、教學目標:
1、學用手指繞毛線的方法畫螺旋線和手指添畫花瓣來表現花朵。
2、在滴色游戲中學習觀察畫面變化,體驗作畫的樂趣。
3、感知春天來了,花兒都開了。
三、教學準備:
1、抹布,顏料,白紙若干;
2、裝顏色的眼藥水小瓶,紅黃藍顏料等;
3、投影儀器。
4、課件《圓圈花》、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四、教學重難點:
學習用手指繞毛線的方法畫螺旋線和手指添畫花瓣來表現花朵。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操作法、演示法、提問法等。
六、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歌曲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唱歌吧。太陽當頭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么背著小書包……”(此環節中運用學過的歌曲來引出本次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環節做鋪墊。)
師:“剛剛在歌里聽到了哪些朋友呢?”幼兒說到一樣,教師便出示課件圖片。
(二)基本部分
1、學習用手指畫花朵。
師:“今天有一位朋友來到我們班做客了,我們一起請他出來吧!币龑в變簩W說“,請出來!苯處煶鍪疽欢錄]有花骨朵的枝葉。
師:“今天這位朋友要去參加一次舞會,可是沒有漂亮的衣服,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她打扮一下,好嗎?”(此環節中運用故事的形式引出本次活動的中心部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通過讓他們自己想辦法,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
2、介紹顏色寶寶。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瓶子,看一看它是什么顏色的?那我們給它起一個名字叫“綠娃娃”。(此環節中教師用擬人的語言來介紹顏料,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3、玩滴色游戲。(此環節運用游戲的方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玩語言游戲的情節下,學習用手指來畫圈圈。)
師:“現在綠娃娃要出來玩啦。看!綠娃娃倒著拿,擠一擠,滴一次,擠一擠,又一次,一個胖乎乎的綠娃娃站在了紙上,再請我們的食指來幫忙啦,食指伸出來,來和綠娃做朋友,轉一圈、轉一圈,轉呀轉呀轉呀轉,花兒真漂亮。”
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示范作畫。鼓勵孩子學學它的動作,并大膽地說出來。
師:“找個空地方玩,我們一起來幫助花兒吧。”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說“擠一擠,滴一次,擠一擠,又一次……”
4、師幼一起玩滴色游戲,鼓勵幼兒邊操作邊講述;
5、手指點畫:畫花朵花瓣
師:“小朋友們,你們覺得我們剛剛畫的花漂亮嗎?有沒有什么辦法讓它變得更漂亮呢?”請幼兒自由想象回答。
師:“老師有一個辦法,看”教師示范畫花瓣。
師:“食指朋友再幫幫忙,點一點、按一按、花瓣朋友真漂亮!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幫這多漂亮的花取個好聽的名字吧!
師:“老師這里有個好聽的名字,送給它吧——圓圈花!
提示幼兒將紅顏色送回它的家里。
6、師換一種顏色示范,請幼兒拿出食指跟學畫圓圈花,邊畫邊說“繞呀繞,繞呀繞……”
7、幼兒畫花朵(此環節讓幼兒自由操作,鼓勵幼兒大膽的作畫,鍛煉幼兒的藝術表現能力。)
師巡回觀察,及時鼓勵或個別指導。
(三)結束部分
師幼共同欣賞作品。(此環節是本次活動最后一部分,把孩子們的作品放到畫有公園圖的展板上,去參加舞會,孩子們的情緒又得到了高漲,真正體現了《綱要》中“玩中學”“學中玩”的精神。)
師:“看,這是什么地方呀?”教師出示公園的展板,請幼兒將畫好的花朵貼在展板上。
師:“小朋友們真棒,花兒要謝謝你們啦。它要請你們去參加舞會啦,準備好了嗎?出發啦”教師放音樂,與幼兒一起跳舞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花的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本月我們在開展《春天來了》的主題活動,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變化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通過各種活動,孩子們了解了有關春天的一些自然常識。在實地觀察的過程中,幼兒尤其對花草樹木感興趣。選擇故事《開滿玫瑰花的院子》作為此時的教學內容是因為:符合季節特征以及本班幼兒當時的興趣和需求。本次活動的內容主要是以小胖熊種植玫瑰花展開話題,活動旨在通過故事感受朋友之間互相幫助后帶來的快樂,了解種植過程中的基本程序。根據中班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我將采用對話、圖片、游戲等教學方法組織活動,幫助幼兒在理解故事的過程中發展傾聽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共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出示春天的美景,引發對故事的興趣;第二環節,引導幼兒嘗試前后關聯地閱讀畫面理解故事;第三環節,完整閱讀故事。
【活動目標】
1、嘗試在有序觀察的基礎上,理解故事中從種花到開花的情節發展和變化。
2、關注玫瑰花的生長,感受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
3、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畫面導入——(出示春天的美景,引發對故事的興趣。)
孩子們現在是什么季節呀?春天到了,大家都會去做什么呢?
小結:春天到了,大家都要去郊游,還要換上美麗的春裝……,看看小動物們在忙著做什么呢?
二、閱讀故事畫面——(嘗試前后關聯地閱讀畫面理解故事。)
1、出示圖(一)
小熊在干什么?為什么要翻松泥土才能種花?
小結: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大家都開始忙著種菜,種莊稼,小熊也開始忙著種花。
2、出示圖
看,小熊現在在做什么?他是怎樣給花澆水的?(圖二)
過了一段時間,花園里怎么啦?(圖三)
小熊、小兔、小松鼠是怎么做的?
為什么要這么做?它們有沒有怕辛苦?
小結:原來,只有辛勤的付出,才會有收獲。
3、出示圖(四)
你們看,小熊的花園怎么啦?這花園看起來怎么樣?
小結:小熊在春天的時候松土、播下花種,每天都給小花澆水、還和好朋友一起給花苗捉蟲,它們辛勤的勞動使得小熊的小花園開滿了美麗的`玫瑰。
三、完整閱讀故事。
1、告訴幼兒故事名稱
2、完整閱讀故事。
小結:其實,春天是個萬物生長的季節,不僅是玫瑰花,其他許多的花草樹木也都會生長,會發生變化。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在空的時候到花園里去尋找春天!
附故事:
胖熊在院子里種玫瑰花,小松鼠和小兔說:“你去年種的花都死了,怎么還種?”胖熊說:“去年我忘了澆水和捉蟲,今年我一定能種好。”過了一些日子,小松鼠打來電話:“小胖熊,你院子里的花發芽了嗎?”胖熊想起,該為玫瑰花澆水了。
又過了一些日子,小兔子來問小胖熊:“玫瑰花該開花了吧?”胖熊和小兔走進院子里,她們看見玫瑰花長出了許多花骨朵,兩個好朋友幫著胖熊為玫瑰花澆水,施肥。
小胖熊給每位朋友寫了一封信,朋友們來到小胖熊的院子里,那里開滿了白的、黃的、紅的玫瑰花。連蜜蜂、蝴蝶也來做客。
胖熊用嘴香甜的蜂蜜茶和點心招待朋友們。朋友們高興的說:“好香。 迸中芨吲d的說:“謝謝大家,這是我們的友情花。”朋友們捧一盆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幼兒園花的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浸染的方法裝飾手帕,感受作品的美感。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和自信心。
3、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宣紙若干張,報紙墊在桌上。
2、PPT課件、廣告顏料,娃娃。
配套課件:
小班美術浸染畫課件《花手帕》PPT課件。
活動過程:
1、小班美術優質教案《花手帕》含PPT課件。
2、教師示范制作方法。
今天,老師教小朋友一樣新本領——裝飾手帕
小朋友們看現在老師手中拿了一張正方形的宣紙,(宣紙側翻)小眼睛看仔細嘍,小耳朵聽好了,現在老師要變魔術了:將宣紙對邊折成正方形。然后把折好的宣紙一角放到顏色盤中染一下,時間不能太久,再換一種顏色染。然后小心打開,平躺在報紙上。
(提醒幼兒染色要掌握好時間,宣紙浸染時間太久會浸爛,時間太短會染不上去。提醒幼兒宣紙浸染打開時一定要輕輕的,小心些)
3、幼兒操作,動手染畫。
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多種顏色去嘗試,體驗顏色滲透帶來的美感和特殊效果。
現在請小朋友來幫娃娃把白手帕變成美麗的花手帕,好嗎?老師相信小朋友們都很能干,把手帕變得很漂亮,對嗎?小朋友現在把小椅子輕輕搬到位子上,可以開始了,但小朋友們在選顏料的時候要小心點,別把顏料打翻了,選你喜歡的顏色來裝飾手帕。幼兒操作,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操作。(出示開心娃娃)
幼兒園花的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樂曲的旋律和結構,引導幼兒用下雨、澆花和小雨花共舞的情節動作分辯A、B、C段。
2、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雨點落下時的動作情態,小花喝水時快樂滿足的情感表小雨與花兒共舞的歡樂場面。
3、引導幼兒學會二人合作表演動作,根據情節及時調整自己的動作、身體姿勢的能力。
4、啟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并演唱。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學磁帶、錄音機
2、花環。
活動過程:
1、復習律動《摘蘋果》。
2、復習歌曲《小雨沙沙》。
3、請幼兒傾聽由樂曲改編的故事,感覺樂曲情感。與教師一同練習一下三拍子的節奏。
4、啟發幼兒創編動作。
(1)幼兒創編小雨點動作。
。2)幼兒創編花喝水的動作和。
。3)幼兒編花兒與小雨共舞的動作。
。4)完整練習。
5、教師表演舞蹈,引導幼兒到大自然中尋找秋天的景色。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運用了課件幫助幼兒區分兩段音樂的不同內容,表現小雨和小花的不同的動作。幼兒能用不同的動作創編小雨落下來的動作。但是在第二段的時候,小花喝水和長大的動作幼兒表現動作不明顯。特別在分角色表演時,孩子沒有分清兩段音樂的區別,看不出小雨和小花的`角色,動作混在一起,看不清楚。
小百科:雨是一種自然降水現象,是由大氣循環擾動產生的,是地球水循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幾乎所有的遠離河流的陸生植物補給淡水的惟一方法。從天上掉下雨滴,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地球表面水蒸發上升遇冷形成了雨。雨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資源。
幼兒園花的教案 篇5
◆游戲玩法建議
1、先通過兒歌配合音樂做動作。
(1)樂句,雙手叉腰,出左腳做點地動作兩次。
(2)樂句,雙手叉腰,雙腳做后踢步動作跳過花繩。樂句后半(2_2靼皇)的地方身體向后轉。
(3)樂句,繼續重復雙手叉腰,出左腳做點地動作兩次。
(4)樂句,雙手叉腰,雙腳做后踢步動作跳過花繩。樂句后半(111)的地方身體向后轉。最后樂句的小結尾幼兒自由擺造型。
2、在熟悉了動作的基礎上,進行完整的音游。
玩法:每四個幼兒為一組,每組的'花繩為一種顏色,當教師舉起與花繩相同顏色的牌子,那組幼兒就要跟著音樂做上述的動作。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活潑,節奏分明的音樂旋律,掌握樂曲中特有的節奏型。
2、通過游戲,理解和掌握跳花繩的動作要領,并且學會和同伴相互配合按音樂節奏進行音游活動。
3、會看本組顏色牌的示意聽音樂跳花繩,能在別組顏色牌出現時觀摩他人表演,體驗民間游戲的魅力和快樂。
【活動過程】
1、跟隨音樂節奏律動和老師互動打招呼,初步感受活潑,節奏分明的音樂旋律。
2、欣賞音樂,感受樂曲的旋律和樂曲中特有的節奏型。
3、初步感受“跳花繩”中跳的基本動作。
4、利用“小腳板玩游戲”演示腳進繩時和出繩時的基本動作。
5、幼兒利用“小腳游戲”理解和掌握“跳花繩”中跳的動作要領。
6、教師示范“跳花繩”的游戲。
7、出示一條大花繩,幼兒集體練習“跳花繩”的游戲。
8、幼兒分組玩“跳花繩”游戲,體驗和同伴相互配合音游活動的樂趣。
9、幼兒分組比賽“跳花繩”游戲,體驗民間音樂游戲的情趣。
10、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嘗試用新的方法進行“跳花繩”游戲。
幼兒園花的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搓、團、壓、拼、粘等泥塑技能進行平面泥塑,制作不同形態的花朵。
2、能大膽想象,把制作出的花朵組合,制成“花環”、“花籃”等。
3、在動手操作中建立自信心,大膽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橡皮泥每人一份、泥工板每人一個、泥工刀若干、紙盤每人一個。
活動重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在欣賞的基礎上,學習用搓、團、壓等方法制作不同形態的花朵。
2、難點:鍛煉幼兒良好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
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美麗的花”,感受橡皮泥花的不同特點。
師:3、8婦女節快到了,今天我們一起來逛逛花店,給媽媽選一束她喜歡的花,作為節日禮物,請你仔細看一看這里都有哪些花朵?
師:這些花哪些地方一樣?哪些地方不一樣?師:每朵花有哪幾部分組成?
小結:每朵花都由花瓣、花莖、葉子組成,但有的花莖是直的',有的葉子是尖的,有的葉子是圓的,大小也不一樣,花瓣數量也不同
2、教師和幼兒一同探索了解花朵的制作步驟和方法。
。1)教師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看后思考花朵的制作方法。
提問:這樣一朵美麗的花是怎么做成的呢?猜一猜我們可以怎么做?
。2)教師示范制作花朵。
小結:用團、搓、壓等方法把彩泥做成長條形。將不同形狀的橡皮泥組合在紙盤上,制作出不同造型。
3、播放音樂,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你喜歡什么樣的花朵呢?快來選擇橡皮泥制作屬于自己的花朵吧。
4、作品展示,分享交流。
引導幼兒相互介紹自己制作的花及制作方法。提問:哪朵花是你制作的?你是怎樣制作的?提問:你最喜歡哪朵花?為什么?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把自己制作的泥工花,送給媽媽,大膽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幼兒園花的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11-15的數字和數量。
2、正確點數11-15,并說出總數。
3、按照順序排列數字11-15。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
認識11-15難點:點數11-15。
活動準備:
11-15的數字卡、10朵紅色的紙花、5朵黃色的紙花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老師告訴幼兒美麗村開了很多美麗的花,引導幼兒想象。
二、基本部分。
。ㄒ唬┏鍪净ǘ。
1、然后出示10朵紅色的紙花,請幼兒數一數,一共開了多少朵。
2、在10朵花的旁邊,放一朵黃色的'花,請幼兒再數一數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朵,告訴幼兒10多花,再加1朵就是11朵花,出示11數字卡讓幼兒認讀。活動以此類推。
(二)請幼兒按順序排列11-15的數字卡。
(三)分別出示物品圖。
請幼兒數一數總數,然后找到正確的數字放在圖的旁邊。
。ㄋ模┱堄變簩5張圖按照從少到多的順序排列,并相應地排列數字卡。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在教室里找到相同的11、12、13、14、15個物品,如:11塊積木,12顆珠子、13片拼插玩具等,拿回來后大家一起數一數,看他拿的數量是否正確。
活動反思:
不管上什么課,老師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老師提問的方法和語言的表達都要適當精細,通過這細微之處,我也發現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由于教學經驗的缺乏,有時面對孩子們排序錯誤引導不是很好,老師的語言也怎么才能夠說的更精練。這也是我以后要多學習彌補的地方。今后只有通過不斷的磨練、不斷的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才能有更多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