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3篇)
健康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近視眼造成的原因及給生活帶來的不便。
2.懂得保護視力的基本常識和方法。
3.增強愛眼意識。
活動準備:
戴眼鏡的小貓圖片、眼鏡、保護眼睛的食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出示戴眼鏡的小貓圖片進行提問。
師:今天教室里來了一位客人,它是誰?小貓怎么了?小貓為什么要戴眼鏡?幼兒回答。
二、欣賞故事,引導幼兒了解造成近視眼的原因以及近視眼給生活帶來的不便。
師:老師這里有一個故事,故事里就告訴我們小貓為什么戴眼鏡?
1.完整欣賞故事。
提問:小貓的眼睛怎么了?小貓的眼睛為什么看不清?
2.討論:有這么多的行為會使眼睛生病,眼睛生病了給小花貓的生活帶來了那些不方便?
3.戴假眼鏡感受近視眼的不便之處。
師:小花貓的`眼睛生病了,給它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不便,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副眼鏡,請小朋友戴一戴感覺一下。
小結:戴眼鏡不但不方便而且還不漂亮
三、通過討論,引導幼兒懂得保護視力的基本常識和方法。
1.師提問:那你們覺得我們怎樣做可以保護我們的視力呢?幼兒進行討論。
2.請幼兒討論后自由回答,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做相應的動作糾正不良的坐姿。
小結:我們可以通過定期檢查視力;繪畫、書寫或看書時,保持正確的姿勢;不在過強或過弱的光線下看書、畫畫;不長時間用眼,用眼后最好向遠處看一會兒;不走著、躺著或在動蕩的車廂里看書;不用臟手揉眼睛這些方法來保護眼睛。
四、出示保護眼睛的食物以及保護眼睛方法的圖片,請幼兒選擇,引導幼兒知道對眼睛有好處的食物。
除了在行為方面可以保護我們的眼睛,在飲食方面也起到可以預防作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有哪些食物對我們的眼睛有好處。請你來找一找正確的用眼方法。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之后跟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探究討論保護視力的方法以及多吃保護眼睛的食物。
健康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早睡早起和午休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2.學習制定起居計劃,養成按時起居的好習慣。
3.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自制故事動畫《淘氣的小黃鶯》。
2.圖片兩幅,內容為:(1)一個長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女孩;(2)一個長得瘦弱矮小的男孩。
3.投影儀一臺,自制鐘表。
4.“我的作息時間表”上有姓名、睡覺時間和起床時間三欄。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動畫故事《淘氣的小黃鶯》,理解故事內涵。
師:小黃鶯的.歌唱得怎么樣?它為什么沒得到大獎?(引導幼兒明白小黃鶯沒得大獎是因為它遲到了。)
師:小黃鶯心里怎么樣?第二次小黃鶯參加比賽有沒有得到大獎?為什么?
二、幼兒對比觀察圖片,感受按時起居和不按時起居對身體健康的不同影響。
師出示圖片一):這個男孩長得怎么樣?為什么長得又矮又瘦?
師:(出示圖片二):這個小女孩長得怎么樣?為什么小女孩長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
師:你喜歡哪個小朋友?為什么?
師小結):按時起居的好習慣有利于身體健康。
三、討論入睡和起床的合適時間。
師:(出示自制鐘表):你們覺得晚上什么時間睡覺、早上什么時間起床合適呢?
師:(小結):晚上大約8點上床睡覺,早上大約7點起床,這樣比較合適。
四、幼兒學習制訂自己的起居時間表
師:以后你打算什么時間睡覺、什么時間起床呢?請在表格中的鐘表圖畫上指針表示時間。(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了解幼兒的制定情況。)
五、延伸活動
要求幼兒將制定好的作息時間表貼在床邊,請家長督促幼兒按作息時間表睡覺和起床,用笑臉圖譜和哭臉圖譜對幼兒能否按時睡覺和起床進行評價,鼓勵幼兒做按時起居的好孩子。
活動反思:
開展這一活動以來,我班孩子遲到現象逐漸減少,幼兒游戲時也非常活潑,專注。部分家長和我進行了溝通,說孩子基本能按作息時間表進行起居和休息,同時,家長們表示深受教育,自己平時不太注重培養孩子早睡早起的習慣,要好好的反省自己。其實,幼兒園的工作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只有引起家長的重視,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才能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健康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增強幼兒的集體榮譽感,培養幼兒愉快的情緒及遵守游戲規則的習慣。
2、進一步練習雙腳在有間隔的物體上移動踏板交替往前走。
3、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長30厘米、寬20厘米的地墊,每人2塊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有一天下雨了,地上可濕了,明明的媽媽剛給他買了新鞋,他怕新鞋弄濕了弄臟了,就哭著嚷著不去上幼兒園了。明明的媽媽很著急,哪個小朋友能幫明明的媽媽想個好辦法讓明明高高興興地去上幼兒園?
二、幼兒討論
三、試一試
每名幼兒手持兩塊地墊,先放一塊地墊在地上,同時兩腳站在地墊上,接著在把第二塊地墊放在第一塊地墊的前面,雙腳踏上第二塊地墊,然后轉身把后面的地墊放前面,連續換地墊前進。直到過完濕地。
四、游戲比賽
1、玩法
在濕地內進行該游戲,當地墊交替前進過完濕地后,撿起地墊,從濕地外跑回,將地墊交給第二排幼兒,第二排幼兒做同樣動作。依次活動,先完成隊為勝
2、規則
(1)幼兒聽到開始的'信號后方可過濕地。
。2)腳必須踏在地墊上,若著地就算失敗。
。3)先玩完游戲的幼兒要到隊伍的后面給自己隊加油,不能站在隊伍的前面。
游戲可以根據幼兒情況反復進行
五、教學延伸
明明的媽媽非常感謝我們小朋友能想出這么好的辦法,但是如果明明從家里這樣到幼兒園,肯定會遲到的,所以明明那天就沒有上學。
小朋友說明明的這種做法對不對?為什么不對?小朋友可以討論一下,下節課告訴我,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