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梅花 》(精選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梅花 》 篇1
一、設計意圖:
我園是“十五”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幼兒素質教育中民間藝術教育體系的研究”的實驗基地,多年來在民間藝術活動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梅花,是南京市市花,探梅、賞梅是南京的民俗。南京的梅花山是國內唯一一處位于世界物質文化遺產景區內的賞梅勝地,被譽為“天下第一梅山”。每到春季,萬株梅花競相開放,層層疊疊。梅花色彩鮮艷,造型多樣,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寓意深遠,代表堅強、忠貞、高雅。
因此,我結合我園的課程特色設計、組織了該活動。該活動通過讓幼兒在優美的古箏音樂中欣賞各種梅花的色彩、外形,感受國畫大師所畫的“紅梅圖”獨特的審美意境,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并在此基礎上讓幼兒嘗試運用濃、淡彩墨創作紅梅花,體驗彩墨畫的創作樂趣,提高手眼協調能力和美的表達表現能力,同時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二、目標:
1、欣賞各種梅花的色彩、外形的美,嘗試在梅枝上用點畫的方法圍繞花芯畫出花瓣、添畫花蕊。
2、注意畫面布局,會用大、小兩種畫筆表現花瓣與花蕊。
3、體驗用彩墨畫表現梅花的樂趣。
三、準備:
大號、小號毛筆每人一支,筆架;濃、淡不同的紅色顏料,墨;已畫好樹干的宣紙;各種梅花的PPT,古箏音樂《高山流水》等。
四、過程:
(一)談話導入,回憶表達有關梅花的已有經驗。
1、師(出示一張梅花圖):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到過梅花?
2、師:你看到的梅花是怎么樣的?(幼兒充分表達。)
3、師:你看梅花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幼兒充分表達。)
教師以“你在哪里看到過梅花”為話題讓幼兒充分表達對于梅花的已有經驗,這樣既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也為幼兒進一步欣賞梅花的色彩、外形作了鋪墊。
(二)欣賞各種梅花,感受梅花的各種色彩、外形。
1、師:春天,小朋友在梅花山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梅花。那么梅花到底是什么樣子的?有哪些好看的顏色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1)在優美的古箏音樂中欣賞多幅梅花圖的色彩。
(2)師:仔細看看,這些梅花是什么樣子的?有哪些好看的顏色?這些梅花的顏色看上去像什么?
(3)師:你看了這么多顏色的梅花,有什么感覺?
(4)師(小結):梅花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大紅的、玫紅的、粉紅的、黃的、綠的、白的……它們在春天里競相開放,很漂亮。
2、欣賞單幅梅花圖片,感知梅花的外形。
(1)總體感受梅花的外形。
①師(出示兩張不同花瓣的梅花圖片):梅花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主要有哪幾部分組成?
②師:這兩朵梅花有什么不同?
(2)重點觀察五瓣梅花的外形。
①師:原來梅花的花瓣不一樣,有的多,有的少。
②師(出示五瓣梅花圖):這朵梅花是什么樣子的?有幾個花瓣?(五個花瓣。)
③師:花瓣是什么樣的?(圓圓的)它們是怎么排列的?(圍著花心。)
④師:花的中間是什么?花蕊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
⑤師:這朵花是開放的,沒開的花叫什么?花苞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有的大、有的小。)
⑥師:梅花長在哪兒?
⑦師(小結):這朵梅花有五個花瓣,花瓣圓圓的、圍著花心生長;中間有細細長長的花蕊,從中心向四周發散,像水母的觸角,像太陽的光芒……很漂亮。這些圓圓的、有大有小、沒有開放的是一個個花苞。它們都長在梅枝上。
教師運用多媒體引導幼兒在唯美的古箏音樂《高山流水》的背景中欣賞精心挑選的梅花圖片,把幼兒帶入詩情畫意之中。教師還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大膽表達自己真實的、獨到的想法,從而使幼兒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驗,體驗了梅花的美。
(三)欣賞國畫《紅梅圖》。
1、初步欣賞作品。
師:梅花很漂亮,很多畫家都愛畫梅花。這幅梅花圖漂亮嗎?畫家是用什么材料來畫梅花的?(樹枝是用墨畫的,梅花是用紅色的國畫顏料畫的。)
2、細致觀察畫面色彩、布局等。
(1)師:這朵大梅花的顏色是怎么樣的?(紅紅的)這朵小的呢?(粉紅色的)這里的梅花畫得怎么樣?(有的地方多一些,有的地方少一些)沒有開放的是什么?(花苞。)
(2)師(小結):畫家畫的梅花,有的顏色深,有的顏色淺;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地方多一點、密一點,有的地方少一些、疏一些;畫家還畫了一些花苞。畫家畫了這么多不一樣的梅花,看上去很漂亮。這些梅花都畫在樹枝上。
在欣賞唯美的國畫大師的作品《紅梅圖》時,教師不斷地通過提問和追問引導幼兒細致觀察梅花,有序感受畫面色彩、構圖、布局等,以便為幼兒自主創作彩墨畫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幼兒創作。
1、簡單感知作畫材料和作畫方法。
(1)師:今天請小朋友也來做小畫家,畫一幅“梅花圖”。看看桌上有什么?
(2)師:紙上已經畫好了樹干和樹枝,接下來,我們來畫梅花。每個人有一支大毛筆和一支小毛筆,你們覺得大毛筆適合用來畫什么?小毛筆適合用來畫什么?為什么?
(3)師:怎么畫呢?先拿一支大號毛筆,在小盤子里舔一舔蘸些水,然后蘸上紅顏料,可以先在紙上試一試深淺。梅花畫在哪里呢?(樹枝上)在樹枝旁邊先輕輕地點出花心,圍繞花心畫出五個花瓣(若想花瓣畫得大些,筆可以多壓一會)。等花瓣畫好以后,再換一支小號毛筆蘸上濃墨,輕輕地畫出像太陽光芒一樣的花蕊,還可添畫花苞。
2、在優美的古箏音樂聲中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1)要把梅花畫在樹枝上。
(2)注意顏色、大小、疏密等。
(3)正確握筆。
(五)欣賞、交流作品。
1、師:你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
2、師:你是怎么畫的?你覺得哪里最滿意?
3、延伸活動:請幼兒回家后或在活動區繼續用其他國畫顏料創作各種各樣的梅花。
五、反思:
幼兒園藝術教育應注重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體現以審美為核心的價值取向。在該活動中。教師先通過談話引入課題,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鼓勵幼兒相互介紹自己了解的各種各樣梅花的色彩、外形,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接著,教師引導幼兒在優美的古箏音樂背景中欣賞用多媒體演示的多種梅花的色彩、外形,使幼兒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并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想象,用語言表達對于梅花的感受。孩子們驚嘆于梅花的美,紛紛以“紅艷艷”“雪白雪白”“五彩繽紛”等詞語來表達。
然后,教師又引導幼兒欣賞畫家的《紅梅圖》,讓幼兒感知彩墨畫的特點,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幼兒在教師生動的語言的感染下,在教師不斷的提問、追問中,充分了解了大師創作的精妙:色彩深淺相宜、花瓣大小錯落、布局疏密變化、看似有序又隨心的獨特寫意,美輪美奐、情趣盎然。充分的欣賞為幼兒的創作提供了基礎,使幼兒創作的熱情得以激發。他們遷移已有經驗,用濃墨淡彩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活動效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梅花 》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點畫梅花。
2.體驗點畫的快樂。
3.培養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梅花,范畫,顏料,白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并初步了解梅花結構特征。
(1)小朋友最喜歡花了,因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美麗的梅花。(出示梅花圖)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樣子的?(紅色的,五個花瓣,樹枝是彎彎曲曲的,枝上還有沒有完全開放的花骨朵。)
(2)老師想把這美麗的梅花保存下來,可我不想畫,那可怎么辦呢?老師啊,用手指點畫了一幅梅花圖。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點畫圖,幼兒說一說老師是怎么做的?)小朋友們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兒:"是。")那我們今天一起做一幅美麗的梅花圖!
二、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1)老師示范每一個步驟并進行詳細介紹,幼兒要看好老師是怎么做的`(教師示范做一朵梅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吧!
(2)幼兒動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結束成果展示。
教學反思:
幼兒每次完成的作品,我都一一把它們布置在走廊內,引導幼兒觀察、分析,評價每個幼兒的繪畫特點,讓幼兒形象、直觀的欣賞作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梅花 》 篇3
教材分析
《梅花》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北宋詩人王安石。這首詩從神態、顏色、香味3方面描寫了梅花的特點:墻壁角落里的幾枝梅樹冒著嚴寒獨自開出了雪白的花朵,遠遠看過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因為有淡淡的花香飄了過來。全詩雖僅有20字,卻寫出了梅花凌寒怒放、色潔如雪、幽香清遠的特點,贊美了梅花高潔、堅強的性格。此詩意境幽遠,為詠梅之佳作。大班幼兒的語言結構敏感性有了明顯的發展,本活動引導幼兒通過朗通,感受古詩的語言節奏和韻律,體會古詩所表現的意境美和梅花高潔、堅強的品格。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的主要含義和梅花的特點,知道“凌寒獨自開”的寓意。
2、能按照古詩的的律、節奏有感情地明通。
3、感受古詩所表現的意境美和梅花高潔、堅強的品格。
活動準備
自制課件《梅花》、古等曲(漁舟唱晚)、“幼兒學習材料”一一《擁抱冬天)。
活動建議
1、結合課件,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古詩的意境,了解古詩的作者。
(1)引導幼兒討論畫面內容。
提問:畫面中是什么季節?梅花盛開在哪里?它是什么樣子的?看了這幅畫,你有什么感覺?
(2)簡單介紹古詩的名稱、作者。
教師:這首古詩的名字是(梅花),作者是北宋詩人王安石
2、請動兒傾聽古詩,感受古詩特有的的律,了解古詩的主要含義。
(1)教師有感情地朗通古詩,引導幼兒感受古詩特有的的律和節奏。
(2)組織幼兒交流、討論,了解古詩的主要含義。
提問:嚴寒中盛開的梅花是什么顏色的?它有沒有香味呢?你是從哪一句知道的?哪句古詩突出了梅花的特點?怎樣理解這句詩的含義?結合幼兒的回答講解古詩的意思,幫助幼兒理解詩的意境。例如:在很冷很冷的天氣里,幾枝梅花在墻角堅強地挺立著,遠遠看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因為有淡淡的花香飄了過來。
3、鼓勵幼兒嘗試按節奏和的律有感情地朗誦古詩,感受古詩的的律美。
(1)引導幼兒嘗試模仿教師朗誦通的的律、節奏,和教師一起看圖朗通古詩。
(2)引導幼兒再次嘗試朗通,運用表情、動作等大膽表現古詩所表達的感情。
(3)組織幼兒通過個人、小組、集體、配樂等形式進行朗通表演,體會古詩的意境。
(4)組織“小詩人朗通會”,鼓勵幼兒大膽朗通古詩。
4、引導幼兒感受梅花高潔、堅強的品格。
請幼兒圍繞“你認為梅花是一種怎樣的花、為什么”進行討論、交流,感受梅花高潔、堅強的品格。
活動延伸
幼兒自主閱讀《擁抱冬天》第14頁,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和韻律美。
附
梅花
北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小資料
梅的生長很有特點:先開花,后長葉。它的花也很有特色,如果你仔細地數一數,就會發現它的花是5解,或者是5的倍數,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有的梅果,有的不結果,如果它的.花只有一層,那么它有很大可能鲇果,它的果子味道酸;如果它的花有兩成兩層以上,就很少結果,只能供人觀賞了。梅花有大紅、紅、白色、黃色等多種色,植物學家們還新培育了其他順色的梅花呢。梅花在百花調本的冬天給大家帶來更多美的事受。
幼兒園大班教案《梅花 》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點畫梅花,注意花兒的大小、疏密。
2.培養幼兒養成保持畫面整潔干凈的良好習慣。
3.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創意繪本,繪畫范例大圖。
2.梅花的圖片若干。
3.調好的白色、黃色、粉紅色、紅色顏料每組幼兒一份,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1.展示梅花的圖片,提醒幼兒注意觀察梅花的形狀和顏色。教師對梅花進行簡單的介紹。
2.告訴幼兒,今天我們和小豬一起讓梅花盛開。教師在繪畫大圖上示范講解手指點畫梅花的方法。重點示范五個花瓣的畫法,及如何用手指蘸色等。
3.教師提出點畫要求。教師重點提示:蘸色要適當,把梅花點畫在樹枝上,注意先從上端樹梢點,再點下邊的。小心別把顏料弄到衣袖上,手指上的顏料不要往身上抹,保持畫面干凈。
4.作品展覽,互相欣賞講評。
【活動延伸】
1.學習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
公園里,花兒開,
紅的紅,白的白。
小朋友們都來看,
花兒好看我不摘!
2.可以在美工區里投放點畫材料,讓幼兒點畫出更多更美的花朵。
【活動反思】
從本節活動完成來看,我覺得我預設的兩個目標孩子們基本上達到了,此外,本節課還提高了孩子們動手操作能力和審美能力,看著自己的作品,她們高興的歡呼著、跳躍著。
像這樣的活動,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因為是孩子們都很感興趣的,所以孩子們能在學習中感受快樂。
小百科:臘梅花是一種臘梅科植物。臘梅的花蕾干燥,又名雪里花,一般在11月中旬開花直到次年3月左右,花期很長。初春花未開放時采摘,及時低溫干燥。
幼兒園大班教案《梅花 》 篇5
【教材分析】
《梅花》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北宋詩人王安石。這首詩從神態、顏色、香味3方面描寫了梅花的特點:墻壁角落里的幾枝梅樹冒著嚴寒獨自開出了雪白的花朵,遠遠看過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因為有淡淡的花香飄了過來。全詩雖僅有20字,卻寫出了梅花凌寒怒放、色潔如雪、幽香清遠的特點,贊美了梅花高潔、堅強的性格。此詩意境幽遠,為詠梅之佳作。大班幼兒的語言結構敏感性有了明顯的發展,本活動引導幼兒通過朗通,感受古詩的語言節奏和韻律,體會古詩所表現的意境美和梅花高潔、堅強的品格。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的主要含義和梅花的特點,知道“凌寒獨自開”的寓意。
2.能按照古詩的的律、節奏有感情地明通。
3.感受古詩所表現的意境美和梅花高潔、堅強的品格。
【活動準備】
自制課件《梅花》、古等曲(漁舟唱晚)、“幼兒學習材料”一一《擁抱冬天)。
【活動建議】
1.結合課件,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古詩的意境,了解古詩的作者。
(1)引導幼兒討論畫面內容。
提問:畫面中是什么季節?梅花盛開在哪里?它是什么樣子的?看了這幅畫,你有什么感覺?
(2)簡單介紹古詩的名稱、作者。
教師:這首古詩的名字是(梅花),作者是北宋詩人王安石
2.請動兒傾聽古詩,感受古詩特有的的律,了解古詩的主要含義。
(1)教師有感情地朗通古詩,引導幼兒感受古詩特有的的律和節奏。
(2)組織幼兒交流、討論,了解古詩的主要含義。
提問:嚴寒中盛開的梅花是什么顏色的?它有沒有香味呢?你是從哪一句知道的?哪句古詩突出了梅花的`特點?怎樣理解這句詩的含義?結合幼兒的回答講解古詩的意思,幫助幼兒理解詩的意境。例如:在很冷很冷的天氣里,幾枝梅花在墻角堅強地挺立著,遠遠看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因為有淡淡的花香飄了過來。
3.鼓勵幼兒嘗試按節奏和的律有感情地朗誦古詩,感受古詩的的律美。
(1)引導幼兒嘗試模仿教師朗誦通的的律、節奏,和教師一起看圖朗通古詩。
(2)引導幼兒再次嘗試朗通,運用表情、動作等大膽表現古詩所表達的感情。
(3)組織幼兒通過個人、小組、集體、配樂等形式進行朗通表演,體會古詩的意境。
(4)組織“小詩人朗通會”,鼓勵幼兒大膽朗通古詩。
4.引導幼兒感受梅花高潔、堅強的品格。
請幼兒圍繞“你認為梅花是一種怎樣的花、為什么”進行討論、交流,感受梅花高潔、堅強的品格。
【活動延伸】
幼兒自主閱讀《擁抱冬天》第14頁,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和韻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