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膽小先生》的教案(通用3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膽小先生》的教案 篇1
一、活動背景:
故事《膽小先生》構思奇特,情節有趣,深受中班孩子的喜愛,因此,我組織了此活動。此活動我從情感教育入手,將重點放在挖掘作品的內涵上。旨在通過此活動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完整地講述。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并且學習詞匯:大吃一驚、抱頭亂竄
2、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個性
三、活動準備:
故事情景圖、小老鼠和膽小先生的頭套若干、故事磁帶
四、活動預設過程:
一、利用桌面教具和圖片,引出故事
1、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一遍,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誰來說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說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價值分析:教師利用圖片生動形象地講述故事激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并且使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二、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故事第一段
——母老鼠闖進了膽小先生的家,膽小先生抓住它了嗎?
。ㄒ龑в變鹤鞒稣_的表情,突出母老鼠的兇狠,膽小先生的膽怯和害怕)
2、欣賞故事第二段
——老鼠要和膽小先生換房子,他的表情是怎樣?
。ㄒ龑в變鹤⒁狻按蟪砸惑@”這個詞語)
——出示三張表情圖和“大吃一驚”的文字讓幼兒尋找正確的表情圖
——最后他們換成了嗎?為什么?
。ㄒ龑в變鹤⒁鈱⒊泽@和害怕的表情表現出來)
2、欣賞故事第三段
——老鼠讓膽小先生搬出去,他是怎么做的?老鼠們怎么樣?
。ɡ斫庠~語:抱頭亂竄)
。ㄒ龑в變罕憩F膽小先生的勇敢,特別是在跺一下右腳上要演出力度)
總結:我們應該學習膽小先生,克服自身的膽小,做一個勇敢的人,好不好?
。▋r值分析:通過分段理解故事讓幼兒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故事中的重點詞匯及其故事所包含的深刻內涵。)
三、討論
——你認為膽小先生后來怎么樣了呢?
(價值分析:通過分段理解故事讓幼兒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故事中的重點詞匯及其故事所包含的深刻內涵。)
五、活動反思:
小朋友們通過了解故事的內容,知道了一開始膽小先生被老鼠欺負,他不敢反抗,所以被欺負得住到地下室了。后來老鼠得寸進尺,膽小先生奮起反抗,終于把老鼠嚇跑了,膽小先生才得以回到自己的房屋里生活。他們都很喜歡故事中膽小先生最后勇敢的一跺腳,他們已經懂得了在平常生活中要做個“小主人”,要大膽些,做個勇敢的好孩子!
《膽小先生》這一活動通過講述提問,讓幼兒感受到了故事中任務幽默的語言和夸張的情節所產生的美。而且通過播放錄音帶讓幼兒動手操作桌面教具,使幼兒對膽小先生這一任務形象特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大部分幼兒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膽小先生與大老鼠的對話,只有小部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表現欲望不是很強烈,還需要進一步的鍛煉提高全體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但是,在請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時,我請幼兒對于整個故事進行表演,幼兒的積極性很高,但是效果不好,場面顯得有些混亂,事后通過反思,我發現,讓孩子整個故事進行角色扮演考慮的不是很成熟。在扮演時,我應該挑選重點讓孩子進行角色扮演,這樣不僅能抓住重點,還能讓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場面也不會這樣混亂。
通過這節課后反思,我了解了對于剛升如中班的孩子不應該讓他們對于整個故事進行表演和復述,應該正針對他們的年齡特征進行表演。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膽小先生》的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膽小先生
活動目標:
一、通過故事讓幼兒體驗作品幽默的情趣,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二、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大膽地續編故事,并嘗試故事表演。
活動準備:
1、課件
2、用積木和其他材料布置好膽小先生家的場景、
3、小老鼠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放課件,介紹故事主人公及他的房子。
二、講述及續編故事。
1、講述故事第一段,提問:膽小先生的家是怎么樣的?膽小先生有沒有放了母老鼠?請持不同意見的小朋友分坐成兩組,各自講講理由。
2、講述故事的第二段,提問:膽小先生有沒有和老鼠換房間?為什么?老鼠換了房間后,他們做了些什么?請持不同意見的小朋友分坐成兩組,各自講講理由。
3、講述故事的第三段,提問:“大老鼠要將膽小先生趕出房子,膽小先生答應了嗎?請持不同意見的.小朋友分坐成兩組,各自講講理由。
三、完整欣賞課件,聽故事。
四、討論:
1、你有什么害怕的經歷?害怕什么?
2、如果你遇到害怕的事情會怎么辦?
五、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嘗試表演故事。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膽小先生》的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膽小先生”是一個幽默的童話故事,在故事中,可以引導孩子懂得在遇到困難或者膽怯時,一定要相信自己能行。但我們把故事放在“幽默”上,引導孩子們去體會故事的幽默。
聽后,孩子們會從中得到啟發,要做一個不害怕,不膽小,勇敢的人。另外,我打破了以前的故事教學的方法(分段講述,而后理解、交流)。而這次,我是讓孩子們整體感受故事的情節發展和角色情緒的變化,帶孩子走進這個故事。這時教師要做一個引導者。最后,就是帶孩子從故事中走出來,也就是經驗遷移,進行創編故事。
活動目標:
1、在聽聽、講講、做做中感受故事幽默的情趣和角色情緒的變化。
2、能大膽地進行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不同表情的膽小先生3個,“膽小”兩字。
2、膽小先生指偶20個。
活動過程:
1、出示“膽小”兩字,認認、做做。
你們認識這兩個字嗎?這兩個字是膽小,那什么叫膽小,你能用動作表現一下嗎?(提醒:你看到什么事會害怕呢?)你們膽小嗎?可是有一位先生特別膽小,下面,我們一起來聽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膽小先生》。你們猜猜看,膽小先生會怕什么呢?(讓幼兒發散思維、想象)
2、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一遍,幼兒說說(初步)
聽完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嗎?(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若幼兒無反映,教師作提問:膽小先生從開始到結束有什么變化呢?
3、教師講述第二遍故事,幼兒進一步根據自己的理解,說一說、做一做。
膽小先生開始是怎樣的?后來有怎樣了?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教師講完后,提問,并根據幼兒的回答,一起學說角色之間的對話,可請幼兒扮演小老鼠、膽小先生。(1)教師扮先生、幼兒扮老鼠 (2)幼兒扮先生、教師與幼兒扮老鼠 (3)分組演示
4、經驗遷移,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可復述故事或創編故事。
這個故事好聽、好玩嗎?可是到了第二天,看誰來了?(出示小狐貍)呀,小狐貍和膽小先生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先想一想,想好以后,我們戴上膽小先生的指偶自己講或講給好朋友聽。
《膽小先生》反思:
《膽小先生》重點是幫助幼兒懂得遇到困難不要害怕,培養勇敢品質, 培養幼兒運用語言講述能力, 幫助幼兒理解“大吃一驚”“抱頭鼠竄”的意思,讓幼兒了解故事情節,感受膽小先生性格變化。
1 出示道具:首先,上課之前我準備了相應得的教具,大老鼠若干,膽小先生以及積木搭成的樓房,當我出示這些道具的時候,幼兒非常的興奮
2.談話導入“猜猜這個房子的主人是誰?在這個房里將會發生怎樣的事呢?這是幼兒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3 講述故事接著我非常有感情的邊表演邊講述了這個故事,幼兒基本上認真的聽完了這個故事
4 提問激趣通過提問的方式,激發幼兒的興趣,“大老鼠闖進膽小先生的家,膽小先生是怎么做的?”“膽小先生為什么讓大老鼠住進地下室?”引導幼兒講述故事里大老鼠語言加深幼兒對故事印象。最后,啟發幼兒續編故事結尾。
主題小結:這次語言課,幼兒基本上能安靜的聽完整段故事,接下來,通過幼兒的臉部和肢體語言的表演,加強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這節課,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個別幼兒在聽故事的時候還不夠認真,還有些幼兒表達意思還不夠準確,這些,在日后的語言課上,逐步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