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編織》(精選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編織》 篇1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已有經驗設計簡單規律的編織圖案。
2、能根據自己的設計意圖有目的地編織圖案,并鞏固看圖編織的技能。
3、通過設計和編織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初步掌握紙編的基本方法、9×9格的空白設計圖、各種顏色的長方形色紙(裁好直線)和各色紙條、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今天,我們大二班接到一個任務。大一班的娃娃超市聽說我們小朋友會編織,想請我們編織一批壁掛,你們有信心完成這個任務嗎?
二、講述過程
啟發幼兒尋找圖案設計的規律。(間隔、對稱等)
三、幼兒操作,教師隨機輔導
1、鼓勵幼兒創新,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共同設計圖案。
2、提醒幼兒能根據自己的設計圖來編織,同時注意把每一根紙條推緊。
四、評價
讓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喜愛的編織圖案,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延伸:
一、作為區角活動給予孩子更大的創作空間。
二、嘗試用不同材料進行編織。
三、拓展幼兒的視野,探索更多的關于民間工藝的知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編織》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單股繞線,發展雙手的協調性。
2.學會按順序從一個方向繞到另一個方向,提高操作能力。
3.愿意參加活動,體驗成功的自豪感。
教學準備:
各色毛線,每人一份硬板紙做的不同動物的模型。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出示毛線。小朋友!這是什么呀!
2.毛線有什么用。
3.你現在穿毛衣了嗎?
4.你的'毛衣是誰織的?
5.你喜歡你的毛衣嗎?為什么?
二、教師示范繞毛線。
1.出示用硬板紙做成的一條魚。它是誰呀?
2.小魚兒想要有件衣服穿,你們有沒有好辦法呢?
3.我們用毛線慢慢地給小魚兒編一件衣服好嗎
4.老師邊繞邊講解繞毛線過程:
、僖皇帜弥舶寮,另一手拿毛線,慢慢地繞在魚身上。
、谝箜樦粋方向繞毛線,直到魚兒身上繞滿毛線為止。
5.可以用多種顏色的毛線繞,這樣小動物的毛衣會更漂亮。
三、幼兒操作。
1.教師巡視每位幼兒的繞線方法。
2.幼兒練習順一個方向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繞線。
3.指導有困難的幼兒。
4.鼓勵幼兒大膽的操作。
5.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
四、展示作品。
1.請幼兒拿著自己的作品上臺,互相欣賞、交流。
2.教師簡單小結,對于好的作品給予肯定。
幼兒園大班教案《編織》 篇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感受用紙編織的快樂。
2、學習兩條紙交叉輪回折疊編出扭扭蟲的身體。
3、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二活動準備:
扭扭蟲范例彩色紙條硬紙板固體膠水彩筆剪刀。
三教學過程
1、引題激趣
。1)出示扭扭蟲范例:小朋友,這是什么呀?(扭扭蟲)
(2)扭扭蟲是用什么做的呀?(身體是紙條編成的頭是硬紙板做成的`)
2、講解制作方法:
。1)我們先來做扭扭蟲的身體:
先將彩色紙裁成等寬的紙條(裁長的一邊,最多選兩種不同顏色的紙)大概三至五條就夠了,把同樣的顏色逐條粘接好,使紙條變長。然后將兩種顏色的紙的頂端粘在一起,成90度角的形狀,然后正反折至紙的末端,拉長后扭扭蟲的身體就編好了。
。2)現在我們做扭扭蟲的頭:
在硬紙板上畫個圓,然后剪下來,在圓上畫出扭扭蟲可愛的五官。
(3)將頭和身體連接起來一條完整的扭扭蟲就做好了。
3、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重點指導扭扭蟲身體的編法(兩條紙交叉輪回折編)
。2)巡回指導,對能力弱的幼兒適當給予幫助。
4、展示交流
(1)互相欣賞。
(2)大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編織》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編織的美和欣賞中華文化中的刺繡和編織藝術。
2、學會十字編的基本方法。
3、體驗編織中的樂趣且遇到困難時能堅持不放棄。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會編十字編
活動難點:喜歡十字編并且樂于參與到活動中,遇到困難時能堅持不放棄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用線玩編織》
2、不同顏色的毛線、樣品、木棒
3、掛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出示十字編樣品圖片,請幼兒欣賞,激發他們的制作熱情。
2、介紹飾品的名稱(十字編)
3、這個飾品好看嗎?如果有人送你們這個禮物,你們會喜歡嗎?
4、這些飾品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呢?
二、請幼兒觀看掛圖,鼓勵他們說一說十字編的做法。
1、圖里面告訴我們一共有幾個步湊?
2、示意圖應該按照什么順序看?有的示意圖上寫了ABCD是什么意思?
三、教師結合掛圖中的示意圖,一步一步地編織。
1、注意每次繞的時候方向都是一樣的,每個角都要繞到。
2、每次繞的時候都要拉緊線,否則最后不平整就不好看了。
3、中途接線或者換線是要注意打好結,不要中途斷掉了。
四、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一步一步完成十字編,教師在一旁指導。
五、請幼兒相互欣賞對方的作品,課后在美工區投放相應的材料,引導孩子進行更有挑戰性的編織。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玩線游戲千變萬化,游戲過程環環相扣,幼兒對技能技巧的掌握的過程,就是每一個幼兒自己的.成功果實,能從中嘗到最美的滋味。不僅大大鍛煉了幼兒手指的肌肉群,有利于他們自信心、審美能力的培養,也讓幼兒更多的了解、接受我們的民間傳統文化。
幼兒園大班教案《編織》 篇5
活動目標
1.對各式各樣的繩結一定的了解并產生興趣。
2.根據兒歌,練習在兩條平行線中打單結作頭發。
活動準備
已塑封好打好孔的“娃娃”、彩繩若干。
活動重點
對繩結有一定的了解。
活動難點
練習在兩條平行線中打單結作頭發。
活動過程
一、繩結欣賞
1.出示中國結、蝴蝶結、盤扣等,讓幼兒欣賞。
2.這些作品都是用什么做的?
3.教師小結:原來繩結的用途非常廣泛,可以用來做紐扣、編手鏈、可以做很漂亮的裝飾品。
二、學習打單結
1.剛才小朋友欣賞了很多漂亮的'繩結圖片,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種打結的方法:打單結。
2.出示兩根不一樣顏色的繩子,用兒歌的形式學習打單結。(藍線線,黃線線,握握手,鉆洞見)。
3.請個別幼兒嘗試打單結的方法,教師指導打單結的要點。
三、給娃娃編頭發
1.出示娃娃圖片,今天我們就用打單結的方法來給娃娃編頭發。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欣賞與評價
和幼兒共同欣賞給娃娃編的頭發。
活動反思
在第一環節欣賞環節過度的太快,可以再多收集幾張圖片,讓幼兒充分欣賞。幼兒操作這一環節,我設計讓幼兒編的頭發有點多而且比較密集,幼兒操作起來容易搞錯。在下次活動中,繩線可以再長一點,編的頭發可以只設計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