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玩具》(精選2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玩具》 篇1
教材分析
以“我喜愛的玩具”為題讓學生憑記憶作畫,是在學生學習了畫方形、圓形、三角形等物象之后,進一步要學生從“我喜愛的玩具”這個范圍,我喜愛的玩具從“喜愛”這個條件去選擇作畫的對象。這也就是要學生畫出印象深刻的玩具,以畫熟悉的東西來培養學生憑記憶作畫的能力。本課教材用兩幅相片介紹了各種玩具汽車,和各種絨布動物(小熊、熊貓、小狗、小兔等),以誘發學生的興趣和記憶;介紹了四幅學生作品:我喜愛的玩具玩具機器人、小電子游戲機、玩具槍、玩具汽車等。學生作品畫得鮮明生動,既概括又夸張,表現了天真的稚拙;但卻灌注了兒童的純真感情。這些,都能給學生作畫以良好的啟迪。
教學目的
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訓練學生把自己熟悉的東西憑記憶畫出來的能力。
作業要求
用彩色水筆或蠟筆畫一幅自己心愛的玩具,要形象生動,色彩鮮明。
課前準備
一、要學生課前多作觀察,選擇自己喜愛的、造型好看的、色彩鮮明的玩具來畫。
二、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準備幾件便于學生作畫的玩具供學生觀賞。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教師提出課題,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然后出示幾件玩具給學生觀看,并作簡要的結構分析和畫法示范。接著按課本提出的要求:畫好外形,色彩要鮮明,還要把內部特征畫出來。指導學生作業。
二、學生開始作業,教師進行輔導(注意不要讓學生把玩具畫得過大或過小,要力求在畫面上做到構圖好看飽滿)。
三、學生作業完成后可全部張貼,讓學生自由評論。
四、選出優秀作業,結予表揚,張貼介紹。指導學生觀賞“玩具展覽會”對有中心內容的,構圖形式好的,加以分析講解。并指導學生怎樣作形象記憶,仔細觀察玩具的內外特征。
第二節
一、啟發學生回憶觀賞“玩具展覽”的感受。問:玩具展覽好看嗎?參觀了展覽,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最喜歡的玩具,最感興趣的內容,最好看的一角等等)?整個展覽場面又是什么樣(小展覽全景)?在發表自己的感受時,教師要抓住各人的不同點,幫助學生形成具體畫面。
二、鼓勵學生大膽地把自己的感受畫出來。以“玩具展覽”所見為主題,作記憶畫。
三、學生練習,教師輔導。特別注意是否表現自我感受。
四、講評:以形象記憶為目標,肯定掌握方法及表現好的,鼓勵尚未得法而大膽去畫的。并讓學生講講他是怎樣去觀察記憶的。
為克服一些學生玩具不多的困難,可在課前發動學生帶玩具到學校,布置一個“玩具展覽會”,以豐富學生對玩具的感受。布置展覽時教師有意識地把有內在聯系的玩具擺在一起或以構圖的形式作較明顯的布置,為第二節畫記憶畫提供現場觀察實物的需要。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玩具》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玩具的名稱及玩法。
2.學會與小朋友分享玩具。
3.愛惜玩具。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活動重點:
能為小朋友介紹自己玩具的名稱及玩法。
活動難點:
體驗分享玩具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帶自己喜歡的玩具上幼兒園。
2. 用書第10頁至第11頁圖畫。
活動過程:
1. 展示玩具,介紹玩法。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今天都帶來了什么好玩的玩具啊?請向其他小朋友介紹一下自己玩具的玩法吧。
2. 幼兒自由選擇配對介紹自己的玩具,教師請幾個小朋友向大家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件玩具,說說它是怎樣得來的,它可以怎樣玩,為什么喜歡它?
3. 教師出示圖畫,引導幼兒觀察圖畫,提問:請說說圖中小朋友在玩哪些玩具?想一想,怎樣使小汽車跑起來?怎樣讓小熊會走路?怎樣使小老鼠會叫?
4. 教師:下面請與小朋友們交換玩具或合作一起玩玩具。(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玩玩具,體驗分享的愉快。)
5. 戲活動:“奇妙的口袋”
準備:神秘袋一只。
規則:每次只能摸出一樣玩具。
玩法:
1、教師拿出口袋念兒歌:“奇妙的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一摸,摸出看看是什么?”教師摸出皮球,問:“這是什么?”(這是皮球。)教師再拍皮球問:“老師在做什么?”(老師在拍皮球。)
2、教師念兒歌:“奇妙的口袋東西多,小朋友都來摸一摸。”當幼兒摸出玩具后,要求幼兒說出玩具名稱以及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