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也是我的家教案(精選2篇)
幼兒園也是我的家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計意圖:隨著科技的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身邊的新鮮事物層出不窮,為了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自己的幼兒園的生活、我自編兒歌《幼兒園是我家》來作為幼兒學習的對象,希望通兒歌來培養幼兒熱愛校園,保護校園的思想感情。
活動目標
1、學會兒歌,能理解兒歌的內容,有熱愛幼兒園的美好情感。
2、 初步知道比喻句的用法。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兒歌,能理解兒歌的內容,有熱愛幼兒園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 自編兒歌《幼兒園是我家》
2、 與兒歌內容相符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我們的幼兒園有個好聽的名字,它是?
2、你們在幼兒園開心嗎?為什么感到很開心?
3、我們的幼兒園就像我們所熟悉的什么地方?為什么會有這種 感覺?
二、教授兒歌,激發幼兒愛幼兒園的情感
1、(出示圖片)提問:圖片里畫了些什么內容?你最喜歡哪張圖?為什么?
2、 老師把小朋友剛才說的話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聽!
A、 教師范讀兒歌,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么?你在兒歌里聽到哪些好聽的歌詞?
B、 你最喜歡兒歌里的.哪一句?
3、 幼兒集體學習兒歌
A、 整體跟讀 要求幼兒讀準字音:操(cao)、場(chang)
B、 分組朗誦 引導幼兒說準語氣詞:哈,瞧,嘿
C、 個別表演 請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到前臺表演
4、重點講述:
提問:為什么說綠色的操場像花園?
幼兒園是我家
幼兒園,我的家,
活動室呀寬又大,
圖書積木多又多,
哈,我愛我的幼兒園。
幼兒園,我的家,
綠色的操場像花園,
滑梯,蕩椅,蹺蹺板,
瞧,我們玩得多開心!
幼兒園,我的家,
老師愛我我愛她,
唱歌跳舞做游戲
嘿,人人都來把我夸!
通過教學實踐,使我獲得以下幾點體會:
1、 根據實際,隨機調整教育方案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該根據需要合理的安排。因時,因內容靈活的運用。就像我教這首兒歌時,一心想完成預先所涉及的教育教學流程,可是幼兒并不感興趣。可是當我一變換教學形式,立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們以往的教學觀念中,總是以孩子學到了多少內容來定義他的學習到底好還是壞。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在幼兒園的學習,我們并不是要讓孩子學到多少,而是要積極的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試探們能在各項活動中獲得滿足和享受到樂趣,進而使這種滿足和樂趣成為孩子終身發展的需要。所以,我們教師也無須特別鐘情于我們預先設計的教學方案,而是應該隨時隨地的觀察幼兒的興趣,以幼兒興趣的需要隨時調整我們的教育內容及方案。
2、 善于利用,充分尋找結合點
在教學中,老師應該善于發現,善于創新,隨時完善自己的教學。我們應該從幼兒親身參與其中的現實生活出發,挖掘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并加以合理的利用,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新《綱要》明確指出: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藏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地加以引導。角色游戲和動作組合游戲都是幼兒愛玩的游戲,將其融合在兒歌朗誦中,是兒歌和游戲成為一個結合點,給幼兒一個新的刺激,從而激起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
3、 融入生活,增強練習的密度
幼兒期的記憶以短時記憶為主,具有記得快忘得也快的特點。因此我們因該多利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讓幼兒多朗誦。增強練習的密度。例如:在課后,飯前空余時間也都可以玩此類的游戲,既方便也實惠。
幼兒園也是我的家教案 篇2
目標:
1.感受兒歌歡快的韻律,喜歡念兒歌。
2.愛上幼兒園,感受幼兒園也是小朋友的家。
準備:
場景:
樂樂的家,幼兒園,樂樂和爸爸媽媽的木偶各一個。
過程:
1.設置懸念,引出課題。
提問: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樂樂小朋友卻說他有兩個家,你能猜一猜他還有個家是什么地方?
揭示答案:幼兒園是樂樂的另一個家。
2.教師操作木偶,完整地朗誦一遍兒歌。
提問:早晨,樂樂是怎樣離開家的.?他高興嗎?你是怎么離開家的?
提問:到了幼兒園后,樂樂做了些什么事?他高興嗎?你在幼兒園會做哪些事呢?
3.幼兒學念兒歌。
教師有表情地帶領幼兒朗誦兒歌。
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朗誦兒歌。
引導幼兒用歡快的情緒朗誦兒歌。
建議:
用兩拍子的節奏來念出兒歌的韻律,在念到“家”時可適當加重語氣。
評價:
1.喜歡幼兒園,能體會兒歌所表現的積極情感。
2.能念出兒歌的韻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