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生病(通用7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生病 篇1
活動目標
1.懂得關心生病的小伙伴,能感受他們身體不舒服時的痛苦。
2.了解一般常見病的危害,懂得要講衛生預防疾病。
3.讓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4.了解生病的癥狀,知道生病后身體不舒服要及時告訴家長和老師。
活動準備
水痘、腮腺炎等疾病發病時的掛圖。
2.幼兒學習資源④10~11頁。
3.《好朋友生病了》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引出活動。
2.師幼共同討論,圖中的小朋友怎么了。
(1)小朋友怎么不舒服了?他有可能是生病了嗎?你怎么知道的?水痘是什么樣的病?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危害?
(2)你還知道哪些病也會像水痘一樣傳染給別人?(3)出示教學掛圖,向幼兒介紹傳染病對我們身體健康的危害。
3.引導幼兒說一說生病了怎么辦。
(1)得了水痘和其他傳染病,應該怎么辦?
(2)怎樣預防傳染病?
(3)引導幼兒說一說要多喝水、飯前便后洗手、不吮手指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怎樣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棒棒的?教師可帶著幼兒一起做一遍健身操或別的運動游戲,使幼兒感受到多鍛煉可使身體健康。
4.組織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④第10~11頁,交流生活經驗:如何關心生病的朋友?
(1)你生病的時候,心里覺得怎樣?爸爸媽媽是怎么關心照顧你的?
(2)如何關心生病的朋友?(教師可結合本班當天生病未來園的幼兒開展此項活動。)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繼續關心生病的同伴,使幼兒懂得生活中不僅僅要感受別人的愛,關心別人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首先通過談話讓寶寶了解了生活經驗中,生病的原因及自己的感受。接著以《越越生病了》的故事讓寶寶進一步加深了生病的原因,懂的了疾病對人的危害,知道了手足口病、水痘等病是會傳染的,并且獲得了講衛生、勤喝水、多鍛煉等防疾病的經驗。在下一個環節中,通過組織寶寶交流生活經驗,使他們憶起了生病時的心情,并懂得了如何去關心生病的朋友,從而激發了寶寶的愛心。
小百科
生病通常西醫認為是病毒感染,導致代謝紊亂.中醫認為是風、邪、毒等侵入人體?導致陰陽失去平衡。生病的明顯變化表現在:精神意識感覺的異常、呼吸異常、飲食消化代謝功能異常、運動功能障礙、心跳血壓異常、性行為能力異常,六大系統的變化。
幼兒園小班教案:生病 篇2
小班教案《小河生病了》適用于小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知道水污染的一些危害,知道河水變臟的一些原因,教育幼兒珍惜水資源,培養環保意識,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河生病了》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知道河水變臟的一些原因。
2、知道水污染的一些危害。
3、教育幼兒珍惜水資源,培養環保意識。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
2、清水、臟水各一杯;
3、“水污染的原因”的圖片數幅。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故事《小河生病了》。
二、提問幼兒:
1、小河原來是什么樣子的?
2、誰常在這里喝水、游戲?
3、河邊蓋上造紙廠和宿舍后,小河怎樣了?
4、小動物們怎樣了?
三、組織幼兒討論臟水對人和其它生物的危害。
江河等水資源受到污染,水就成了臟水。有時臟水的顏色黑乎乎的,還有一股臭味,技術人員將水取樣進行化驗,還會發現水里充滿各種病菌和有毒物質;有時臟水的顏色沒有發生變化,但水里已含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毒素,如果人或其它生物喝了這樣的水就會致病,甚至造成死亡。
四、討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出示圖片,請幼兒說說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1、工業廢水。一些造紙廠、化工廠、印染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污水。
2、生活污水。每個家庭每天也有許多污水產生,如洗澡水、洗衣水、糞便水。
3、生活垃圾。許多人把江河當成大垃圾箱,把各種各樣的垃圾傾倒進江河里。
4、農藥和化肥。殘余的農藥和化肥經雨水沖刷流入江河。
5、森林砍伐。江河兩岸的樹木被砍伐后,岸上的泥沙會流入江河,使河水變渾。
五、請幼兒談談保護水資源的方法,如:
1、節約用水,一水多用;
2、愛護花草樹木;
3、垃圾分類處理;
4、建議父母使用無磷洗衣粉等等。
六、總結分享:請幼兒談談怎樣為小河治病。
七、活動評價:
1、了解了河水變臟的原因。
2、知道了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八、活動結束。
附故事《小河生病了》
美麗的樹林旁邊,有一條清清的小河。小動物們在這里喝水、游戲。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有一天,這里蓋起了造紙廠和宿舍。廢水流進小河里,生活垃圾也傾倒在了小河里。從此,小河生病了。小動物們沒有水喝,只好離開了自己的家園,到別出去尋找生存的地方。小河里的水越來越臟,越來越臭,它的病還傳染給了河邊的草兒、花兒和大樹。
小朋友,怎樣才能把小河的病治好呢?
幼兒園小班教案:生病 篇3
活動目標
1.懂得關心生病的小伙伴,能感受他們身體不舒服時的痛苦。
2.了解一般常見病的危害,懂得要講衛生預防疾病。
3.讓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4.了解生病的癥狀,知道生病后身體不舒服要及時告訴家長和老師。
活動準備
水痘、腮腺炎等疾病發病時的掛圖。
2.幼兒學習資源④10~11頁。
3.《好朋友生病了》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引出活動。
2.師幼共同討論,圖中的小朋友怎么了。
(1)小朋友怎么不舒服了?他有可能是生病了嗎?你怎么知道的?水痘是什么樣的病?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危害?
(2)你還知道哪些病也會像水痘一樣傳染給別人?(3)出示教學掛圖,向幼兒介紹傳染病對我們身體健康的危害。
3.引導幼兒說一說生病了怎么辦。
(1)得了水痘和其他傳染病,應該怎么辦?
(2)怎樣預防傳染病?
(3)引導幼兒說一說要多喝水、飯前便后洗手、不吮手指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怎樣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棒棒的?教師可帶著幼兒一起做一遍健身操或別的運動游戲,使幼兒感受到多鍛煉可使身體健康。
4.組織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④第10~11頁,交流生活經驗:如何關心生病的朋友?
(1)你生病的時候,心里覺得怎樣?爸爸媽媽是怎么關心照顧你的?
(2)如何關心生病的朋友?(教師可結合本班當天生病未來園的幼兒開展此項活動。)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繼續關心生病的同伴,使幼兒懂得生活中不僅僅要感受別人的愛,關心別人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教學反思
首先通過談話讓寶寶了解了生活經驗中,生病的原因及自己的感受。接著以《越越生病了》的故事讓寶寶進一步加深了生病的原因,懂的了疾病對人的危害,知道了手足口病、水痘等病是會傳染的,并且獲得了講衛生、勤喝水、多鍛煉等防疾病的經驗。在下一個環節中,通過組織寶寶交流生活經驗,使他們憶起了生病時的心情,并懂得了如何去關心生病的朋友,從而激發了寶寶的愛心。
幼兒園小班教案:生病 篇4
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書的畫面,結合推理、猜想初步讀懂圖畫書的故事情節與內容。
2、體會作品中蘊含的詼諧幽默,理解故事內容,知道適當的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3、嘗試和同伴合作設計自己的一周運動計劃表。
準備:
1、《國王生病了》PPT
2、《我們設計的運動計劃表》每組一份、美術用具
3、運動音樂
活動過程:
一、利用課件引導幼兒閱讀故事內容
(一)看看、說說理解故事內容
1、師:今天啊盈盈老師帶來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我們先來看看這本書的封面,畫面都上有誰呀?(幼兒回答)
師:這上面啊有一位國王,一位大臣和一位王子,還有一只看上去很困的貓,你們覺得國王看上去怎么樣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幼兒回答)
師:國王啊看上去似乎不太好,好像生病了呢。你看啊他眼睛是閉著的,很沒有精神。大臣和王子也很著急。
師:這本書啊就叫《國王生病了》,老師很好奇國王他到底生了什么病?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啊?(幼兒回答)
師: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國王生了什么病?那小朋友看國王現在在哪里嗎?(幼兒回答)
師:在轎子里啊,國王呀生病了,他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整天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做。王后很擔心,好像很嚴重呢,那生病了要怎么辦呀?(幼兒回答)
師:恩、看大臣們急忙請醫生來替國王看病了,大臣們也很著急。小朋友們,平時醫生是怎么幫我們看病的呀?(幼兒回答)
師:恩,現在我們也來當一回醫生,來幫國王看看病?
師:小朋友說國王的嘴唇紅不紅啊?臉色怎么樣呀?(幼兒回答)
師:國王啊嘴唇不太紅,面孔啊蠟黃蠟黃的,有氣無力的。我們小朋友啊真棒,都會看病了,我們長大以后都可以當醫生了。那你有什么辦法讓國王變的健康嗎?(幼兒回答)
師:小朋友們的辦法真多。那我們來聽聽王宮里的醫生是怎么說的:國王運動太少了,所以覺得不舒服。多多運動,就會好了。醫生給國王還寫了一個運動計劃表,從周一到周日的。
出示運動計劃書(周一到周日)
(二)理解第二部分:自主閱讀發現問題,討論問題.交流觀察所得。
師:第二天,國王一大早就起床了。快準備轎子,我要去運動啦。為了國王的健康,王后還命令王子和大臣們輪流陪國王做運動。小朋友說,國王他在干嘛呀?那輪流是什么意思呀?
師:那國王啊到底有沒有根據計劃書里的內容運動呢?
師:故事看完了,那小朋友們說國王到底有沒有按照計劃書來運動呢?
幼兒回答
師:恩,國王啊沒有按照計劃書來運動。那他到底干了些什么呀?
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ppt(從周一到周日)說什么點什么
師:星期一啊他要去爬山的,可是他去了嗎?那他在哪里呀?(出示周一ppt)
幼兒回答
師:他是坐在轎子里的,大臣們啊都氣喘吁吁的,都是汗,把國王抬到山頂上啊,很累呀。
師:星期二啊他要去騎馬的,可是他去了嗎?是誰在騎呀?
幼兒回答
師:國王啊只是在看他們騎,而大臣們啊卻很累。
師:星期三啊國王要去游泳的,可是他去了嗎?
幼兒回答
師:國王啊躺在椅子上舒服的在吃葡萄呢,還在擦汗,那大臣們已經游了多少圈啦?
幼兒回答
師:星期四啊他要去打棒球了,可是他去了嗎?是大臣們在打棒球呢。
師:星期五啊國王要去慢跑啦,可是他在哪里呀?
幼兒回答
師:他還說啊黑喲黑喲,好像自己很累一樣。其實真正在慢跑的是大臣們呢?他們累不累呀?
幼兒回答
師:星期六啊國王要去做體操了,可是他啊也沒有做,是誰在做呀?
幼兒回答
師:他啊拿著個喇叭在喊1234 2234,全是王后在做呢。
師:那小朋友說國王是不是按照計劃書去運動了呢?
幼兒回答
師:那到底是誰在運動啊?
幼兒回答
師:終于啊星期日到了,按照計劃書啊國王應該休息了,病啊也要好的差不多了,但是小朋友說國王的病好了沒有啊?
幼兒回答
小結:原來啊都是其他人在運動,“國王”自己沒有真正的運動,所以他的病根本沒有好轉。
(三)理解第三部分內容
師:“國王的病啊沒有好.他生氣了,也很疑惑,你們看國王的頭上有個什么呀?
幼兒回答
師:國王的頭上啊有個大大的問號,他想怎么會這樣呢?他叫人把醫生帶進宮來,要處治他們。醫生見了國王是什么表情啊?
幼兒回答
師:他呀哈哈大笑,說國王你總是坐在轎子里,身體根本就沒有真的運動嗎!其他的人運動太多,所以啊都累壞了。那其他的人陪著國王都在干嘛呀?
恩,醫生她怎么說呀?
幼兒回答
師:那其他的人陪著國王都在干嘛呀?
幼兒回答(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述,從周一到周日的運動內容)說一張點一張
周一大王子陪國王去爬山了,周二二王子陪國王去騎馬了,周三三王子陪國王游泳了,周四大臣們陪國王去打棒球了,周五大臣們陪國王慢跑了,周六啊王后親自陪國王做體操。周日啊就休息了。
師:恩,那國王在哪里呢?
幼兒回答
師:在轎子里啊!現在啊國王要真正的去鍛煉身體,看國王在干嘛?
幼兒回答
師:他在爬山,騎馬,游泳,打棒球,慢跑,做體操。國王他運動的累不累啊?
幼兒回答
師:他啊氣喘吁吁的,很累呢。
師:星期一呀星期一,國王自己去爬山。爬,爬,爬呀爬,爬完這山爬那山。 (自言白語)嗯,肚子有點餓,飯也多吃點。
星期二呀星期二,國王自己去騎馬。駕,駕,駕駕駕,騎了一圈又一圈。(自言自語)嗯,出了一身汗,倒也滿舒服。
星期三呀星期三,國王自己去游泳游,游,游呀游,游了一圈又一圈。自言自語)嗯,感覺有點累,早點睡覺去。
星期四呀星期四,國王自己打棒球。打,打,打打打。打了一遍又一遍。(自言自語)嗯,今天摸一摸,肚皮小多了。
星期五呀星期五,國王自己去跑步。跑,跑,跑跑跑,跑了一圈又一圈。自言自語)嗯,要開運動會,我也去報名。
星期六呀星期六,國王自己做體操。伸伸腿,彎彎腰,天天做操身體好。(自言自語)嗯.身材好多了,精神也不錯。
2、師:后來啊每一天國王都把轎子留在了王宮,然后呢和大家一起爬山,騎馬,游泳。還和王后一起去散步。出示相應圖片
3、過了不久啊,國王的身體真的變好了,每天都精力充沛地處理國家大事了!
師:、精力充沛是什么意思么?(幼兒回答)
師:精力充沛啊就是雖然啊做了很多的事,但還是充滿精神。
師:哦。原來啊國王的桌上有很多很多的文件,像山一樣高呢,可是啊他啊全處理掉了。最后國王很開心的。那精力充沛啊就是啊像國王一樣每天都能很精神的做好多的事情。
2.教師提出問題:“想一想,運動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運動能使人的身體變得健康。)
國王還悄悄的讓我轉告小朋友們,平時你們也要多多運動、在幼兒園做做早操,玩玩游戲合理安排自己每天的運動量、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更強壯哦!國王還告訴我一件事呢,他說以后他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完成,再也不讓別人幫他做了。那我們小朋友們也要像國王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老是讓爸爸媽媽幫我們穿衣服,整理書包等等。我們要自己動手,養成獨立的好習慣。
三、引導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
1、幫幼兒理清國王生病的前因后果,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2、師:現在啊我們要把故事來完整的聽一遍。說到你會的地方你可以自己輕輕的說。
四、請幼兒和同伴合作設計自己的一周運動計劃表。
(1)除了醫生為國王提供的這些運動項目,你還知道哪些運動項目,它能使我們哪方面得到鍛煉呢?
(2)幼兒分小組繪畫,提示幼兒繪畫時要跟別人想的不一樣。
(3)畫好后將自己設計的運動表貼到《我們設計的運動計劃表》里。
(4)每組請一個代表上來說一說自己設計的運動計劃表
評選出一組最佳方案作為本班本周的活動計劃,帶領幼兒讀一讀、做一做這些運動項目。
五、活動延伸:
今天是周四,運動項目是:,那我們一起去開始運動起來吧!(播放運動音樂)
幼兒園小班教案:生病 篇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情境表演,理解故事內容,并能用情境性的語言進行講述。
2、知道生病要去醫院看病,并懂得關心問候病人的情感。
3、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二、活動準備
熊先生頭飾、小兔子頭飾、護士帽、白大褂、針筒、藥瓶、藥、號碼牌、醫生用具(聽診器、壓舌板、手電筒等)。
三、活動過程
(一)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1、角色導入,激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教師扮演感冒的熊先生出場)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今天熊先生沒有去上班,我們看看他怎么了?
提問一:熊先生怎么了?(熊先生在不停地咳嗽和流鼻涕。)
提問二:熊先生應該找誰幫忙呢?(熊先生感到身體不舒服,與幼兒討論熊先生應該找誰幫忙?)引導幼兒知道生病了找誰來幫忙。
2、教師完整的情境講述表演。
(一個教師扮演熊先生、一個教師扮演醫生、一個教師扮演護士。)
(二)圍繞講述內容自由交談,教師逐個進行指導。
引導幼兒回憶并且講述故事內容。
提問一:熊先生到醫院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熊先生先去掛號。)
提問二:熊先生看到兔醫生,醫生是怎么問他?(熊先生,請問您哪里感到不舒服啊?)
提問三:熊先生是怎么回答醫生的?(我不停地咳嗽和流鼻涕,覺得全身乏力。)
提問四:醫生是怎么給熊先生看病的?(首先用聽診器聽了熊先生的呼吸和心跳,接著又請熊先生張開嘴巴,用壓舌板和手電筒看了熊先生的喉嚨。)
提問五:醫生給熊先生看好了病,又對他說了什么?(你感冒了,要按時吃藥,多休息、多喝水,很快就會好的。)
提問六:最后,熊先生看好了病對醫生說了一句什么話?(謝謝醫生。)
提問七:熊先生拿到了藥,對護士又說了一句什么話?(謝謝護士。)
(三)引進新的講述經驗,學習情景中的對話。
邀請幼兒講述故事,幼兒再次欣賞故事,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內容。
(四)鞏固遷移新的講述經驗。
教師指導幼兒用故事中的對話進行角色表演。
四、教師小結我們生病了,就要到醫院找醫生看病。如果小朋友身邊有人生病了,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怎樣去關心他們呢?
附:《熊先生生病了》
今天,熊先生沒有去上班,他感冒了,在不停地咳嗽和流鼻涕。
他來到了在家附近的醫院,并掛了號。接著,他來到了兔醫生的辦公室。
兔醫生:"熊先生,請問您哪里感到不舒服啊?"熊先生:"我不停地咳嗽和流鼻涕,覺得全身乏力。"兔醫生用聽診器聽了熊先生的呼吸和心跳,接著又請熊先生張開嘴巴,用壓舌板和手電筒看了熊先生的喉嚨。
兔醫生:"你感冒了,要按時吃藥,多休息、多喝水,很快就會好的。"熊先生:"謝謝醫生!"兔醫生:"不用謝!"熊先生在藥房拿到了藥,并對護士說:"謝謝護士!"護士:"不用謝!再見!"熊先生:"再見!"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后,我認真反思了這節課,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教學決定,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現、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課下來,我個人認為,我設計的這節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幼兒園小班教案:生病 篇6
一、設計思路:
生病是人們在生活中最常經歷的事,幼兒最有生活經驗,因此設計時從生活情景導入,引入教材,理解教材,再從教材中走向生活,使教材和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使他們在訓練說話的同時受到思想教育,并運用于實踐生活。
二、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內容,學會用簡單的句子講述圖片。
2、鼓勵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合理地進行想像并講述。
3、通過活動,幼兒知道了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幫助。
三、教學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歸納、體會心理感受。
四、教學難點:
大膽想象,用較完整的話表達自己的想法。
五、教學準備:
1.幼兒已認識過信,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2.掛圖1、2活動過程
(一)、激情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生過病嗎?生病時最想誰?(自由回答)
(二)、談話,鼓勵幼兒幫助小貓想辦法。
師:現在有一只小貓也生病了,只能整天躺在床上。它心想:要是好朋友小兔子能來看看我,那該有多好啊。可是,小兔子家離得挺遠的,怎樣才能讓它知道自己生病了呢?小貓發愁了,怎么辦呢?請大家幫小貓想想辦法。(邊思考邊交流)
(三)、理解信的基本內容。
師:非常感謝小朋友們幫小貓想了許多好辦法,它自己也想了個辦法,而且寫了一封信給小兔(出示信封,信封上用畫來表示收信人與寄信人)。
提問:小朋友們想知道小貓在信里對小兔說了些什么嗎?
教師出示信,引導幼兒觀察。(見圖一)提問:小貓信中畫的三張畫,分別是什么意思呢?(鼓勵幼兒相互討論,將看懂的圖用語言表達出來。)提問:你看懂了哪張畫?畫上說了一件什么事?
幫助幼兒重點理解第二、第三幅畫。
第二幅畫:小貓為什么哭?
第三幅畫:小貓心里會想些什么?(讓幼兒分別根據自己的經驗來想像并講述小貓為什么哭及小貓心里會想些什么,鼓勵幼兒從多個角度進行講述)。
(四)、讀信。
師:我們看懂了這三張畫,接下來讓我們開始讀讀這封信。讀信的時候要注意把自己當作小貓,用"小貓"的口氣來讀,要將信的開頭和結尾部分也念出來,說清楚小貓為什么哭和他心里想些什么,要讓別人一聽就懂。
( 重點讓學生再次熟悉信的基本格式,能用完整的話,說出信中的內容)。
引導幼兒再次討論該如何讀這封信。
請3-5個幼兒讀信。并及時給予鼓勵。(在幼兒討論過程中,教師注意傾聽幼兒討論的內容,以便請不同的幼兒讀內容不同的信。)
(五)、引導討論并講述。
提問:小兔收到信后會怎么樣?請大家想一想。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你們說對了,小兔收到信后,把小貓生病的消息告訴了小貓所有的朋友。看,那么多的好朋友都來了。
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好朋友為小貓做了什么事,它們為什么要這樣做?(鼓勵幼兒完整地講述)
(六)、拓展、移情。
小貓生病后得到這么多朋友的關心愛護,相信它一定能早日康復。如果我們身邊的好朋友生病了,我們又該怎么做呢?引導幼兒從自身生活經驗出發進行講述。
小結:我們小朋友應關心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更美好。
教后反思:
1、營造寬松環境。活動中,我努力營造一種生活化的語言情境。生病,每個幼兒都經歷過,幼兒們對此有切身的感受。生病時的所感所想是幼兒們所熟悉的,但同時又是因人而異、各不相同的。我通過"小貓為什么哭"及"小貓是怎么想的"這兩個問題,讓幼兒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得基礎上進行合理地想像。之后,通過讀信的方式讓幼兒用較連貫的語言把三幅圖所要表達的意思表達出來。這個環節的巧妙之處在于,既讓幼兒復習鞏固了信的基本格式,同時也讓幼兒將自己生病時的感受以小貓的口吻表達了出來,使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發展。
幼兒園小班教案:生病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小動物奔跑的快慢。
2、學會用動作表現出小動物的走路特征及學說角色之間的對話。
3、知道在別人遇到困難時要熱情相助。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要求幼兒掌握小動物奔跑的特征,能扮演角色對話。
難點:對幼兒進行情感滲透教育,培養他們懂禮貌、有愛心。
活動準備
與故事內容相符的背景圖(畫有生病的羊媽媽),小羊(很著急的樣子)、蝸牛、小豬、小馬、小兔的圖片及頭飾。
活動過程
一、首先出示小羊的圖片,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后,發現小羊很傷心,很著急。小羊為什么如此著急傷心呢?請大家一起聽故事《羊媽媽病了》
二、再出示背景圖,引導幼兒觀察并發表自己的看法:
1、圖片上有誰?(羊媽媽)她怎么了?(生病了)你從哪里看出她生病了?
2、小羊因為媽媽生病了所以很著急,如果你是小羊你會怎么辦呢?(引導幼兒進行討論并回答)
3、正在小羊著急的時候,小朋友看誰來了?(出示小蝸牛圖片),小蝸牛會怎么來?(慢慢爬過來)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爬”,小蝸牛會對小羊說什么?(小羊別著急,我幫你去找醫生)
4、小蝸牛爬呀爬, 小豬挺著肚子跑來了(出示小豬圖片),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挺著肚子跑”(讓所有小朋友體驗,表現好的獎勵)
5、邊出示圖片邊演示小馬飛跑的動作,小馬是怎么跑的(飛跑)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他對小豬說了什么呢?(我比你跑得快,讓我去吧)
6、小馬來到兔醫生家,把兔醫生帶到小羊家,在小動物的幫助下,羊媽媽的病好了。
7、在生活中你是怎樣幫助有困難的小伙伴的?(對幼兒進行情感滲透教育)
三、看圖完整講述故事后引導幼兒學說角色對話。
1、兔醫生怎樣去的小羊家?(小馬馱著他),小馬對兔醫生說了什么?(兔伯伯,請您騎到我的背上吧)引導幼兒重復說。用了一個“請”說明小馬非常的有禮貌,我們也要學小馬做個有禮貌的孩子。
2、兔醫生怎樣給羊媽媽看的病(看了又看,聽了又聽)他是怎樣的醫生?(是一個很認真很負責任的醫生)。
3、聽了兔醫生的話,小羊怎樣說的?(謝謝伯伯,謝謝大家),這是一只懂禮貌的小羊,在別人幫助他后能主動說謝謝。今后如果有人幫助你,也應主動說聲謝謝,像小羊一樣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四、延伸活動。幼兒到活動區里表演故事《羊媽媽生病了》
自評與反思:
本次活動我著重把握了“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使幼兒真正成了活動中的小主人。活動中,在我巧妙的“引”“導”下,給幼兒創造了敢說、想說、愿意說、有機會說的語言環境。如在基本環節中,我每次出示圖片都要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幼兒暢所欲言,大膽踴躍地回答每一個問題,如果有幼兒說不好,我會親切地握著他的手鼓勵再說,直到說好為止。如此這樣,倍增了幼兒的自信心,學習興趣非常濃。
本次活動不僅為幼兒創造了語言環境,還通過故事對幼兒進行了愛的情感教育,讓幼兒學會幫助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知道這樣做會給別人帶來快樂,也是自己的快樂。
活動中還有不足之處,由于班級幼兒人數太多,難以全面關照,有待于日后想辦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