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好玩的空氣(精選4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好玩的空氣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空氣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2、通過觀察實驗和圖片,了解認識空氣,在家長的幫助下,通過查閱書籍,上網,觀看VCD等途徑獲得有關空氣的經驗。
3、萌發對自然科學的興趣,知道環保的重要性。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提前一個星期請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通過查閱書籍,上網,觀看VCD等途徑收集有關空氣的資料,積累相關知識經驗。
2、空氣清新劑一瓶。
3、教學掛圖一張(馬路上汽車尾氣,工廠里排放黑煙等)
4、蠟燭一支,打火機,透明的玻璃杯一只。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我給你們猜一個謎語:看不見,沒顏色,沒味道,我們誰也離不了。它是什么呢?
2、感知空氣的重要性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組織幼兒討論:沒有空氣我們能生活嗎?
請幼兒把鼻子捏住,把嘴巴閉緊一小會,讓幼兒談談當時的感受。
教師:空氣對于我們很重要,離開了空氣,我們就會喘不過氣來,離開了空氣我們就不能呼吸。
教師點燃蠟燭,然后用玻璃瓶罩住蠟燭,觀察蠟燭的變化。
3、認識新鮮的空氣和污染的空氣。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說:畫面上有什么?哪里有新鮮的空氣?哪里的空氣難聞,不新鮮?你是怎么知道的?
討論:我們吸入了被污染的空氣會怎么樣?
4、幼兒根據自己收集到的有關空氣的知識經驗進行交流活動。
教師出示空氣清新劑,提問:這是什么?
教師小結:新鮮的空氣真好,希望小朋友們認真學習本領,將來長大后能想出更多的辦法使我們環境更美好,使我們在任何地方都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活動中有一個謎面,其實就是空氣的特性,而接下來的幾個環節都是圍繞這個謎面開展得。而作為開始讓幼兒來猜得話,他們都猜不出來,沒有多大的價值。于是我將猜謎這部分去掉,直接和幼兒一起玩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到空氣的特性,最后猜謎,鞏固對空氣特性的理解。
活動反思:
空氣是很抽象的,就像它的特性一樣看不見、摸不著,開展本活動對于幼兒來說很難理解,為了能讓幼兒正確親身體驗空氣,開展了一系列的實驗,其中把鼻子、嘴巴捂起來,孩子們立刻說出自己的感受:很悶,不能聞東西、憋得很等等。這些詞正說明人離不開空氣,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便很快感知空氣“看不到,摸不著,聞不出,抓不出,你需要,我需要,離開它,活不了”的特性。在活動中,孩子們對實驗很感興趣,這正說明只有孩子親身體驗、感受到,才能真正了解,發現問題,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小百科:空氣是我們每天都呼吸著的“生命氣體”,它分層覆蓋在地球表面,透明且無色無味,它主要由氮氣和氧氣組成,對人類的生存和生產有重要影響。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好玩的空氣 篇2
活動目標:
1. 大膽嘗試運用多種方法觸碰空氣袋娃娃,且有參與活動的興趣和勇氣。
2. 能在空氣袋的相應位置貼上眼睛、嘴巴,發展動手能力。
3. 在寬松的情境中體驗動手做,游戲樂的愉快情緒。
4. 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5.鍛煉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活動準備:
1.選擇大小適中的保鮮袋若干,做成空氣袋氣球和空氣袋娃娃。
2.即時貼剪好的眼睛、嘴巴圖形若干;彩帶等。
3.把已做好的空氣袋娃娃懸掛在一根皮筋上,位置高于幼兒高舉的手指尖。
活動過程:
1.進入活動場地,引起興趣。
教師與小朋友做律動進入活動區
2.空氣袋娃娃出場,幼兒學習運用多種方法縱跳觸碰空氣袋娃娃。
(1) 認識空氣袋娃娃,和空氣袋娃娃做游戲。
出示空氣袋娃娃,讓幼兒和它認識。
。2)大膽運用多種方法縱跳觸碰空氣袋娃娃。
、俅竽懹每v跳的方法觸碰空氣袋娃娃,重點練習縱跳的動作。
一起集體練習縱跳,再加深難度,反復練習縱跳的動作。
②嘗試運用多種方法縱跳觸碰空氣袋娃娃。
可用肩膀、手臂關節、鼻子、頭……碰一碰空氣袋娃娃。
3.制作空氣袋娃娃,能在空氣袋的相應位置貼上眼睛、嘴巴。
。1)教師進行啟發式提問,引導幼兒發現。
空氣袋怎樣變成空氣袋娃娃。
。2)一起動手制作空氣袋娃娃,注意貼的位置。
師:請小朋友每人到桌子邊上選一個空氣袋,讓它變成一個空氣袋娃娃。
。ㄓ變簞邮种谱鳎ㄒ魳罚
(3)與做好的空氣袋娃娃做游戲,引導幼兒用不同方法玩。
可以往上拍,用頭頂,兩個人一起拍……
。4)到戶外與自制空氣袋娃娃做游戲。
教學反思:
我首先讓幼兒與空氣袋寶寶做朋友,然后讓幼兒在與空氣袋寶寶做游戲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探索,通過與同伴的合作、交流,想出了多種玩空氣袋的方法。通過這一活動,我體會到:支持孩子具有積極意義的需求,提供相應的環境,鼓勵孩子積極探索,自主學習是十分重要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好玩的空氣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使用小實驗的器材,感知空氣的存在與作用。
2、引導幼兒通過對材料的觀察和操作,產生探索空氣的興趣。
3、引導幼兒從小實驗中感受空氣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手絹、水盆、蠟燭、大小玻璃杯、打火機、乒乓球、塑料袋、記錄表格3個等。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1)教師和幼兒一起玩吹氣玩具,想辦法讓它鼓起來,再讓它癟下去,讓幼兒想一想為什么?
。2)組織幼兒討論:你怎么知道周圍有空氣?引導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
幼:能喘氣就有空氣。
幼:外面的樹枝擺起來就有空氣。
幼:能呼吸就有空氣,有空氣小朋友特別舒服。
分析:通過討論,孩子們回憶著對空氣的感受,但從他們的言語中捕捉到他們對空氣的感受還不充分。
。3)教師讓幼兒用塑料袋抓空氣,進一步感受空氣的存在,請幼兒分別說一說在什么地方抓到空氣?
師:怎么才能證明抓到空氣了?
幼:塑料袋鼓起來了。
分析:孩子們在找空氣的過程中驚奇地發現在活動室、睡眠室、樓道、衛生間里都能使塑料袋鼓起來。
師:空氣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誰知道它能幫我們做哪些事情呢?(幼兒自由回答)
2、幼兒分組進行實驗,感知空氣的存在及作用。
第一組:不濕的手絹
。1)教師將手絹塞入杯底,倒扣壓入水下,讓幼兒猜一猜手絹濕不濕并記錄。
。2)幼兒動手實驗,證實自己的猜想并記錄。
(3)教師第二次將手絹放入杯底,倒扣壓入水下,將杯子傾斜,引導幼兒觀察杯子中的水有什么變化?
幼:杯子里有水跑出來,杯子里進水了。
師:手絹有什么變化?
幼:手絹變濕了。
。4)請幼兒講述實驗結果,并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第一次手絹不濕?
第二次杯子中的什么跑了?
幼:因為杯子里有空氣,水進不去,所以手絹不濕。
幼:第二次杯子中的空氣跑了,水進去了,手絹就變濕了。
分析:“猜一猜”增加了小實驗的神秘感,幼兒動手操作證實自己的猜想,初步體驗科學探究過程。
第二組:會沉會浮的乒乓球
。1)教師將乒乓球放在水面上,用一個倒扣的杯子扣住向下壓入杯底,讓幼兒猜一猜球是沉是浮并記錄。
。2)幼兒實驗證實自己的猜想并記錄。
。3)引導幼兒將杯子傾斜,觀察水有什么變化,讓幼兒猜一猜。
分析:注重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使幼兒的思維更加活躍,學習積極性更高。
師:手絹不濕和乒乓球沉下去都是因為杯子里有空氣,水進不來;相反,杯子傾斜,杯子里的空氣跑了,水就能進來了。
第三組:哪支蠟燭先滅
。1)教師將兩支蠟燭點燃,用大小兩個杯子同時扣在蠟燭上,讓幼兒猜一猜哪支蠟燭先滅并記錄。
。2)幼兒動手實驗,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火焰的燃燒情況,看哪支先滅。
分析:教師沒有把實驗結果直接告訴幼兒,而是給幼兒充足的探索空間,目的在于培養幼兒科學探究的精神。
。3)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小杯子里的蠟燭先滅?
師:因為小杯子里空氣少,所以蠟燭先滅;大杯子里空氣多蠟燭后滅,
這說明空氣有幫助物體燃燒的作用。
3、討論與小結,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師:通過小實驗,我們知道空氣能幫我們做很多事情。如果小朋友用手捏住鼻子,試一試會有什么感覺?想一想,如果四周沒有空氣,我們會怎樣?
。ㄒ龑в變赫f出動植物同樣也需要空氣)在我們生活中,還與哪些東西是利用空氣來為我們服務的?(吹起玩具、氣球、降落傘、皮球)空氣對我們的用處這么大,我們從小就應該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不亂丟垃圾,看到別人有不好的行為,應馬上制止,保持環境衛生。
幼兒整理物品,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好玩的空氣 篇4
活動目標:
1、在寬松的情境中,讓幼兒體驗動手做,游戲樂的情緒。
2、激發幼兒嘗試和探索新的活動興趣和勇氣。
3、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能在空氣袋的相應位置貼上眼睛、嘴巴。
4、鼓勵幼兒主動參與活動,體驗友愛的情感。
5、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6、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選擇大小適中的保鮮袋若干,做成空氣袋氣球和空氣袋娃娃。
2、用即時貼剪好的眼睛、嘴巴圖形若干;彩帶;紙棒等。
3、把已做好的空氣袋娃娃懸掛在一根皮筋上,位置高于幼兒高舉的手指尖。
活動過程:
一、進入活動場地:教師與小朋友邊走邊唱進入活動區
二、玩空氣袋氣球
幼兒伴隨歡快的音樂進行游戲,教師適時的參與并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多種方法,在游戲中與同伴合作、交流、學習。
三、與空氣袋娃娃做朋友
1、探究與空氣袋娃娃做朋友的方法
、艓煟嚎茨沁厭熘氖鞘裁?(空氣袋娃娃)空氣袋娃娃也想和小朋友做好朋友,你們同意嗎?
、埔龑в變河每v跳的方法,可用手摸摸、用頭頂頂空氣袋娃娃
師:好朋友就碰一碰,但空氣袋娃娃掛在空中,怎么才能碰到它呢?(用手摸摸)那去試一試!
師:空氣袋娃娃要考小朋友:不用小手去碰它,要用身體的其他地方碰它。(用頭頂頂——這時將皮筋降低)
要求:幼兒
縱跳觸動娃娃時,應一個幼兒站在一個空氣袋娃娃的下面。
四、做空氣袋娃娃
1、探究空氣袋氣球變空氣袋娃娃的方法
教師進行啟發式提問,引導幼兒發現
。ㄓ變簢诮處熤車┛諝獯鼩馇蚴窃趺醋兛諝獯尥薜哪?它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空氣袋娃娃臉上的眼睛、嘴巴是什么樣的?
2、一起動手做空氣袋娃娃
師:請小朋友也來把空氣袋氣球變成空氣袋娃娃吧!
、沤處熝不刂笇в變簩⒀劬、嘴巴貼在適當的位置。
、拼虬缈諝獯尥蕖
六、帶做好的空氣袋娃娃出去游戲。
反思:
一、在游戲中鼓勵幼兒積極主動探索。
在本次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探索與空氣袋做朋友的方法,鼓勵幼兒在親身體驗中探索與空氣袋接觸的方法,用身體部位與空氣袋接觸。在游戲中,幼兒通過交流、嘗試,想出了許多與空氣袋做朋友的方法。有的小朋友向上跳,用手觸碰空氣袋,這是大部分小朋友想到的辦法;有的幼兒想到了用頭頂、用臉頰去觸碰空氣袋,也得到了成功嘗試,還有的小朋友說可以用腳,但失敗了。嘗試有成功,有失敗,但幼兒在這個過程中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精神,是他們良好學習品質的體現,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對幼兒的發展至關重要。
二、不足之處
在活動中,我先鼓勵幼兒探索、嘗試與空氣袋做朋友的方法,再分組進行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個別幼兒不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宜的高度,如:個別較矮的小朋友選擇了一個高的空氣袋,他用手縱跳觸物較困難,也無法體驗到其他的觸物方法;個別較高的小朋友選擇了較矮的空氣袋,他沒有跳起就能用手觸碰空氣袋,沒有達到縱跳的目標。因此,我認為可以調整繩子的高度問題。請幼兒從矮到高排列,將繩子一頭系矮,一頭系高,鼓勵幼兒初步探索。再將繩子調高高度,增加難度,鼓勵幼兒探索、嘗試,教師小結縱跳觸物的方法:較高的空氣袋可以用手縱跳觸物,較矮的空氣袋可以用頭、手臂等縱跳觸物,在感知并有一定經驗之后,再鼓勵幼兒自由選擇高度、方法縱跳觸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