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動物的家教案(精選2篇)
幼兒園動物的家教案 篇1
有益的學習經驗:
了解動物與森林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知道常見動物的生活習性,形成愛護動物、愛護自然的環保意識。
準備:
關于森林的錄像帶,幼兒已經具備關于動物的一些基本知識。
活動與指導:
1.教師先給幼兒講故事“小烏龜找家”,引出活動課題。教師啟發幼兒說:“小烏龜的家找到了。今天我們來看一段錄像帶,請小朋友們看看獅子、老虎、鳥,還有許多動物他們的家在什么地方?”
2.教師放錄像請幼兒觀看。
3.教師提出問題:錄像里面放的是什么地方?森林什么樣?美不美?請幼兒動腦筋后來回答。
4.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有什么動物生活在森林里?他們都吃什么?怎樣生活?請幼兒帶著問題,再看一遍錄像帶。
5.請幼兒說說他們看到的內容,(啄木鳥在森林里做窩,吃樹木的蟲子;長頸鹿吃森林中的青草和樹葉,樹林又高又密能夠保護長頸鹿,使他們不容易被兇猛的野獸發現,老虎,獅子,豹子等動物吃森林里弱小的動物)
6.教師總結:森林是動物的家,動物離不開美麗的大森林。
附故事:
小烏龜找家
沙灘上一只小烏龜出殼了,它東瞧瞧,西看看,外面的世界真大呀,我的家在哪里呢?
小烏龜爬呀爬,爬到小河邊,看見許多小魚在河里游來游去,就問:“小魚,小魚,你們知道我的家在哪里嗎?”“對不起,小烏龜,我們不知道,我們的家是小河,我們在河里真快樂!”
小烏龜又向前爬,看見一只蚯蚓從泥土里鉆出來,就問:“小蚯蚓,小蚯蚓,你知道我的家在哪里嗎?”“對不起,小烏龜,我不知道,我的家是大地,我在泥土里真快樂!”
小烏龜繼續往前爬,爬到大樹下,看見許多小鳥停在樹上,唧唧喳喳地唱歌,就問:“小鳥,小鳥,你知道我的家在那里嗎?”“對不起,小烏龜,我們不知道,我們的家是大樹,我們在樹上休息唱歌真快樂!”
小烏龜還是不停地往前爬,看見一只小蝸牛背著重重的殼也在爬行,就問:·“小蝸牛,小蝸牛,你知道我的家在哪里嗎?”小蝸牛說:“小烏龜,你瞧瞧我,再瞧瞧你的背上。”
小烏龜轉過頭來瞧瞧自己的背上“謝謝你,我找到自己的家了。”小烏龜把自己的頭,四條腿,尾巴全都縮在自己的甲殼里“呀,我也有家啦,我的家又舒服又暖和,我在家里真快樂!”
幼兒園動物的家教案 篇2
動物的家
目標:1.布置不同的小動物的家,能分辨出不同動物的家
2.學習當小動物的爸爸媽媽,照顧小動物,并能與小朋友分享環境
準備:1.在娃娃家中布置小貓、小兔、小狗的家。
2.請幼兒將家中的小動物玩具帶到幼兒園中。
過程:1.引導幼兒進入活動區,認識不同小動物的家。
2.請幼兒自告奮勇包出自己想當哪個小動物的爸爸媽媽。引導他們愛玩玩具,細心照顧動物寶寶,鼓勵他們與動物玩具說話表達自己的情感。
徐美家當小貓的媽媽,她能仔細的抱著小貓對它說:“寶寶乖,媽媽親親你!媽媽給你吃東西啊!”對小貓照顧的特別認真細微。
恬恬當小兔的爸爸,他帶小兔到外邊去做游戲還教兔寶寶雙腳跳。嘴里還說:“你兩只腳一起跳,快跟我學!”腳色語言運用相當好
3.帶寶寶游戲后,將它們各自送回自己的家。引導他們尋找不同的動物家的標記。
家家找到了有小魚的房子、恬恬找到有小兔標記的房子、美美找到了小骨頭標記,將小狗放在有骨頭標記的房子內。孩子們都正確的將小動物們送回了家。
美美還對小狗說:“你睡吧,天黑了!”并給狗兒蓋上了被子!
由此看出,孩子們已經能初步照顧這些小動物寶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