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小鳥迷路了(精選5篇)
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小鳥迷路了 篇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小鳥找家的故事情境,引導學生根據特定情境進行簡單的推理,促進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同步發展,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2、指導學生運用繪畫形式表現小鳥找家的故事,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發展造型表現能力。
3、指導學生描述自己畫的故事,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掌握小鳥及發光物的`造型表現方法,并能運用這些形象自由地進行繪畫表達。
三、教學難點:
啟發學生思考用多種方式幫助小鳥找家,拓寬情境,突破教材范畫的局限,使學生進行相對獨立的繪畫表現。
四、教學準備:
繪畫紙、鉛筆、水彩筆或油畫棒等。
五、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教師課件出示連環的圖片,學生欣賞觀察,并在小組里討論編一個小故事。
2、指名學生講故事。
3、故事里的小鳥遇到了什么困難?(指名回答)
4、教師小結:小鳥迷路了,找不道家了,要請小朋友幫幫它。(揭題:小鳥找家)
(二)新知學習
1、小組內討論:你想用什么方法來幫助小鳥回家?(指名同學說)
2、黑夜中會發光的物體有那些?(組內討論、指名回答)會發光的物體:星星、月亮、螢火蟲、手電、燈籠、汽車燈。
3、小鳥的組成(指名回答):頭部、身體、翅膀、尾巴、爪子。
4、小鳥的顏色:黃色、灰色(也可以畫你喜歡的顏色)。
5、指名學生到黑板嘗試畫小鳥。
6、師小結:注意小鳥飛著和站著時的區別(爪子)。
(三)自主創作
請把你想到幫助小鳥回家的方法畫在作業本上吧!注意:
1、小鳥可以回家了,應該是高興的表情。
2、添畫背景。
3、大膽造型,大膽著色。
(四)展示評價
你說、我說、大家說
(五)課后拓展
1、如果你迷路了會怎么辦?別人迷路了你又會怎么做?
2、小鳥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它們,愛護它們的家園。
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小鳥迷路了 篇2
教材來源:湘版美術教材第一冊
課業類型:造型·表現
課題名稱:小鳥找家
教學對象:小學一年級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資源:教師:音樂動畫《小鳥找家》(導入用);畫家作品數幅(已制成PowerPoint課件)(欣賞用);繩子、夾子若干(作品展示用);布數條(游戲用)。
學生:蠟筆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完成一幅以《小鳥找家》為題目的想象畫,并了解到不同畫家對光的表現手法。
過程方法:通過參與游戲,學生能體驗迷路者的感受;故事情景的創設,使學生要想辦法幫助一只迷路的小鳥找家,從中學生會嘗試運用自己的方法去表現黑夜中的光。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教學,學生對本課內容產生濃厚興趣;他們能理解迷路者的感受,并樂意幫助迷路者(小鳥)找到回家的道路。
教學過程:
一、 游戲導入:
2、游戲方法:由一、二組學生用布蒙住三、四組學生的眼睛,再請一、二組組長(6人)蒙住其他組員的眼睛。由一、二組組長把蒙眼的同學送到指定的位置,并要求學生在蒙眼的條件下走到另外一個指定位置。
(教學設想:該游戲的設計,有兩個目的:首先是通過游戲使學生對該課的學習產生興趣;其次是希望學生在游戲中,能獲得一種類似于在黑夜里迷路的感覺。獲得這種感覺,對學生接下來的學習非常重要。)
3、反思:要求學生對游戲進行反思,回憶游戲時的感受。抽選不同的學生代表(原地不動的、嘗試移動的、走錯方向的、能到達目的地的)談其感受。
4、擴展:請學生說說,在眼睛被蒙住的時候,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二、 展開:
1、出示音樂動畫《小鳥找家》,通過音樂和畫面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時,創設故事情景。
2、當動畫播放到“小鳥因為天黑,找不到回家的道路時,急得在哭”這個畫面時暫停,要求學生思考:小鳥現在的感受以及小鳥現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教學設想: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使學生在游戲中得到的體驗可以遷移到小鳥身上。使學生能深切體會小鳥此刻的感受和需要。這樣可以方便學生找到幫助小鳥回家的方法。)
3、結合學生對思考問題的回答,幫助學生明確:幫助小鳥回家的關鍵是要找到光。
4、明確作業要求:同學們,在漆黑的夜晚,哪里才能找到光,照亮小鳥回家的道路呢?請用畫筆把你的想法畫下來。
三、 實踐:
學生對作業要求進行思考并開始創作。
教師巡堂輔導。通過共享部分學生的`創意,擴展其他學生的思路。對學生的構圖、造型、色彩等方面作個別輔導。
四、 評價與欣賞
1、要求學生把作業夾到黑板上進行展示。
2、抽選部分學生,要求其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構思。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小作者是通過什么方法來表現黑夜里的“光”的?是線條?形狀?顏色或其它?
3、對學生們的作品進行肯定:同學們都很聰明,創造了各種各樣的光,幫助小鳥找到了回家的道路。而且,大家畫“光”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同學們想知道,繪畫大師們是如何畫“光”的嗎?
4、展示畫家作品,教師引導學生從線、形、色等繪畫要素入手,分析畫家表現光的方法。
(教學設想:畫家作品要選擇學生容易接受的。我選擇的畫家包括了凡高、克利等。作品展示時畫面要清晰、精美,能喚起學生對美的感受。
5、教師與學生一起對這節課進行回顧:想想看,我們這節課干了些什么?通過回顧,使學生能對本節課接受的信息進行一次調理,更好地知道自己在本節課里到達做了什么,學了什么,收獲了什么。
6、結束課堂。
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小鳥迷路了 篇3
設計意圖:
上個學期我們班級認養了一只白文鳥,孩子們常常去看它,對鳥類漸漸有了興趣。本學期我們的主題內容就是《鳥兒朋友》,孩子們通過圖書、圖片等認識了一些鳥類,知道它們的名稱、明顯的特征。在觀看《父母難做》的VCD內容后、在欣賞了班級的環境創設后,幼兒驚嘆于鳥類為了生育后代筑的各種巢,被形態各異的鳥巢所吸引。考慮到幼兒的創造能力、動手能力都比較弱,而幼兒又有為小鳥做個鳥窩的愿望,因此設計這個活動。讓幼兒在選擇不同材料嘗試制作鳥窩的過程中感受不同材料的差異,同時也進一步激發幼兒去關愛鳥類的愿望。
活動目標:
1、嘗試選用不同材料為小鳥做窩,在制作中有進一步探索鳥窩的興趣。
2、有關愛、保護小鳥的愿望。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7、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重難點:
嘗試選擇不同材料,根據它們的特點為小鳥做窩。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室內懸掛不同的鳥巢。
2、制作材料:樹枝、棉花、樹葉、紙盒、雙面膠等。
3、百寶箱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出示信)
1、這是什么?是寫給誰的呀?猜猜是誰寫給我們的信?你怎么知道是小鳥寫的信?
2、讓我們一起看看信里寫了什么。
3、師生共同看信。
二、引發愿望:
1、鳥媽媽遇到了什么事情?那怎么辦?我們快給它想個辦法吧。(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
2、你想做個怎樣的鳥窩?
3、用什么材料給小鳥做窩呢?為什么?這種材料摸上去是怎樣的'?猜猜小鳥住進去會有什么感覺?
4、尋找材料:除了老師準備的,你還能用哪些材料做鳥窩?我們可以去教室里找一找。(鼓勵幼兒到百寶箱尋找各種合適的材料后再制作)
三、實踐創作:
1、幼兒創作,教師巡回觀察
2、教師及時點評幼兒的作品,肯定幼兒的創意:為什么你用這個材料?小鳥住進去有什么感覺?
四、活動延伸:
1、懸掛、展示幼兒的作品
2、把班級認養的白文鳥放到幼兒的作品中,讓幼兒更直接的感受鳥窩的特點。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我們學習了“小鳥的家”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今后應怎么做?是的,小鳥是我們的朋友,讓我們行動起來,愛護它,保護它,給它們創造一個美麗溫暖的家。在本次活動中,我鼓勵幼兒根據自己有關經驗,大膽說出自己愛鳥護鳥的辦法并積極參與制作鳥窩的活動,讓孩子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社會領域的教育關鍵是增強情感體驗,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體驗、感受無家可歸鳥的心情,從而引發孩子對鳥的同情心,萌發愛鳥護鳥的責任心。
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小鳥迷路了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撕貼簡單的圖形,認識粘貼工具和材料,培養幼兒粘貼和對美工的興趣。
2、訓練手指的靈活性,提高手眼協調活動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綠色紙、膠水用盤、抹布等。
2、大幅白紙3幅貼好樹干,指偶小鳥3只。
活動過程:
1、出示迷路小鳥,引起幼兒注意力,建議幼兒為小鳥找家,“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小伙伴(出示小鳥),這只小鳥告訴我它迷路了,那該怎么辦呢?(一步步地引導幼兒,引起他們對為小鳥找家的愿望)
2、拿出貼好樹干的白紙,問:小鳥的家還缺什么?那我們給小鳥造一個新家吧!教師示范:左手拿紙,右手撕蘸膠水涂在樹葉的背面,然后貼在樹干上方。
3、還有3只小鳥也希望找到自己的家,我們小朋友來幫助小鳥吧!幼兒分成3組,每一組由一位老師指導撕紙、粘貼,每組幼兒粘貼一棵大樹,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不要求幼兒撕出規則的樹葉形,不要求按規則粘貼樹葉貼在樹干上方的輪廓線內)
4、每組各抽出一名幼兒,送小鳥回家,將小鳥貼在大樹的`任一位置上。
效果分析:
教師能夠根據幼兒的特點選擇內容,不僅鍛煉了幼兒手部肌肉的協調性,而且能培養幼兒耐心、細心的學習態度。
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小鳥迷路了 篇5
活動目標:
1 知道同伴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關心。
2 在欣賞故事和實踐活動中,感受同伴間關愛的愉快情感。
3 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4 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5 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活動準備:
1 掛圖一副,磁性教具,小鳥,星星,月亮,螢火蟲。
2 玩具若干[幼兒人數一半]
活動過程:
1 活動導入
師:有只小鳥在森林里迷路了,天黑了,他找不到回家的路,傷心的哭了,它好想媽
媽,你們愿意幫助他回家嗎?怎么幫助它?
2 幼兒圍繞這個主題,想象如何去幫助小鳥?
請個別幼兒大膽的講述自己的想法,幫助小鳥找家。
3 老師講述故事,小鳥找家
師:有許多小動物也想幫助小鳥,讓我們聽聽有誰也來幫助小鳥?它們是怎么幫助小鳥
的?
老師邊演示教具,邊講述故事,讓幼兒了解故事內容,建議提以下問題?
一 誰幫助了小鳥?
二 小星星聽到小鳥的哭聲是怎么說的?
三 月亮奶奶聽到小鳥的哭聲是怎么說的?
四 螢火蟲聽到小鳥的哭聲是怎么幫助小鳥的?
4 引導幼兒討論小朋友們之間應怎樣互相幫助,互相關心?
師:你是怎么關心別人的?別人又是怎么關心你的?
5 幼兒兩兩合作玩玩具,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老是發玩具給單教幼兒,另一半幼兒沒有玩具,讓幼兒想象怎么玩?啟發有玩具的.幼
兒找沒玩具的幼兒玩,在后面的環節中給幼兒展示幼兒園小朋友之間的互相幫助,互相
合作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感知,知道朋友間應該互相幫助。
活動還增加了表演故事的情節。
活動反思:
這這活動采用了講故事的形式,故事新穎動人,孩子很有興趣,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的
積極性很高,積極主動的發言,但在游戲環節,教師的引導不夠,幼兒沒有進入游戲情
境,沒有體驗到游戲的樂趣,同時教師在設計角色游戲時,把頭是給幼兒帶上,應該放
到最后游戲環節佩戴,這樣幼兒較容易進入原預設情景。
小百科:鳥,又稱作鳥兒。定義:體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動物,鳥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呈流線型(紡錘型或梭形),大多數飛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