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習慣大危害 》班會活動案例
《小習慣大危害 》班會活動案例
設計背景:
葉圣陶先生說:“教育無非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 兒童的心田就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種了一種思想,便會有行為的收獲,播種了行為,便會有習慣的收獲,播種了習慣便會有品德的收獲,播種了品德,便會有命運的收獲。良好的習慣對孩子人生的成長太重要了。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增強能力,可以說培養良好習慣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好的習慣使人受益一生。學校把加強文明禮儀、行為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為教育重點。通過這次班會活動,讓學生認識到自己身上存在哪些不良習慣,明白壞習慣要改掉,好習慣要繼續發揚,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習慣。
教學目標:
1. 情感目標:堅定學生養成好習慣,告別壞習慣的決心。
2. 認知目標:1.使學生認識到好習慣的重要性及壞習慣的危害性。
2. 初步認識習慣對人的影響,能夠區分好習慣和壞習慣。
3. 學會區分生活學習中的好習慣和壞習慣。
3. 行為目標:使學生學會如何養成好習慣,告別壞習慣。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多媒體展示。
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
1.猜謎語。
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與你親密無間,
我不是機器,但我全心全意聽命于你。
對成功的人來說,--我是功臣;
對失敗的人來說,--我是罪人。
培訓我,--我會為你贏得整個人生;
放縱我,--我會毀掉你的終身。
我到底是誰?--我平凡得讓你驚奇。
2.課件展示,揭示課題。
課件顯示:小習慣。
師:從屏幕上你發現了什么?
生:一個小孩子放煙花,炸傷了小手。
師:小朋友們放煙花的時候經常習慣用手拿著燃放,你看,一個小小的習慣就會給我們造成巨大的傷害。課件展示:大危害。
二、話說習慣
1.習慣的含義
習慣——是一種定型的行為,是長期積累、反復強化的產物,是經過反復練習而養成的 。
2.習慣的分類
師:生活中習慣對我們的危害有多大呢?請看《躺著看書壞習慣》。學唱兒歌:“呼嚕豬,躺著看書好舒服,叮當狗,把頭搖,這樣看書可不好,坐著瞧,坐著看,養成看書好習慣。”
(學生討論回答)
瞧,大家這么高興,成長樹爺爺也來湊熱鬧了。咦,他怎么哭喪著臉呢?哪個小朋友來幫著瞧一瞧吧。
(學生在老師指導下摘下一個葉片。)
生:老師,成長樹爺爺長蟲子了。
師:哦,那你就說一說是條什么蟲子?
生:挑食偏食。
師:挑食偏食屬于什么習慣?(學生自由作答)
師:我們的身體就像這棵大樹,我們的一些習慣就是書上這些生病的葉子,時刻危害著我們的健康,今天我們就幫成長樹治一治病吧。
(學生繼續摘樹葉)
生:愛看電視。
師:愛看電視是壞習慣嗎?(學生討論教師訂正)
師:像“愛看電視”這種習慣不好也不壞屬于中性習慣。所以我們可以把習慣分成“好習慣”、“壞習慣”、“中性習慣”板書:習慣的分類。
學生集體討論,把成長樹上的葉子分成三類:“好習慣”、“壞習慣”、“中性習慣”分別裝進有“好習慣”、“壞習慣”、“中性習慣”標記的盒子里。
(通過教師講解,便于學生理解習慣這個抽象的概念。讓同學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在游戲中增加感性認識,產生強烈的共鳴。通過查找成長樹病因的活動,讓學生深刻認識自己的習慣,同時了解自己的好習慣和壞習慣。活躍了課堂氛圍,也增加了學生濃厚的參與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