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如何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英國著名作家毛姆說:“自尊心是一種美德,是促進一個人不斷向上發展的一種原動力。”一個人的心靈世界,是要靠尊嚴來支撐的。尊嚴可以帶給人自信,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幼兒的健康成長不只是體現在身體上和智力上,也體現在心理上。一顆小樹苗,只澆水施肥而不見陽光,就難以長成參天大樹。尊重與賞識他們,就好比陽光對于小樹苗一樣。得不到尊重與賞識的孩子是無法長成父母期望中的參天大樹。不能這樣比來比去 拿別人的優點來與孩子的缺點比較,是一種消極的比較法,只能在孩子的心里播下自卑的種子。實際做父母的,沒有不心疼自己孩子的,但是他們的攀比心其實很重,沒有不比的。認為這樣的比較法,可以激勵孩子加倍刻苦,常對孩子說,你看誰家孩子期中數學考第一,你才考多少?要多努力少出去玩。誰家孩子語文考第一,誰家孩子舞蹈跳的一級棒······隨著時間的推移,終于有一天孩子反駁了:你看誰的媽媽開著一輛20多萬的小轎車,你看誰的爸爸是個公司大老總。你看誰的家是一個超級別墅······父母驚呆了,然后默默的做著家務,再也不敢提起。孩子也松了口氣,其實他們并不想傷害自己的父母,這也是沒有辦法啊!不能嫌棄自己的孩子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您也要一如既往地擁抱他、欣賞他、贊美他。因為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覺,他就會成為好孩子;有了天才的感覺,他就會努力成為一個天才!”就是這句通俗易懂的話道出了孩子那種渴望被關注、被尊重、被賞識的迫切心態。尤其是學校的后進生,更是需要,看到后進生就像看到很久都沒出現的一個天才,用溫柔的眼光,欣賞他,呵護她們的自尊心。在學習上多關心,多幫助,發覺他們的特長,挖掘他們的潛能,幫助他們找回自信與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