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玩水真快樂》活動反思
愛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夏天到了,孩子們可以盡情的跟水進行游戲,在與水的互動中不斷探索和發現。《玩水真快樂》這個活動就是利用水的特性,讓孩子在自由玩水中探索讓原本浮在水面上的東西沉下去,讓原本會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的方法。
活動開始前,我給每一組小朋友都準備好了一套操作材料,包括一盆水、帶蓋玻璃瓶、積木、塑料玩具、吸管、氣球、塑料盤子、橡皮泥等。由于我們班孩子對于物體沉浮的概念還不是特別清楚,因次我先提問:今天老師給你準備了很多材料還有一盆水,你們猜猜看,這些東西放到水里面會發生什么事情?孩子們有的說玻璃瓶會沉下去,有的說積木會水面上,孩子們對沉浮有一定的概念,但并不十分清楚,甚至有的孩子會說出“沉起來”、“浮下去”這種詞。對于孩子認知上的一些偏差,我本來試圖去糾正,可是效果幾乎沒有,于是我決定讓孩子們先去試一試,他們桌上的這些材料放到水里之后會怎么樣。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孩子們通過操作,發現了玻璃瓶雖然很重,但它是浮在水面上的,而玻璃彈珠也是玻璃,確是沉到水底的,結合孩子們的實驗結果,我順便跟孩子們明確了在水底下叫沉,沉下去,在水面上叫浮,浮起來。通過第一次實驗,孩子們對物體的沉浮自己表達方式有了一定的概念。接下來,我提出了第二個問題,有沒有什么辦法讓原來浮在水面上的東西沉下去,讓原來沉在水底的東西浮起來呢?孩子們聽到要求后頓時滿臉疑惑,沒有了聲響。我請孩子們去試一試,看看是不是有什么辦法可以做到。通過實驗,孩子們對怎么讓浮在水面上的東西沉下去的方法掌握的非常好,都知道把它變重可以做到,比如在玻璃瓶里灌水,在塑料積木上壓一個裝滿水的杯子等等。而對于怎么讓原本沉的東西浮起來孩子們并不知道,通過詢問,孩子們大多表示讓沉的東西浮起來要讓東西變得更輕,而難住孩子們的就是怎么把東西變輕。看到孩子們都束手無策,我示范了讓沉的東西浮起來的方法,比如把玻璃彈珠放到盤子里,還有把橡皮泥捏成船或者盤子的形狀。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感受水的特性,通過實驗嘗試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通過活動,孩子們能夠大膽嘗試,并有一定的發現,動起來親手操作的方式也讓孩子們的活動興趣大大提高,活動氛圍非;钴S。因為本次活動重在體驗,因此,給孩子們準備的實驗材料可以更豐富些,讓孩子在跟不同材質或者有著相似特性的材料的互動中有更多的發現。另外,當孩子們沒有發現讓沉的東西浮起來的方法時,我直接示范的方法似乎有些操之過急,雖然沒有打擊孩子們的積極性,但是在某些程度上剝奪了孩子思考并解決問題的權力。如果采用間接提示后讓孩子再次嘗試的方法,也許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