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云娃娃》
此次語言活動《云娃娃》的選材來源于繪本《云娃娃》,而且在之前的一節語言課《云兒和風彩》中小朋友對云的形態變化很感興趣,因此為了滿足幼兒的興趣,并且激發幼兒的想象力,我選了《云娃娃》這個題材。此次的教學活動設計經過多次試上和在師傅、年級組長的指導下加以完善。剛開始教案的整個過程缺少趣味性,因此我加了“變變變”的游戲。在學習短句:“我是云娃娃,我能變成”的時候,我讓幼兒先學說,再一邊說一邊創編相應的動作,在學說的時候這里有個集體與個別學習的環節。在師傅的指導下,我把這一環節注意了起來。在最后的環節我也加了讓幼兒操作的一個環節,不再是讓幼兒覺得想象的云娃娃是那么的抽象,而是利用棉花讓幼兒動手把云娃娃變成自己想象的樣子,這樣顯得更加具體直觀。通過多次的修改,使整個教學過程更有趣味,以及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學說短句。
在此次活動中,我存在了一些不足的地方,在綜合其他老師給的建議下,我總結了以下幾點:首先中班的一節課是25-30分鐘,我沒有把握好時間,導致超時。超時的原因在于讓幼兒學說短句和邊說編做動作的時候,我花了很多的時間。在學說兩次后,直接可以集體一起說,因為學說的語句簡單,幼兒也有了前兩次的經驗。然后在活動中,個別幼兒的回答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我就被他們繞了進去,這時候我應該是及時的收住整個場面,在臨場的應變能力上還是很欠缺。其次是整個活動我沒有突出重點,每個環節都是很平,沒有高低起伏,語言也沒有抑揚頓挫。最后在選材上沒有新意,內容也簡單,對幼兒的挑戰新也不高。
這些不足的地方在下次的教學中都要努力改正,爭取上好一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