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活動《小兔逃跑》教學反思
細節描述:
情節一:有只小兔要離開家,它說:“媽媽,我要逃跑啦!”媽媽說:“你逃跑,我就追。”小兔說:“我變成小魚。”媽媽說:“我變成釣魚人。”你們知道小兔還會變成什么?媽媽又會變成什么?(小兔變成了云,媽媽變成了太陽;小兔變成了小鳥,媽媽變成了大樹。)
情節二:最后小兔還想逃跑嗎?(不想)為什么?(因為小兔逃到哪里,它的媽媽就跟到哪里,這樣就和呆在它媽媽身邊一樣;因為小兔跑到哪里,它的媽媽就追到哪里,小兔累了就不想跑了)
評價分析
本次語言活動《小兔逃跑》的活動目標在于讓幼兒理解作品中母子之間的親情,體驗“你變我變”的情趣;并通過大膽想象、創編,理解事物之間的關系。從整個活動來看,第1 個活動目標還是能達到的,很多孩子對于母親的愛非常的有感觸,也知道只有呆在媽媽的身邊才是最好的。對于第2個目標大膽想象創編來說,相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有點難,因為這是大班的課程,讓他們來進行大膽創編有一定的難度,很多幼兒只能用故事里的情節來說。
所思所悟
本次活動的主要目地是想讓幼兒通過故事來感受母親對孩子的愛。由于我班是中大混齡班,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理解起來比較簡單,基本上大班年齡的孩子都能說出故事,并對此進行創編;而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只能感受到故事的有趣,很少的中班孩子能感受到兔媽媽追小兔是母親對孩子們的愛,所以在創編過程中也有一定的難度,基本上就只能說出故事里的幾個情節。整個活動下來,就個別幾個孩子坐不住,喜歡東看看西看看,有時還喜歡跟旁邊的小朋友講講話,其他的小朋友都聽得非常地認真。在最后的環節中我問了孩子說:“你們想不想逃跑呀?”“不想,因為媽媽會找我的,找不到我,她會哭的!”可以看得出來孩子們是多么愛自己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