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活動《熊貓的客人》執教反思
在語言設置上,為了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我決定借助肢體動作,運用富有童趣的語言來激發幼兒傾聽故事的興趣,注重語言的生動形象和感情投入。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生動、有趣、形象、活潑的語言,特別是再加上一些豐富的表情和夸張的動作,更容易為幼兒所接受和模仿。當我在講述故事的時候,我用抑揚頓挫的語言節奏大大激發了孩子們傾聽故事的興趣,調動他們的高昂情緒,一個個都目不轉睛地認真聽著,對小黑熊的不禮貌行為表示反感。
在提問環節中,我主要運用開放式的提問方式,如:“小熊貓是怎樣招待小兔子的?”“小熊到了小熊貓家是怎樣做的?”“小兔子會請小熊做客嗎,為什么?”前面兩個問題是讓幼兒對聽了故事進行簡單的提問和追問,后面一個問題是追問,可以大大激發幼兒的思維、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提問,讓幼兒在傾聽的時候邊整理故事內容邊思考故事發展,讓整個活動的節奏變得均勻了,也加深了孩子們對故事的掌握。最后,孩子們自然而然地達成了目標2的重點,而不至于讓整個故事活動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