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孩子被誰接走了
一、情況分析
本周只有為期2天的時間,從國慶放假上來,又開始了一周的工作。本周我進行了2個下午的帶班,分別是大一班和大二班。
在大一班的帶班過程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婕婕和可可。婕婕在前段時間身體不太好,感冒了一直會吐,所以我們對她平時很關注。在午睡時,婕婕突然一直用手捂著耳朵,說右耳朵痛,是一陣一陣的痛。我問她以前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她說有,媽媽還帶她去醫院看過。我又問她是哪里痛,痛在里面還是外面,她說痛在里面。后來我向保育老師了解了她的情況,我們讓她先睡一覺,觀察她是不是痛的厲害,后來一覺醒來她說不痛了,我們也放心了。放學的時候,我也把這個情況告訴了她的爺爺,讓家長多留意。由于我是新教師,對孩子家長還不是很熟,所以在家長接送時,我交代幼兒看到自己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來接了就把小手舉起來,等我叫到名字才可以走。我主要看接送卡叫孩子的名字,看到孩子認識家長、小手舉起來了,我才讓孩子可以走了。那天在最后剩四、五個小朋友時,有位爺爺來了,說接他孫女可可。可是我一看,可可已經被接走了,這讓我的心馬上跳起來了。我問他平時一直誰來接的,今天說好誰來接孩子的。他說今天說好是他來接,平時奶奶也會來接。我急了,一下子也想不起來可可是誰接走的,但是我一定是看接送卡才會讓孩子走的,孩子也肯定認識家長才會走的啊。后來我又問他,你們有幾張接送卡。他說有兩張,也有可能她奶奶接走了。這時班級的宋老師也過來了,我們馬上打可可爸爸電話,但是電話一直沒人接。她爺爺說要么他回家去看看,看孩子被接回家了沒。我們給他留了電話,讓他別急,不管孩子到沒到家都給我們回個電話,要不然我們不放心。爺爺走了,我也急了,作為新教師的我有點不知所措了。過了段時間,可可爺爺特地又跑到了幼兒園,告訴我們她奶奶接走孩子了。頓時,我那顆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來了。她爺爺說,下次一定要和家里說好,誰接就誰接,不然搞得大家都虛驚一場。從這件事上,我也清楚地明白了作為一個老師,我的責任有多大。
二、教學分析
第二天中,中班進行了新教師的亮相課。我也進行了3個班級的聽課,分別是中一班的語言課《小烏龜看爺爺》、中三班的語言課《吊車和賽車》和中二班的美術課《有趣的車》。之后,我也進行了聽課的反思。從中,我也發現了自己在教學中的問題,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我知道語言課主要是為幼兒創造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并且有機會說的環境,讓幼兒多看、多聽、多猜、多想。課堂的各個環節要抓住主線,清楚整堂課的目標是什么,才能更好的達成目標。美術課要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教師及時給予幼兒引導,指導幼兒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