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案例反思:老師的承諾
背景:李剛是一個好動的孩子,剛來的他顯得不適應,不樂意。每天的午睡活動對他來說,算得上是一種負擔。在我和他相處的一個多月里,他幾乎沒有睡著過。我給他講道理,我輕拍他的背部,陪在他身邊……。我采用了很多方法,可都沒能讓他入睡。
一個周一的中午,大多數(shù)孩子都安靜地入睡了,而他依然沒有入睡。我習慣地走到他的小床邊,摸摸他的小臉,神秘地說:“我家有一輛會自動開的吉普車,如果你能睡著的話,我就拿來讓他玩!意外地,他開心地說道:“好的,我睡覺!” 我看著他認真的模樣,心里卻還沒有完全當真。可是,出乎我的意料,這天的他的確睡著了。這是一次難忘的“說服”,我也興奮起來,自己終于找到對策了。第二天,我信守承諾,將吉普車拿來給他玩。他的臉上滿是開心和滿足。接下來的幾天,他都能睡著了,而且睡得很香甜。因為他起床后,我會給他最喜歡的玩具吉普車玩。
評析:
從平時的觀察中,我了解到他最喜歡的玩具就是車子,他一進教室就找玩具車子玩。我發(fā)現(xiàn)他這個小車迷,各式各樣的車子他大都叫得出名字。我針對他的這一特點,我成功了。一個玩具,一個如果,一句承諾,竟然對一個小車迷真的起了作用了!也許在我說過以后,留給他的是想玩的欲望,真正打動了一直以來都討厭午睡的小男孩。
對老師來說,知道要尊重孩子的需求,但有時候會很難知道他的需求;知道要關(guān)注孩子的選擇,但有時候不知道如何提供更適合的讓他們選擇。我想,不管我們的教養(yǎng)觀念如何更新,“寬松、自主”都應該建立在孩子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的基礎上,而這一切的前提是,你是否讀懂了孩子,你是否對孩子信守了承諾。
從這一案例中我感悟到:原來很多事情是很簡單的,只要你心中真正裝有孩子,能夠讀懂孩子,那么你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事情可能就會容易得多.誠然,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總會有或多或少的缺點,面對孩子的缺點,作為教師不但要對每一個孩子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如何尋求改正的方法。這就需要教師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認真、細致地把握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愛心可以溫暖孩子,耐心可以教導孩子,細心可以感化孩子。我深深地體會到用“心”育人才能使教師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一天比一天高大,使孩子真正感受到幼兒園的老師就像他們的第二個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