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笑臉娃和哭臉娃》活動反思
實錄與描述: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知道笑與哭是人常見的情緒表現。懂得遇到不高興的事情不哭鬧,不亂發脾氣。活動開始環節,我出示了兩個臉譜,讓幼兒進行觀察,說說他們的表情是什么樣的?幼兒回答:一個開心,一個難過。于是我讓幼兒猜測他們為什么會開心地笑(傷心地哭),幼兒憑借自己的經驗進行猜測,有的說:媽媽給他買了新的玩具,他就很開心;爸爸帶他到外面去玩;爸爸打他了他就哭了;他不想上學就哭了……。在幼兒了解了笑和哭的情緒后,我讓幼兒對著小鏡子,嘗試做做這兩個表情,幼兒的積極性較高,除了這兩種表情還做了了其它表情。接著,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知道遇到不高興的事情不哭鬧。幼兒聽故事時十分投入,并能根據故事回答相應的問題。
情況分析:
“笑”和“哭”兩種情緒體驗對幼兒來說并不陌生,因為這是他們最常見的表情,觀察圖片后幼兒輕易就能分辨出“哭”“笑”不同的表情,并能積極動腦,猜測娃娃“笑”和“哭”的不同原因,可見幼兒在生活中遇到過“笑”和“哭”的真實境體驗,才能有這么多樣的答案。幼兒在對著鏡子嘗試做表情后,他們對兩種的感受已被充分調動起來,接著通過講故事讓幼兒明白:自己的愿望不能滿足時,不可以亂發脾氣,只有爭取做個笑臉娃娃,大家才會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