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排隊走路”變得更有趣一些
讓“排隊走路”變得更有趣一些 時間過得真是飛快,似乎還沒從暑假恢復到工作狀態,便又將迎來寒假。盡管如此,其實今年的假期對我來說沒啥特別的感覺,暑假是非凡的忙碌,寒假又期待來的晚一些再晚一些,因為寒假的到來,意味著我的評職進入尾聲,面對即將來臨的“面試”,一頭霧水啊,不定的范圍,揪著的心。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面試前上交五年的考核材料及兩篇論文等業務考級正本副本所有材料,下周一交園里公示,注定這個周末不清閑。從三月開始交報名表到現在將近一年的辛苦,還剩最后的一個半月,加油。堅持到底就是勝利。人們常說:從事幼教的人是幸福的。確實如此,每天和一撥天真爛漫的小不點在一起,聆聽他們童言稚語,和她們一起玩玩鬧鬧,再多的煩惱那時也會煙消云散。我也樂意和孩子創造各種各樣的快樂,享受各種快樂的瞬間。
運動前,我們要從二層走向操場。4歲多的小不點們邁著緩慢的腳步一個跟著一個前行著。長長的隊伍總是讓活潑好動的他們趁機搗亂,頓時告狀聲不絕于耳,“走出去了”“推我了”……全班從我們教室走到操場最快的速度也得十分鐘,這十分鐘里面他們要下樓梯,要看到小班的弟弟妹妹,看到廚師辛勤的工作,面對很多很多的誘惑,并且日復一日地走此路程,能做到單純的“排隊走路”那得意志力多強的孩子。走出大廳后,又是一段彎彎的路。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喜歡上走路呢?我開始尋找能讓走路變快樂的辦法。
以前都是一個一個排隊走,因為隊伍太長,不便管理,后來改為兩兩小朋友手拉手,可用在一群合作能力較弱的中班幼兒身上,實在是反作用站上方,排不整齊啊。看到地上有線條,于是指定了兩條相距較近的線,讓一對一對的孩子們按著地上的線排隊,故意搗亂的仍然不在少數。
第二天,我試著將游戲融入排隊走路中。我指定了另外兩條相距較遠的線,讓孩子們嘗試能不能腳踩線還能和好朋友手拉手,于是歡樂的一幕出現了,孩子們都興奮地叉開腿手拉手,有的孩子興奮地叫著“這不是小黃鴨嗎?”(我們曾跳過《小黃鴨減肥操》)雖然都很滑稽,但孩子們很積極很快樂地也似乎很整齊地前行,我知道這條“路”不再無聊。
第三天,一出大廳(大廳在教學樓的前門,操場在教學樓的后面,我們要從大廳出來,繞過教學樓到達操場),孩子們便自覺地學“小黃鴨’走路。可我明白,這不是最終目的,基本的有序排隊走路規則還是需要的。如何將孩子們的興趣轉化到我想要達成的目標上呢?于是,“變變變”的游戲又被我巧妙地利用了。“變——變——變,變成中四班小朋友。”我向孩子們發出指令,孩子們出奇地全部安靜并神氣地齊步走。“變變變,變成小企鵝”“變變變,變回中四班小朋友”“變成大老虎、小花貓、小烏龜……”此時此刻,沒有一個孩子搗亂,全部靜靜地聽著我的指令。我深思:孩子的傾聽一定是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如果她不愿意聽,那一定是我們的內容對孩子沒興趣。
操場到了。“真好玩,真好玩……”孩子們開心地笑著叫著,似乎并不過癮。我也覺得今天似乎走的快了好多。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關注了孩子的規則結果,忽視了孩子在遵守規則的過程中是否享受到了快樂。一次簡單的僅僅十幾分鐘的走路就能給孩子帶來這么多的快樂,其他那么多環節為什么不能發揮老師的聰明才智真正讓孩子享受其中呢?一味的說教“排好隊,快站好”能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而有趣的小游戲不僅更有利于規則習慣的養成,也能拉近師幼間的距離,明宇便是最好的證明。他從一開始的“你很丑不漂亮”到如今的“最漂亮,更漂亮。”從一開始的對我抵觸到如今總想拉我手,態度的轉變讓我堅信我的付出沒有白費。其實只要臉上充滿笑容,能成為他們的好朋友陪他們一起成長,在他們眼中都是最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