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變色鳥》課后反思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語言領域目標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書寫的興趣,培養閱讀和書寫技能。”為了貫徹學習《指南》精神,我精心設計了此次繪本活動和教學活動環節(觀察封面,了解封面內容--觀察圖畫書的畫面,能用比較連貫的語句講述變色鳥的奇妙變化--完整閱讀繪本,體驗閱讀的快樂),以此達成活動目標。本活動設計中有幾個方面值得總結和反思:
第一,正確適宜的目標定位:目標是整個活動的主旨和靈魂。目標定位需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聚焦活動的重點。在本次活動中,目標的設立更關注了活動對象和閱讀材料的適宜性。《變色鳥》是一篇敘事散文,其語言精練,富有韻律,在結構上有重復有變化,能讓人在優美的意境中領略顏色變化所帶來的奇妙感受。該活動是一個語言活動,從語言學習的角度,敘事和散文式的語言表達是孩子在閱讀這個繪本時應該積累的關鍵經驗,因此,我設計了兩個目標1.觀察圖畫書的畫面,能用比較連貫的語句講述變色鳥的奇妙變化。2.能逐頁翻閱圖書,體驗閱讀的快樂。
第二,簡單有效的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活動順利開展的保障。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做了相應的準備。幼兒每人一本繪本《變色鳥》、ppt課件、音樂等。在活動中,我巧妙的利用了多媒體ppt圖片,不僅幫助幼兒理清繪本發展脈絡,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如:一開始我就通過出示書的封面,讓幼兒觀察講述;其次,通過課件的變化和處理,變成了一只白鳥,吸引幼兒,抓住了幼兒的好奇心,并順利的讓幼兒自己從書中去尋找白鳥慢慢變成彩色的答案,培養了幼兒翻閱圖書的能力;接著,通過集體觀看ppt彩色鳥變成黑鳥的過程,又一次激發了幼兒表達的欲望,充分調動幼兒表達的積極性;然后,通過播放ppt,簡單回憶變色鳥的變化過程,讓幼兒理清故事發展脈絡。
第三,存在的不足之處:在活動中,環節與環節之間的銜接,還應該設計的更加連貫和緊密;如果在活動中,創設一些游戲情景,操作環節,活動的氣氛可能會更濃厚些;在幼兒自主閱讀中,以及回答問題中,應給予幼兒的講述機會多一點,師幼互動的效果會更佳。